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年度「最好哭的喜剧」——《我和我的家乡》

 昵称0Z0ka 2020-10-08

作者 / 1674

国庆档正式开幕,倒计时1天。

今年的国庆档大战固然激烈,但格局却也非常清晰,作为《我和我的祖国》“姊妹篇”、集结九大导演百位明星的《我和我的家乡》无疑是档期头号种子选手。

年度「最好哭的喜剧」——《我和我的家乡》

自影片宣布定档以来就被业内认为是今年市场的“救市”大员;而随着上映档期的临近,大家对于影片的期待与信心也越来越强,目前预售总票房突破1亿;最近影片也开启了大规模观影活动,口碑高涨,在大家的热烈讨论背后,影片品质也可见一斑。

年度「最好哭的喜剧」——《我和我的家乡》

那么,《我和我的家乡》的上映,对于今年国庆档乃至整个华语电影市场来说,意味着什么呢?

一部让人流泪的喜剧

笑着笑着就哭了,是许多人看《我和我的家乡》时的感受。

影片总监制张艺谋也说过:“如果你笑着笑着眼泪不知不觉流下来了,我觉得那个就很爽,那个观影的体验就会特别满足,我们整个主创团队都希望按照这样一个最高标准去打造一部电影。”而从影片先期观影口碑来看,他们已经成功了第一步。

作为一部喜剧,《我和我的家乡》背后拥有华语影坛九大导演、百位明星,可谓阵容空前的“喜剧天团”。其中,宁浩、徐峥、陈思诚、闫非、彭大魔、邓超、俞白眉几位导演在喜剧创作领域也建树颇丰,此次在《我和我的家乡》当中五个单元也可谓华语喜剧电影的一次大融合。

年度「最好哭的喜剧」——《我和我的家乡》

当然,喜剧是内容呈现的方式,影片的主题依然是从小人物视角出发、呈现时代变迁下家乡的变化、人与家乡的关系,并且五个单元分别立足于东、南、西、北、中五个地域,以代表性地区展现祖国各地的风土人情。

而在喜剧大框架之下,五个单元也具备各自独特而鲜明的风格。例如,宁浩再次联手葛优延续“张北京”的故事,《北京好人》中依旧是那个爱贫又热心的张北京,也依然讲述一个轻喜剧包裹下的温情故事;又如陈思诚与黄渤、王宝强、刘昊然去了贵州,他们推出的《天上掉下个UFO》被称为“唐探2.9”,这个单元不仅继承了“唐探”系列“探案+喜剧”的风格,还融入了土味科幻等元素;还有徐峥带领老中青全明星阵容在浙江拍摄的《最后一课》单元,讲述一段帮助身患阿尔兹海默症的老支教教师重现回忆的动人故事;至于邓超和俞白眉则将故事设置在陕西,重现防沙治沙往事;最后一组导演闫非&彭大魔也是回归家乡东北,并与沈腾、马丽合作了一出戏剧十足也格外浪漫的故事。

年度「最好哭的喜剧」——《我和我的家乡》

将多类型喜剧杂糅融合,既有丰富多彩的内容呈现,也能够形成完整统一的基调,让观众在一部影片中欣赏到更为多元的内容,这也是《我和我的家乡》独特的内容优势。同时,“好笑”和“好哭”也成为影片的A面B面,在每一个单元当中,笑点密集的前半程也往往对应着泪流满面的后半段,在一些观众感言中,大家也表示“以为是个喜剧,却看哭了”“笑了168次,也哭了18次”“笑的拍大腿,只恨纸巾没带够”。

年度「最好哭的喜剧」——《我和我的家乡》

从中可以看到,《我和我的家乡》其实完成了一项喜剧创作的深刻命题,即引发了观众喜悦的泪水,正如影片总策划张一白解释的“说是拍一个喜剧,但每一个故事最后都是归结在情感上,是对家乡的思念和热爱。”

所以,在《我和我的家乡》背后,许多人都是看喜剧的,却收获了喜悦与感动的双重观影感受。也不得不说,这或许是截至目前华语喜剧最优秀的代表作了。

一种创作模式的发展与升级

在“联合执导+单元短片”式主旋律商业大片的继续发展中,《我和我的家乡》实际是模式完善与升级的关键一步。

众所周知,《我和我的家乡》是去年国庆档冠军、2019年年度爆款《我和我的祖国》的姊妹篇,是集华语影坛顶尖力量、延续相似的创作模式打造的一部新作。《我和我的祖国》作为献礼祖国70岁生日的影片,以时间线为序,呈现的是祖国发展历史中老百姓亲身经历和参与过的感人瞬间,而《我和我的家乡》则从横向地理纬度,展现家乡巨变,以及在家乡旧貌换新颜过程中的许多平民英雄。

年度「最好哭的喜剧」——《我和我的家乡》

继承《我和我的祖国》的成功经验,《我和我的家乡》既需要将这条创作模式的发展之路延续下去,同时更要将这一创作模式进行开拓与升级,完善体系,提供更丰富的实践经验等。如果说《我和我的祖国》的大爆验证了“联合执导+单元短片”式主旋律商业大片创作模式的可行与潜力,那么《我和我的家乡》也正是对于这一模式的巩固、完善与发展,前者负责了开天辟地,后者则承担着承前启后的重任。

