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自我评价与教师启发、引导环环相扣 南坞镇一中数学教研组举行听课活动

 南坞校园奇葩 2020-10-08


南坞校园奇葩 

自我评价与教师启发、引导环环相扣
南坞镇一中数学教研组举行听课活动

9月28日上午第一节,在南坞镇一中数学教研组组长陈艳霞老师的组织下,本学科全体教师齐聚八(3)班教室,听取吕亚茹老师执教的数学课《全等三角形》。

在课堂教学中,吕亚茹老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画图、叠合、展示等数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使知识和能力得到内化,使每一名学生都得到不同的提高。

课堂上,吕亚茹老师运用多媒体进行直观演示,增强直观性,获得感性认识,让学生参与整个问题的“发生”和“解决”过程,既可以掌握新的知识,又培养探索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由于八年级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喜欢动手实践,具有一定的自主探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逻辑分析和准确的语言表达能力较弱,所以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合作探究、总结归纳出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吕亚茹老师为了更好的完成本节教学内容,由复习引入,提问:什么是全等三角形?学生回答后,她用多媒体演示。让学生牢记全等三角形的性质。然后由学生思考:若两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和三个角分别对应相等,它们全等吗?学生可以由定义知道全等。

课堂上,吕亚茹老师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讨论交流,通过思考、画图探究出满足一个或两个条件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她利用课件演示两个三角形不全等的例子。得出结论:两个三角形若满足六个条件中的一个或两个,是不一定保证这两个三角形全等的。通过学生自主探究,自我展示,自我评价与教师启发、引导环环相扣,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达到巩固,深化基本事实的目的。

《全等三角形》这节课,吕亚茹老师运用多媒体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地探索发现、讨论交流、概括总结,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学生亲自参与的丰富生动的数学活动。通过本节的学习,不但丰富和加深学生对已学图形的认识,而且为学习其它图形知识打好了基础。

在评课过程中,大家觉得:吕亚茹老师讲的这节课,通过全等图案引入新课教学,在新课教学中又由直观演示图形的平移、翻折、旋转过渡,让学生知道全等三角形的概念、性质以及找对应顶点、对应边和对应角。通过感受全等三角形的对应美,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创新的精神和多方位审视问题的能力与技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