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谈杨少侯实战能力,出手拳打人不知,“千手观音”绝非浪得虚名

 tjboyue 2020-10-07

纵览我国源远流长的传统武术历史,迄今为止可考证的史实就有将近4200余年。尤其是在清末传统武术大发展时期,许多不同派别的拳种更是陆续在历史的舞台上亮相。其中如形意、八卦、洪拳、咏春和太极等,这些都是传统武术中比较著名的几大拳种。

浅谈杨少侯实战能力,出手拳打人不知,“千手观音”绝非浪得虚名

传统武术

而今天小编要和大家聊的这位杨少侯,便是太极拳一门中非常厉害的一位传武宗师。那么关于杨少侯的实战功夫究竟如何?或者说杨少侯的实战能力到底有多强呢?接下来小编就来给大家仔细的剖析一下!

浅谈杨少侯实战能力,出手拳打人不知,“千手观音”绝非浪得虚名

太极拳老照片

首先,从杨少侯的学武履历来看。

1862年(也就是同治元年)的时候,杨少侯在直隶广平府(也就是现在的河北邯郸永年县)出生。他身为杨氏太极拳的第三代传人,早在7岁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学习家传的太极拳术,并得到了其祖父杨露禅、伯父杨班侯和父亲杨健侯3位太极拳宗师的真传(其中主要还是得了杨班侯的传授最多)。

浅谈杨少侯实战能力,出手拳打人不知,“千手观音”绝非浪得虚名

杨少侯

杨少侯少年时性情就极为刚烈,同时还十分好胜和要强。因此杨少侯在学习太极拳术的时候,比常人还要用功刻苦数倍。1917年杨式太极拳的第二代宗师杨健侯先生在临终之时,就曾对其小儿子杨澄甫感叹道:“你大哥(也就是杨少侯)跟随你伯父(也就是杨班侯)练拳,从小就异常刻苦,所以他的功夫很早就已经功成名就了。而你现在开门授徒,一直都是我在后面撑着。可眼下我就要走了,倘若有高手日后前来踢馆比试,你万一失手不敌的话,我杨家的威名就毁于一旦了。如今你不用功学拳,以至于杨家的功夫必然就此失传,这更是不孝之极,我就是死也不能瞑目了。”

浅谈杨少侯实战能力,出手拳打人不知,“千手观音”绝非浪得虚名

杨健侯

由此可见,杨少侯练拳时确实是极其辛苦。据说,他所练的太极拳乃是杨露禅传下来的“杨式太极拳第三趟”,基本上全是杨式太极拳里的精华所在。而这种叫做“用架”的太极拳套路总共有125式,可以说算是杨家太极拳法中的“看家套路”了。

浅谈杨少侯实战能力,出手拳打人不知,“千手观音”绝非浪得虚名

杨露禅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杨式太极拳中真正极具实战性的拳法套路,相较于现在流行于世的杨澄甫85式大架,那确实是存在着极大的差别。毫不夸张地说,如果你没有扎实的太极拳基础的话,即便把这些实战性极强的拳法套路放到你面前也多半是无济于事。

其次,从杨少侯的太极拳风格来看。

杨少侯的太极拳功夫在整个杨氏一门中已经达到了上乘的境界,同时还擅长散手(有其伯父杨班侯的遗风)。关于这一点,杨澄甫就曾对他这位兄长有过如此评价:“其动作快而沉,常使用冷劲和断劲,对于借劲、化劲、冷劲、截劲等亦有深功,即便是交手切磋时,亦会令人感到肌肤辄痛,他的功夫确实是得了乃祖真传”。

浅谈杨少侯实战能力,出手拳打人不知,“千手观音”绝非浪得虚名

杨澄甫

而且,杨少侯的拳技之精湛还在拳架方面有着十分突出的表现。其拳架小而刚,动作快而沉,拳速之快更是达到了“拳打人不知”的境界。另外,杨少侯的拳架还有阴阳相济、开合有序、快慢相间和松紧并存等特点,一言以蔽之那就是“人身处处是太极”了。

浅谈杨少侯实战能力,出手拳打人不知,“千手观音”绝非浪得虚名

太极拳老照片

总得来说,杨少侯的太极拳的确是一种实战型的拳法。其打法与现在普遍推广的养生太极拳相比,那简直是完全不同的两套东西。

浅谈杨少侯实战能力,出手拳打人不知,“千手观音”绝非浪得虚名

杨少侯

因此,杨少侯在晚清时期的京城太极拳界才有了“千手观音”和“太极第一人”等响亮的名号。其技艺和声望之高绝非浪得虚名,甚至完全称得上是杨家太极拳第三代传入中的“杨无敌”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