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寒露节气:文化篇(附语音)

 为什么73 2020-10-07

【本篇是:彭博士讲《二十四节气养生》之“寒露节气”】


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中医彭鑫博士,今天我们继续讲解二十四节气中第十七个节气——寒露。
寒露是秋季的第五个节气,《淮南子·天文训》里讲:“秋分加十五日,斗指辛则寒露。”这个时候,太阳到达黄经195度,时间是在每年的公历10月7日、8日或9日这三天时间段,每年都有所不同。(请关注微信:pengxinboshi)寒露是从凉爽到寒冷的过渡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里讲:“寒露,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
在寒露这个节气,气温比白露节气的气温更加低,地面的露水更冷,都快要凝结成霜了,因此叫做寒露。虽然寒露和白露这两个节气都与露有关系,但是白露是依色而命名的,寒露是依寒冷的感觉而命名的。
到了寒露节气,也就是深秋了,天气逐渐由凉转为寒,所以在这个节气,我们就会感受到秋天的肃杀之气。寒露以后,北方地区的冷空气逐渐具有了一定的实力,所以我国大部分地区,在冷高压的控制之下,雨季就基本结束了,天气常常是昼暖夜凉,晴空万里,这个时期对秋季的农作物收获非常有利。

一、重阳简介

在寒露节气有一个我国的传统节日,会在这个节气当中,就是农历九月九日,俗称的重阳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又称作老人节。(请关注微信:pengxinboshi)因为在《易经》当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是两九重逢,因此叫做重阳,也叫重九。
民间在这一天有登高的习俗,所以又叫做登高节。同时还有踏秋、佩茱萸、赏菊花、喝菊花酒等习俗。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重阳节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因为农历的九月初九,九九谐音是久久,就是长久的久,因此在这一天也有祭祖和推行敬老的活动。
 
重阳节又称为踏秋,还有农历三月初三的踏春,这两个节日都是在古代的时候,家族倾室而出。重阳这一天,所有的亲人都要一起登高、佩戴茱萸、赏菊花。从魏晋开始,人们就开始重视过重阳节,因此重阳节也成为历代文人墨客吟咏最多的传统节日之一。
 

我们熟知的唐代王维有《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版权声明:本文作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