从《我和我的家乡》对于此项创作模式的创新与发展来看,除上文提到的切入视角转换,影片也扩充了内在类型、丰富了内容元素,如有轻喜剧、欢乐喜剧、浪漫喜剧等,同时几个单元故事又兼具科幻、探案、爱情等元素,可以说让观众用一张电影票体会了五种不同的观影体验。

年度「最好哭的喜剧」——《我和我的家乡》

与此同时,《我和我的家乡》的故事设定也是从平民视角视角出发,并且立足于当下呈现家乡变化,如此也更能够激发起观众的情感共鸣。五个单元当中的主人公虽然身份不同,但也代表了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家乡巨变背后无数的平凡英雄,有基层村干部、乡村教师,也有治沙英雄、农村发明家,还有外卖员,影片从揭示人物故事的角度讲述了这些人对于家乡发展做出的贡献,将小人物命运与家乡巨变紧密相连,以小见大,由此也建立其更为顺畅的情感传播通道,让观众从这些平民英雄身上深刻感受到他们对家乡的热爱,并联想到自己与家乡的故事,促进观众情感的集体爆发。

年度「最好哭的喜剧」——《我和我的家乡》

此外,《我和我的家乡》《我和我的祖国》这样的创作模式也是适应市场与观众发展的一种创新,就像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所说“这样的创作方式与当下网络时代注意力经济的观影方式有关联,短视频的盛行让观众对90分钟甚至更长时间的电影缺乏更多的观影耐力”。

如今网络时代背景中碎片化观影、阅读习惯形成,短视频盛行,观众的口味和观影需求也更为多样化,所以,“联合执导+单元短片”这样的创作模式无疑是站在创新角度对于观众需求的一种弥补,尤其像《我和我的祖国》《我和我的家乡》在主旋律商业大片类型下开拓和发展此项创作模式,不仅抬高市场天花板,更为之后类型的继续发展与升级奠定了坚实的道路基础。

从发展角度而言,电影创作的发展与迭代没有尽头,就算同一种模式也需要大量的实践,在《我和我的祖国》成功之后,《我和我的家乡》对于成功的继承与升级,也彰显着电影创作更深远的意义。

一颗点燃市场的火种

2020年的电影市场非常需要重磅大片,《我和我的家乡》也早已被锁定为今年的“救市”核心力量。

受疫情影响,今年电影市场经历了长达半年的停滞,国庆档也是年内量级最高的大档期,因此国庆档备受众望,而档期内的头号种子选手更成为重中之重。当然,《我和我的家乡》也不会辜负这份期待与信任。无论是其突出的内容优势、豪华的主创阵容,还是其身为《我和我的祖国》“姊妹篇”受到的关注、在创作模式上的独特与创新等,都保证了这部影片自身具备的强大实力。

年度「最好哭的喜剧」——《我和我的家乡》

无论从主题还是体量来看,《我和我的家乡》也都是最符合国庆档量级与氛围的影片。今年国庆档也格外特殊,因为国庆节与中秋节双节合并,节日气氛更为浓厚,在为祖国庆生的同时也叠加了团圆之意,影片总策划张一白也谈到“家国同圆是贯穿这个电影创作、也是贯穿电影观影过程充满情感的体验”,因此,以“家国情怀”为母题的《我和我的家乡》自然是最适合国庆档的影片。

此外,大档期与大片也是互相成就的关系,大片具备的强大势能是档期背后的关键助力,而大档期的天然氛围也会为影片带来明显的加持作用。所以在即将开幕的国庆档当中,《我和我的家乡》也必然引领档期,并且有望保持长久生命力,成为未来10月的票房主力。

年度「最好哭的喜剧」——《我和我的家乡》

另一方面,作为一部呈现家乡变化的主旋律影片,《我和我的家乡》也在情感层面引发了更为广泛的讨论与深刻思考,如乡音、家乡美食等符号下引燃的乡情,对于家乡的回忆与感慨,再如现代化大都市生态中许多年轻人背井离乡,由影片反思自身与家乡的关系,又如家乡繁荣面貌下激发的自豪与骄傲,为家乡发展、祖国强大而感到的光荣等。

其实影片击中了每个人内心情感世界最柔软的一处,即家乡,同时又将家乡与时代变化、祖国富强的大背景结合,于大时代讲述小人物的故事、表达小人物的情感,我们每一个人也同样是大时代下的小人物,因此也更能够对影片产生共情,情感的力量无穷,同时也更为长久。正如去年《我和我的祖国》引发的全民共鸣一样,《我和我的家乡》同样有望引发今年的一次情感高潮。

年度「最好哭的喜剧」——《我和我的家乡》

所以,《我和我的家乡》将会为国庆档以及未来的电影市场带来什么呢?一次电影市场的年度高潮、一场全民共情的时代热议、一份会停留在每个人心头久久回荡的温暖与感动……答案其实非常丰富,而探寻探案的方式就是一定要去看这部影片。

尤其在当下,经历过上半年漫长的抗疫战、电影市场也历经长久的寒冬,在国庆档+中秋节这样喜庆团聚的日子里,更需要一部电影让我们在银幕光亮中,感受快乐同时也尽情落泪,这是好电影的力量,同时更是我们与这片土地之间的深情所在。

10月1日,愿这部“年度最好哭的喜剧”,带给你最难忘的一次观影体验—有笑有泪,家国同圆倍感自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