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州西山纪行

 熟年人生 2020-10-07

从地图上看,苏州的东山和西山两岛象吴县市伸到太湖的一对分开的触角,又像两个遥相呼应的三角贝壳。

20001028日。早晨从吴县市出发,当看见闻名的太湖大桥时,陪同人员指着贴近水面的低窄的桥洞说:“这就是最近世界特技飞行比赛的地方,那天观众人山人海。”汽车经过大桥连接的长沙岛、叶山岛后,即来到苏州著名的西山风景区。

一路盘旋而上,上午主要游玩石公山。山上有个归云洞,归云洞前的石壁上刻有宿松徐纲所题红字三行“读圣贤书,行仁义事,存忠孝心”。

洞里面壁的巨石上雕刻着一座观音送子石像。满脸静穆、安祥的观音娘娘身披长袍,右手下垂紧握一串佛珠,左手怀抱一位童子,赤足面向洞口而站。

据说,这尊佛像极其灵验。心诚求子的信徒只要虔诚地抚摸童子的头,回家后十有九如愿以偿。难怪观音的脸、双手、双脚以及童子全身已被前来观摩者摸的光溜溜的。阿弥陀佛,真是“心诚则灵”。

不一会来到著名高僧海灯法师旧居陈列馆。这是他曾经住过的禅房。一间十分简陋、拥挤的房间里,只能供一人打坐的挂蚊帐的小床,几张破椅,靠窗一张木台,床旁的墙上是几件留下的练武用的小兵器。对面墙上并排两幅镜框。一幅是海灯法师的画像,另一字幅“巴蜀无双士 神州第一流”。禅房前有法师平常练武的梅花桩场地。同事好玩,立在梅花桩上作出练功的架势,还真有几分象。

出陈列馆来到一座悬崖绝壁前的平地。解放后,海灯法师曾故地重游就在这平地上观看、指导一批年轻后生习武比赛。绝壁上一架飞亭居高临下。绝壁旁,“一线天”云梯只能容纳一人侧身而上,胖子就别想登梯。

山后是一个极大的平坡,叫“月亮坡”。从山顶眺望,坡前湖边停着一艘七桅古船。这七桅古船长24米、宽4米,风力6级时每小时船速达60海里。整个太湖现只有三艘。

坡下,以这挂满风帆的七桅古船作背景,我们一行五人留影纪念,期望今后的命运一帆风顺。沿着一湖荷叶,便是青绿的草地。来自杜邦油漆营销公司的员工正聚集这里举办“放松心情的娱乐活动”。

在景点外、公路旁的一座清雅的饭店用餐时,我好奇地问:“何谓石公山?”店主回答:“山上原来有一石雕老人,游人上前抚摩会从身上流出水来,文革时遭到破坏,现已无法重塑。”我叹息之余,忽生奇想:石公山有海灯法师不也一样“有仙则灵”?!

饭后沿来路几分钟车程,我们进林屋古洞。林屋洞因里面立石成林、顶平如屋而名。被列为道教十大洞天之第九,故又称“天下第九洞天”。洞中有洞,朔迷离洞内奇岩怪石,古朴浑厚。有“林”、“平”、“古”、“水”四大特色。在后山洞顶壁可瞥见四条小金龙缠石。相传该洞开挖后,发现有真金铸造金龙藏在洞内。现在的是假金龙。

出洞往山上攀登。路过著名胜地“林屋梅海”。这是我国最大的赏梅胜地,人文史话丰富多彩。山上有巍峨的“驾浮阁”。相传每年农历正月十五至二十间,登林屋山驾浮阁,可饱览千顷梅花凝若雪海晴香升腾的壮观景象。“驾浮阁”乃宋朝大文士苏轼所题。南宋李弥大《道隐园记》记载此处原有一亭名“驾浮”。今阁为明三层暗五层,承袭亭名,凌驾于石林之上,如天马行空,浮云遨游。我们登阁拾梯而上。至最高处向四周眺望,此时心情与登上上海的金茂大厦880层观光厅完全两样。面对浩瀚的太湖、嶙峋的石林、星点的瓦屋以及一片绿色、黄色的田野,美丽的大自然使人仿佛脱离尘世烦嚣,心旷神怡,纷飞的思绪随着朵朵白云向远方飘游。

归去途中,我又打开地图。望着神奇的西山和东山地形,我又胡思乱想:历史是割不断的,大地造化亦然。西山与东山,早在远古可能就是连接一起的。只是随着时间的消蚀和地壳运动的变化才依依不舍的分开,但还是天天相望。后人造桥把孤苦伶仃的西山拉近怀抱,西山和东山相隔不远,为什么却不能架桥直接连接呢?我想会的,日期不会遥远,无论从旅游的角度讲,还是从圆西山和东山——苏州两个远方的儿女相思之梦来说,都会实现的。我期待着。


2000116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