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碑重光 乌石盛事

 去病君 2020-10-07

福州向有“三山”之称。三山海拔均不足百米,所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祀汉何氏九仙、梁仙人王霸、唐诗人周朴”的乌石山众多的名胜古迹、文物遗存更是居三山之冠。坐落于乌山的闽都乡学讲习所是福建省首创的闽都乡学公益讲堂,并据此成立了闽都文化志愿者团队。

闽都乡学讲习所

郭震先生是郭柏苍的来孙,对先祖的有关文物十分关注。2020 年 4 月 2 日,他告知闽都文化志愿者团队,在乌山道山观内发现清代郭柏苍《福州乌石山新建三仙楼碑记》的残碑。郭柏苍(1815-1890),是三坊七巷名人郭阶三之子,其五个儿子成就了福州郭氏“五子登科”的传奇。郭柏苍虽得科名,但无心仕途,好学不倦遂成博物学家。他最为大家所熟知的著作便是《乌石山志》,该书系统介绍了乌石山的自然风貌、历史遗迹、神话传说等。据《乌石山志》记载,乌山上曾有祀莆田妈祖的天后宫,位于邻霄台下方。郭柏苍于光绪三年(1877)在重建的天后宫里腾出空地,新建了三仙楼,祀汉代何氏九仙、南朝梁仙人王霸、唐诗人周朴。于是他写就《福州乌石山新建三仙楼碑记》, 勒于《重建福州乌石山天后宫碑记》碑阴。光阴荏苒,人事更革,乌山也几经变迁,天后宫原址现已荡然无存,所祀之神也与道教乌山白猴洞合为一庙,于 2018 年被拆。2020 年 4 月发现的郭柏苍的残碑,是乌山上曾经也有妈祖天后宫的实证。

位于福建都城隍庙中的三仙楼石鼎

我们得知这一消息后,于 4 月 11 日先行上山察看,果然在道山观走廊内侧不起眼处卧着一块残碑 (80 厘米 ×80 厘米 ),碑身蒙着泥土与灰尘。经了解,此残碑是 20 多年前在乌山附近的某工地发现的。石碑的材质系密实的上好青石,前后均有碑文,正面为《重建福州乌石山天后宫碑记》,碑阴为《福州乌石山新建三仙楼碑记》,均以隶体书写,字体工整、漂亮,历经百多年保存尚好。经核对《乌石山志》,确认是郭柏苍所撰,但因残碑只留上半段,缺了下半段的落款,无法确切判断碑文为何人所写。我们认为:残碑一可以用来学习拓碑技艺,二满足郭震先生保存先人作品的愿望 , 可谓一举两得。于是,我们联系了福州鼓山风景区的拓碑专家赵可梁老师,择天气晴好时上山拓碑。令人称奇的是,就在我们准备拓碑期间,与乌石山三仙楼相关的文物——三仙楼石鼎,被团队成员林杉发现于福建都城隍庙中。石鼎上有篆书镌“光绪壬午 (1882) 二月乙丑,郭柏苍造乌石山三仙楼、石鼎,百一十二日成”,与志书记载相符。

闽都文化志愿者团队核对志书上的文字

4 月 19 日,周日。气温回升,艳阳高照,我们与黄剑波、蔡林、林杉、陈供、陈洁等人,在赵可梁老师指导下学习拓碑。首先必须清除障碍,搬开堵在残碑边的石块。其次用牙刷、螺丝刀等工具清洗碑文上的泥土,边抠边用水冲,七手八脚忙活了个把钟头,才把石碑的双面清理干净。再次便是细致活。用特制的中药白笈水涂抹碑面,覆以宣纸并均匀喷水 , 再用毛刷敲打纸面,使其与石碑表面相熨帖,接着均匀涂上朱砂泥敲打。拓碑过程中,大家认真听讲,轮番上阵,小心敲拓。

洗碑

拓碑

在拓碑文之时,有的队员想爬到高处拍照。当拨开葱茏野草,在道山观后面(乌山志记载为“金鱼池”,现已废)石壁上意外发现了另一处摩崖石刻(南向,岩宽 254 厘米 × 岩高 180 厘米 , 字径 10 厘米 ×10 厘米),但字迹已十分模糊。事后,经过队员黄剑波确认,这是清代学者朱筠 (1729-1781) 在 1780 年游乌石山时的摩崖题记。朱筠,字美叔,号竹君,又号笥河,顺天大兴(今北京)人,清代著名学者、文献学家、藏书家,乾隆十九年 (1754) 进士,官翰林学士,著有《笥河文集》。据记载,清乾隆间,顺天府大兴县名士朱筠来闽主持科试,得岁、科两考通省前列秀士 333 名。他只收一块刻有学生名字的石头,作为答谢礼。因是北方人,不胜福州酷暑,就将这些石头砌成假山,建成“三百三十有三士亭”,以供纳凉,一时传为佳话。其后,历代闽中士人及宦闽官员均对此作诗颂赞。后来有部分假山石被搬至西湖,成了西湖动物园猴山的一部分。这段摩崖石刻则记载了朱筠一次受邀游乌山的情形,落款“乾隆四十五年庚子”,即 1780年,而今年正好也是农历庚子年,大家都觉得特别有缘分!朱筠题刻的发现,也是继三百三十有三士亭石之后,朱学士在福州期间留下的实物见证,十分珍贵。但经过 240 年的风吹日晒,摩崖石刻字迹剥落漫漶比较严重,如不加以保护,再过若干年将被毁没。队员黄剑波当即建议要进行描红。于是,大家相约五一节放假期间再上乌山。

残碑拓片正背面合影

5 月 1 日上午 9 点。我们带着自费的刷漆材料与工具再次来到乌山,为几尽毁坏的朱学士摩崖题刻描红。大家去除地上的杂草,清理石壁上青苔,不一会儿,青苔覆盖下的 200 多年的摩崖石刻慢慢现出真容。我们对照《乌石山志》的内容,用画笔上漆。经现场统计,完整的摩崖题刻只剩 56 字。为了保留文物真实状态,我们决定仅对保留完整的石刻上漆,对已蚀失文字的部分仍保留原样。

古迹、文物传承文化,是历史的见证。我们希望通过志愿者团队的共同努力,进一步提高民众保护文物的意识,并希望更多的历史古迹被发现。

刊于《闽都文化》2020年第五期

微信编辑:林瑶佳

闽都文化研究会

www.mdwhyjh.co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