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孙中山的哲学思想与传统文化的复兴

 字奴雲丹 2020-10-08

谨以此文纪念伟大的革命先行者中山先生诞辰

(1866年11月12日——1925年3月12日)

谨以此文纪念我市“孙中山思想研究会” 成立

(2013.11.12——)

文/云丹

【摘要】:孙中山哲学思想文化博大精深,涵盖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党建、军事、外交、宗教诸多方面。他的思想精髓具有丰富的科学内涵和中西合璧的创新特色,在促进传统文化的复兴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传统文化  孙中山  哲学思想  大文化  建设

近代以来,如何正确处理中华传统文化与西方近现代文化、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一直是中国迈向现代化倍受困扰的历史性课题。围绕这一问题,孙中山认识到文化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在他的文化思想中,主张摒弃传统文化中的腐朽成分,学欧美之所长,推动中华新文化的发展。

一、孙中山的哲学思想理论体系

思想是一个人人格的反映,孙中山的爱国爱民、天下为公的博爱思想,构成了他的哲学思想体系。包括:批判的进化论、行易知难学说、心性文明与物质文明相待、民生史观。

1.1  孙中山的哲学思想是中国民族团结、统一的基石,他的行易知难学说,概括起来就是“行先知后”,“行易知难”。他对知的要求很高,重点强调的是“行”,是从对客观事物的本质的深刻的了解和认识。

1.2 孙中山是新式教育培养出来的现代政治家,未曾受过系统的国学训练,但是,在他的思想中,中国传统文化却占据了重要的位置。孙中山之所以对传统文化表现出一定的肯定,并有所借鉴,主要是因为他深谙西方文化的弊端,知道中国完全效仿西方行不通,同时还因为他是一位注重现实的政治家,为了革命的成功,他需要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找理论依据和精神力量。

1.3 孙中山哲学思想对人格修养的影响。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关键在人,人格,即人的信仰和情操、态度和兴趣、气质和习惯以及价值观的总和,它是人的内在素质与外在素质的有机的统一。人格的培养,以文化素质的提高为前提和基础;文化素质的提高,是人格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格的核心,是人的内在素质,即人的精神境界、思想意识,而这一切,无不与人的文化素质直接相关。

1.4  孙中山哲学思想内涵注重社会道德体系的构建。一个没有信仰基础的道德教化体系必然是软弱乏力的,道德教化的真正意义实不在“教化”,而在形成道德舆论,产生外在的道德压力。强大的信仰提供给人们超越世俗功利的价值追求,使人的心灵获得净化、提升,以至有足够的精神力量抵御不道德的压力和诱惑,从而推动社会的文明进程,促进社会的和谐与发展。

二、复兴中国传统文化的必要性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加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已被国家摆在了突出的地位。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随后,中国人民大学建立了“国学”专业,社会团体兴起了儒学研究,以及黄帝陵等祭祀活动的开展,预示着我国传统文化复兴的春天终于来到了。

2.1  传统文化的概念与承继。传统是指历史上流传下来的一种社会习惯力量,传统文化是指植根于自己民族土壤中的稳定的文化,也就是从1840年前,以儒家思想为主流的中国古典文化。传统文化既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巨大贡献,又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一份厚重财富。对此,孙中山主张我们应分清其中的糟粕和精华,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中的珍贵遗产,他认为应挖掘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中国古代重民、恤民等一系列民本主义思想,是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和西方近代民主思想的契合点。

2.2 孙中山的纲领性主义与传统文化。从大文化的视角看,学识素质、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是支撑孙中山文化素质的三大支柱,深厚的爱国感情、无私的奉献精神以及强烈的民本意识均是他道德素质,这是他能手创三民主义革命纲领的关键之所在。

2.3传统文化在当代大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中国传统文化关心社会现实的人生态度,有积极的入世精神,有强烈的道德色彩,而且也有顽强的再生能力,注重了中和的思想方式。比如说:宋朝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写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就反映了他积极的入世精神。

2.4  传统文化促进人格的完善。我国古代历来重视个人的内在修养,强调人们通过自律、内修,肩负起管理社会国家的重任。概括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充分表明了知识对于提高人的文化素质的重要作用,知识与理智相通,愚昧与无知相连。文化素质的实质是精神境界的真善美。求知是为达真,达真是为趋善。  

三、孙中山哲学思想促进传统文化的复兴

孙中山的文化素质是与当时的社会存在和他的家世、阅历及其生活环境密不可分的。包括家世、家境、学历、阅历在内的一切客观存在对孙中山文化素质的影响,被纳入了这个适应民族之需要的框架。孙中山的文化素质和现代化理想,是他养就民主革命领袖品格的基本因素。

3.1 能用古人而不为古人所惑,是孙中山继承与发扬传统文化的特色。辛亥革命后,孙中山正确地处理了中西方文化间的关系,自觉注重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使得其理论更加丰富和趋于中国的实际,减少了模仿西方的痕迹,增加了独立思考和创造性的成分。孙中山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与他独特的人生经历有着密切关系,孙中山的童年曾“幼读儒书,十二岁毕经业”。在他看来,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应该有所鉴别,有所取舍,“如果是好的,当然是要保存,不好的才可以放弃”。

3.2 继承和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孙中山的重要思想。在对传统文化的反思中,孙中山十分重视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主张对传统文化要在现代条件下做出新的解释,如在谈到古代的修、齐、治、平思想时,主张“恢复我一切国粹后,还要去学欧美之所长,然后才可以和欧美并驾齐驱”。

3.3  传统文化是人类精神生产最美丽的花朵和人类智慧外化的结晶,孙中山作为一为伟人和思想家,他一再告诫人们对传统文化中的消极腐朽因素要彻底批判、清除,力戒其负面影响。在他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短暂时间里,为根除封建陋俗,主持颁布了一系列禁绝鸦片、剪辫、禁止贩卖人口等法令。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注重提高全民族的文化水平,提高人的文化素质,培养具有时代特质的社会主义新人人格。人格的培养以文化素质的提高为前提和基础,文化素质的提高是人格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3.4 在孙中山的哲学思想中极力倡导身体力行,他主张弘扬主体意识、强调自强不息的精神。对此,他曾在《孙文学说》自序中描述自己在革命过程中“精诚无间,百折不挠,愈挫愈奋,再接再厉”。他还常引《周易》的“慢藏诲盗,冶容诲淫”,《孟子》“人必自侮,而后人侮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的古训,正是在这种精神指导下,孙中山毕生为中国的富强而奋斗,临终时还告诫人们继续努力。

孙中山的哲学思想,无论是批判的进化论、行易知难学说,还是“心性文明与物质文明相待”及民生史观等,都是我们当今解放思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思想武器。他提出的“兼收众长,益以创新”的文化开放思想,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