分享

沈子友——拜水都江堰

 老兵原创之家 2022-06-07 发布于黑龙江

问道青城山

拜水都江堰

(2016)7月16日下午,与肖明、马津川战友自青城山到都江堰。肖明开车至玉垒山公园下车,即在茶馆喝茶等我们,马津川陪我同行。

自玉垒山公园大门进去后,绕行下山,便是二王庙。古庙后依玉垒山,前靠岷江,掩映在参天古树之中,内有李冰殿、二郎殿,殿内有李冰父子石雕像,历代名人题写的匾额、楹联,最精彩的是庙前石壁上的几处题刻:

深淘滩,低作堰

乘势利导,因时制宜

稻田足水慰农心

自二王庙过安澜(吊索)桥,便进入了都江堰大坝。

站在大坝的前端远眺,只见几十米宽的岷江自西而东汹涌澎湃奔腾而来,到达状如弯月的坝中心时,经“鱼嘴”一分为二,由此分为内、外江。内江流经坝尾处飞沙堰,排沙分洪后,再一分为二,把多余的水排入外江后,江水进入“宝瓶口”,奔向成都平原……

都江堰,开世界水利工程之先河。其中鱼嘴、飞沙堰和宝瓶口,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巧妙地利用了天然地势和弯道流水的规律,协调运行,有效地解决了引水灌溉、泄洪排沙的问题。置身这一伟大的工程之中,处处感受到古代先民的创造和智慧。

堰中还有离堆、南街等古迹。

从边门进大门出,天气很热,走马观花,步出大门回看,才看到大门上“都江堰”三个大字。

百闻不如一见。

以上是我2016年7月16日,游览都江堰时写的游记。虽然走马观花,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自此之后,我便非常重视书籍、电视等新闻媒体上的有关资料,不断加深对这项工程的记忆和理解。

都江堰工程网络图

公元前276一251年,战国后期的秦国,派李冰任蜀郡守。奉秦王之命,他要利用巴蜀处长江之源的优势,开通运送兵力、粮草的长江航道,从水路上作好攻占楚国的战争准备。但最终的结果是,他所主持的这项工程为民所用,由军转民,形成了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都江堰水利工程。

都江堰水利工程历久不衰,沿用至今已两千多年,奥妙何在?

李冰父子塑像

无坝引水,是都江堰水利工程的绝妙之处。

其选址,处于岷江干流流出山口与成都扇形平原交接之处,海拔730米,平均年流水量150.82平方米,为全灌区的制高点。可见工程的选址恰到好处,处于最佳的地理位置。

工程主题,分别由鱼嘴、飞沙堰和宝瓶口三大部分组成,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系统地发挥分流分沙,泄洪排沙,引水输沙的重要作用。使其洪水不淹,泥沙不淤,水旱从人,堪称“天然架构”,保证了下游千万亩农田的用水需要。

都江堰构造图(来自网络)

魚 嘴

是在岷江上利用河心洲的淤滩而修建的分水工程。因其平面形状如同一条大鱼的嘴巴,故称“鱼嘴”。紧接鱼嘴后筑分坝,将岷江一分为二,内江以灌溉为主,外江为岷江干流,根据旱涝不同进行调节。“分四六,平潦旱”。将宽阔的河道缩窄,一方面有利于汛期江口的进水,另一方面利用凿开的宝瓶口将汛期的洪峰引进成都平原,可以最大限度地削减沿途带来的洪水威胁。

飞 沙 堰

是紧靠鱼嘴分水堤尾部的池洪道,以排沙作用特别显著而得名。

飞沙堰,古时是用竹笼卵石堆砌的临时工程,现今已改为混凝土浇筑。其主要作用是当内江的水量超过宝瓶口流量上限时,多余的水便由飞沙堰自行溢出。另一作用是“飞沙”,利用离心作用将上游带来的泥沙块石,甚至重达千斤的巨石,从这里抛入外江,使成都平原不受水灾和泥石游积。

宝 瓶 口

是在玉垒山末端岩嘴额部开凿的一个进水口,平均宽20米,古人称灌口。既能保证内江灌区用水量,又能在洪水时如“石门”一样挡住过量的洪水。古人在宝瓶口旁刻有水则,观察并控制水情。内江的水自宝瓶口进入后,居高临下,不断分流,形成扇形自流灌溉系统。

都江堰,是古代水利工程技术的集大成者,充满了古代先进的治水理念和智慧。在当时生产力十分低下旳情况下,凭着古人的聪明才智和创造精神,使施工中的工程技术、工具、材料等难题,一一破解。

无坝引水

  ——天人合一的治水理念

渠首柜紐工程中,先后通过“鱼嘴”、“宝瓶口”的巧妙设计,两次将岷江水一分二,枯水季内江60%,外江40;旺水季反之。从而实现了“四六分水”、“二八排沙”以及排洪防涝的无坝引水系统。都是利用了岷江出高山峡谷,河水开阔,流速减缓,以及左岸一带山势弯环的地形特点和资源条件,完全遵循河流本身的流动属性,因地制宜,乘势利导,而形成的一项生态水利工程。

器材:HUAWEI LIO-AN00m

竹笼杩槎

 ——以柔克刚的工程材料

竹笼杩槎,是当年在工程施工和维护中,就地取材,将卵石、竹子、原木等有效地组合,形成简单易用的工具,用于截水、围堰的工程材料,有效地解决了水中施工的技术难题。

杩槎,即用三根长度不等的原木结成三角架,用时并排而立,迎水面外用横木连结,外置竹席、粘土,形成简易稳固的三角立锥形截流工具,用以挡水截流。竹笼刚是利用当地两年以上的竹子,编成竹笼,装填卵石,用于堆码后形成围堰。竹笼杩槎的综合利用,有效地解决了都江堰水中施工的问题,现在更成为反映都江堰特质的一个文化符号。

积薪烧岩

 一一热胀冷缩的施工技术

宝瓶口,是在玉垒山上开凿的一条长80米、宽20米、高40米的引水山口。

开挖时,由于山体坚硬,仅靠原始工具的凿、撬,进展艰难。为解决这一难题,集中大家的智慧,在山体上挖一沟槽,填上木柴,烧到一定热度,再用水激,在强烈的温差下造成岩石爆裂。火烧水浇,热胀冷缩,正是这一科学的施工技术,加快了工程的进度。

都江堰治水三字经

维修监护

   ——综合配套的管理制度

都江堰的建成,使成都平原杜绝了水患和旱灾。人们在记住它的好处的同时,还制定了一系列的维修和监护办法,代代相传。

如至今还在沿用的岁修制度,就是在每年的春季枯水和农闲时,将水道中的竹笼结构进行修缮,清除周围的泥沙,这个过程就叫“穿淘”。当时李冰为测量内水的深度,放置了3个石人像,以“枯水不淹足,洪水不过肩”来确定水位。并将石马放在江心中,以此为控制“穿淘”的深度。到了明代,又用3根一丈长的卧铁代替了石马,但传统的竹笼仍然在沿用中。

与战友马津川(右)

  2016.7.6日游览

  2022.6.4日整理(济南)

责任编辑:梦醒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