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诗三百首译注评之9--梦李白二首(其一)

 虹72 2020-10-07

转:毕宝魁的博客

9--梦李白二首(其一)

杜甫

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江南瘴疠地,逐客无消息。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恐非平生魂,路远不可测。魂来枫林青,魂返关塞黑。君今在罗网,何以有羽翼?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

【译文】

如果是死别,无论怎样啜泣也会有停止之时,但生别则会经常思念而没有终止之期。江南是瘴气弥漫之地,被流放的游子没有一点消息。老朋友进入我的梦境,那是知道我一直都在惦念着你。我真怕那不是你的魂魄,路途遥远你怎么会找到我这里。当你的灵魂来的时候枫林是青色的,而当返回时恐怕就要一片漆黑。你如今束缚在罗网里,怎么会像有翅膀一样自由来去?即将落下的月光照满屋梁,我还疑心也会照见你的脸色。途中水深浪急十分险恶,你可要格外小心不要被蛟龙获得。

【注释】

[巳]止。    [吞声]泣不成声。    [江南瘴疠地]谓南方多瘴气,人易染病。疬,疾病。    [逐客]被朝廷贬官、放逐的人,这里指李白。    [恐非两句]由于诗人不知李白生死,故有此疑。    [关塞黑]想象梦中李自返回江南时途经秦陇关塞的艰难景象。    [罗网]指被捕入狱。    [颜色]指李白的容貌,此为梦醒时的幻觉。  [水深两句]以江湖之艰险比喻政治环境之险恶,为此诗人刻意叮嘱李白的神魂在归途中一定要小心。    [蛟龙]喻恶人。

【评析】

人之成为朋友,关键在性情和心理上的认同,古语有“白首为新,倾盖为故”的话,很深刻。只有同类人才可成为朋友。李白和杜甫在天宝三载才见面,其后不到一年便在兖州的石门分手。从此再也没有见面。但二人却结下终生的友谊,是文学史上一大盛事。乾元元年(758)李白因永王李璘案被流放夜郎,二年春行到白帝城时遇赦返回。杜甫这时辞职开始漂泊到了秦州,丝毫不知李白信息,因为思念成梦,创作这两首充满深情厚谊的诗篇。   

两首诗都是四六六句分为三层,按照梦前、梦中、梦后顺序依次写来,属于“一头两脚体”。本诗前四句写梦前的相思和惦念。“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用生别比死别更令人揪心和忧伤起笔,造成一种阴森悲怆的气氛笼罩全诗。“江南瘴疠地,逐客无消息”是自己做梦的缘由,也是对李白深沉的思念。“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以下六句是第二层,写梦境中的心理活动和感情。前两句属于从对方写起,是看到李白时的心理,实际是自己思念对方入梦,反而说对方知道我太思念,因此到我的梦境中来。属于加倍抒情法。但马上产生疑惑,你到底是人还是魂?你如今处在罗网中,怎么会到我这里来?那么远的路,你怎么来的?人在梦境中思想活动是很迅速和变幻无常的,这两句诗很可能是梦境中真实的想法。其实我们在梦境中也常有这种情况。“魂来枫林青”以下六句属于第三层,是在梦醒后的惦念。你来的时候尚很清楚,但你返回到时候则一片漆黑,我依稀模糊好像有看见你的身影,可揉揉眼睛仔细分辨,那有你的模样,满屋都是月光。你的梦魂在返回到时候可要小心再小心,不要被蛟龙那样凶残的动物得到。感情真挚,层次清晰,读来仿佛与子美同梦,能够真实简明写出自己的感受便是好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