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琴知识百问连载(十一)----什么样的琴音好?

 风吟楼 2020-10-07

今日参加古琴札记活动,有朋友问到琴音审美的问题。这里简单说说我的看法。

首先,琴音审美并非很高深的问题。通俗的说,这和欣赏歌手没什么本质区别。韩红和龚琳娜的声音都非常漂亮,你喜欢哪个?您肯定有自己的答案。那回到古琴,你就把古琴想成是一个人,把琴音想象成一个人在说话或者是歌唱。

有的琴说话时会有点沙哑嗓(没弹开的新琴居多),有的琴会像感冒一样带一点小鼻音(无天地柱的琴居多),有的琴声音透亮干净利落脆(老琴居多),有的琴如江南小女子窃窃私语(面板厚,木材实,灰胎密度高的琴居多),有的琴似中气十足声如洪钟(如四川曾琴等)。

以前我们判断一件乐器的好坏,经常讲泛音列的和谐,这个用频谱分析可以得到。但随着各种先锋音乐、酒吧音乐的出现,人们的听觉口味也越来越重,对于听觉刺激越来越不敏感。一个不和谐的泛音列,就像一盘美食里多放入了辣椒、胡椒、芥末等刺激性调味品,有的人就是需要这些东西。所以有时候我们也会很困惑,还是尊重每个人的自由选择吧。每个人都可以过得“我自风情万种,与世无争”,那世界不是很美好么?只要这个自由不去影响或强行施加给别人。

人的审美是多样的,而且一个人不同年龄段的审美也有所不同。我早年听老八张,老琴丝弦,多出音清透古拙,是我心目中古琴遥远而神秘的声音。后来听龚一老师的演奏,声音醇和微甜,接近现代乐器的音色审美,我也觉得非常惊奇、好听。后来律和研习社不断的有琴友拿着天南海北的琴来换弦理轸,见到的琴越来越多,不乏老琴和名家琴,我感觉如阅人一般,各有各的美和不足。几年前美国作曲家雅克布来访,在我这里弹了各种不同的琴,我问他哪张琴最好,他说在他的字典里没有“最好”这个词,他只会感受各种琴不同的特点,来按照它的特点即兴创作不同风格的乐曲。听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的世界很小,很狭隘。我感受到了一个美国人文化特质中的独立与包容。

审美可以训练,马未都曾诙谐的说中国人的审美有四个层次:艳俗、内敛、矫情、病态。多听、多看、多见识,自然可以培养更“高级”的审美。但这个“高级”未必是真的高级,通观中外古今,随着见识的增长,对文化差异的包容和理解似乎更加高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