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秋暝诗||木公

 一犁_书馆 2020-10-07


《秋暝诗》是土耳其卡帕多奇亚石林天然奇景的系列。卡帕多奇亚是世界上最壮观的“风化区”,由于火山喷发,经熔岩及火山灰覆盖,长期风化侵蚀,形成了特殊的地形地貌,千姿百态的石头,稀奇古怪的造型,千变万化的石岩和洞穴,环绕着古老的村庄和山脉丘峦,绵延起伏,蔚为壮观。时值深秋,奶黄色的石林间点缀着斑斓的树叶,阴雨的天气,散射光中渲染出淡彩画意的意境来,阴翳里透出一种生机。我没有去拍摄大场景,而用特写的手法选取画面,回归诗性,从一幅幅小品的构图中传递出我对中华美学和东方审美的意趣及追求。



周思民  《境生象外

周思民网名木公,笔名松萧。系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原淮安市文联副主席,现市文联顾问。

1999年10月在南京林散之纪念馆举办“周思民影与诗作品展”。

2016年提议、倡导并参与组织了由中国摄影家协会与淮安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郞静山杯”中国新画意摄影双年展,已举办三届。

2018年获得第二届江苏文艺大奖·摄影奖(江苏摄影最高奖)。

2000年以来曾获得国际国内诗歌、散文、摄影奖及入选入展作品300余件次。

出版有诗词集《松风斋吟稿》《湖城情》;诗歌集《风的形象》;散文集《此物最堪思》;摄影集《清韵》《狩猎北疆》《四季缤纷》《亲情记忆》《屐履印记》《影由心生》《境生象外》《随影如形》等。

 “境”“象”都属于中国传统美学的范畴,浸润着东方哲学的精髓。艺术的审美意境往往在物象之外,需要领悟其中的精神之美。“境”指作品所创造的审美意境,“象”是作品中所呈现出的具体物象。唐刘禹锡在《董氏武陵集纪》中说“境生于象外,故精而寡和。”是说艺境往往产生于所表现的物象之外,所以非常精妙,很少有人能臻于完美。换言之,就是艺术作品所描写或呈现的都是一个个物象,在具象之外,能够形成整体的审美情境。物象是确切的,而审美情境却是微妙而难以言传的,作为一种艺术审美境界,虽产生于诗歌语言艺术的审美,但也是摄影美学所要追求的至高意境。


艺术摄影关注的是对艺术创作理想的追求,注重的是主观情感、审美意趣表达,反映的是摄影者心中理想化、艺术化的事物,其功能是给人们带来审美的价值。

因此艺术摄影更加贴近中国美学和东方哲学的表达和滋养,更加注重作品的“意”,即作者主观意识。也就更加在写意上下工夫,求创新。“境”和“象”在实质上指的是“意境”和“意象”。意境产生于意象,又超越于意象(境生于象外)。“意境”只是具有意象美的艺术中一些能深刻表现宇宙生机和人生真谛、给人以“味外有味”审美感受的艺术精品的美学特征,使审美主体之身心超越感性具体,物我贯通,进入无比广阔空间的那种艺术化境。


“意象”内涵除了审美鉴赏方面外,主要的是在艺术构思方面,指在审美感兴中,“意”(心、情)与“象”(物、景)交融合一、升华所成的艺术表象。摄影创作如何构思使作品获得意象和意境的高度相融的精品佳作,就必须将中国美学思想和东方哲学精神的原理融入到摄影的创作之中,使摄影作品充满中国美学和东方哲学的意蕴和追求。

                    
一切艺术都是以丰富的想象力为前提并为结果的,摄影艺术还要有特别的观察力、发现力、感悟力、理解力和取舍力,在细腻、深入、敏捷的观察中去发现,通过自己的感悟和理解发现心中所想之象,即是发现常人不宜发现,不愿发现,发现不了的象,在精细的寻找中发现事物“内在”“肌理”“背后”的东西,甚至发现事物的灵性,为常人所未知或未见或见而无睹的东西,即是发现常人不宜发现,不愿发现,发现不了的象,从细节、细微、细腻处捕捉取舍心中之象,景物之魂,内在之情,画面之趣。在观看中感受对象的细节和琐碎,从中发现并找出内在的规律、象形、寄喻和想象,唤醒创作者自己的艺术记忆,融入创造之中。本书《境生象外》中的8个系列作品,就是我的观察之果,发现之果,想象之果。因此,好奇心,发现欲和获得狂成为摄影创作的无限动力源。

优秀的艺术摄影作品,是从对外景物的审美表现到返回内心的观念表达,而去营造丰富多样的个人化视觉表达的影像图式。不为叙事,不为写实,也不为俗套的“美”和“好看”,而去创造一种既有传统又有新意的审美方式。不是简单的嫁接,也不是简单的景物再现,更不是简单的理念叠加,而是赋予更多的内涵和外延,赋予更高层次的主观表达,把创作者自己的人生感受、经历和认知、学识映射到作品中、达到物我同一的艺术境界,以此更多地去展现摄影艺术的特质。

刘树勇教授说:“有关风景的影像表达,另有一种自觉的表现,则是摄影师从对外部公共话题的关切与视觉表达,从那种负有责任的社会担当与想象,重新回到个人化的立场与内心经验中来。他们不再关心流行的影像趣味是什么,也不再关心历史上有关风景的影像表达实践,他们只是服从个人的趣味和诉求,遵循个人的内心指引,依赖于个人独特的知识构成,借助自然风景这一媒介,来完成自己的思考与视觉表达。”建立在东方哲学观之上的中国审美思想,无疑对当今艺术摄影的理解和创新发展是一个方向,是一种个人的摄影趣味和诉求的追求,也是中国本土艺术特征的表现。

生命不过是一种想象,艺术更是一种想象的产物,这种想象可以突破人世间的任何阻隔。其中的意象之境,需要独具慧眼的追寻,追寻的意义往往不在于止境之获得,更在于永无止境的精神向度,艺无止境!

作者庚子年初秋于茅山之麓

相关荐读

▼▼▼


第二十二届全国艺术摄影大赛中淮安的成绩单

中国摄影网签约摄影师周思民作品赏析——《石花吟》

行摄中的风景

荷影诗心

艺术家、金湖检察院原检察长周思民在荷花荡采风时留下了诗作

追求光影历经花甲  辉煌业绩映照淮安

双桅船开启新年航程




运河文韵

采春的希望

撷秋的欢喜

捡运河文字

征稿启事
为了更好扩大本公号所发文章的影响,即日起本公号入驻360个人图书馆,所有作品皆自动同步到360个人图书馆终身收藏。不同意者请勿投稿,投稿视作默认此项决定。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