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语言的奥秘(310):汉语被动句形式标志的历史演变

 秋琰 2020-10-08

朱英贵

不同的语言表示被动意义可以有不同的方式,俄语采用动词加后缀构成新词的方式,英语则采用动词be+实义动词的过去分词的方式,而汉语表示被动意义往往是借助于使用表被动的关系词的语法手段或一定的句法形式,动词本身并不发生形态变化。本节所要讨论的是意思上表示被动(主语是受事)、结构上有表示被动的形式标志的被动句,至于仅在意思上表被动而没有形式标志的被动句,则不在讨论之列。

自上古汉语以来,汉语被动句所用过的形式标志主要有“见”、“于”、“为”、“被”等,从它们相互争替,优胜劣汰的历史演化过程,可以大体上窥见到汉语被动句发展演变的来龙去脉。

    一、表被动的语法功能尚不完善的“见”字

在文言中,“见”字可以直接放在动词前边,构成“见+动”的格式来表示被动。例如:

① 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楚辞·渔父》)

    ② 子曰:“年四十而见恶焉,其终也已。”(《论语·阳货》)

    ③ 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孟子·梁惠王上》)

    ④ 乐羊以有功见疑,秦西巴以有罪益信。(《韩非子·说林上》)

⑤ 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⑥ 屈原既死之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史记·屈贾列传》)

⑦ 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汉书·李广苏建传》)

⑧ 转头向户里,渐见愁煎迫。(《孔雀东南飞》)

例①中的“见放”意为“被流放”,例②中的“见恶”意为“被厌恶”,例③中的“见保”意为“被抚养”,引申为“使生活安定”,例④中的“见疑”意为“被怀疑”,例⑤中的“见欺”意为“被欺侮”,例⑥中的“见称”意为“被称道”,例⑦中的“见犯”意为“被侮辱”,例⑧中的“见愁煎迫”意为“被愁绪煎熬”。

“见”字在《尚书》中共出现14次,无一表被动的,在《诗经》中共出现65次也无一表被动的。以后的文献虽不难见到,但它表被动的功能并不完善,它的局限在于不能引进施动者,即不能说成“见××放”、“见××恶”等格式。

    二、被动句中“于”字对“见”字的辅助作用

“于”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介词,在甲骨文中就已大量出现,它的语法功用是引进与动作行为有关的处所、时间、对象等。当它引进对象时可以与“见”字配合使用,构成“见……于……”的格式来表示被动,一方面在动词前用“见”字表被动意义,一方面在动词后加介词“于”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这样就弥补了“见”字不能引进施动者的局限。例如:

    ①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

    ②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 予习非而遂迷也,幸见见指南于吾子。(《文选·东京赋》)

    ④ 然而公不见信于人,私不见助于友。(韩愈《进学解》)

例①中的“见笑于大方之家”意为“被大方之家笑”, 例②中的“见欺于王”意为“被王欺”, 例③中的“见指南于吾子”意为“被您指教”, 例④中的“见信于人”意为“被人信”,“见助于友”意为“被友助”。这样一来,就使被动句中动词的施动者明确起来,而主语的被动意思也就更清楚了。

当然,这种“见……于……”的表被动格式中的“于”也不完全是引出施动者,有时也可能引出时间处所等,例如:

    ⑤ 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

这句话的意思是:叔父也因为我家境贫苦尽力替我设法,我就被委任到小地方做官。其中的“见用于小邑”意为“被委任到小地方”,引出的是处所概念。

    三、“于”字单独表被动而与“见”字各领风骚

在被动句的谓语动词之后,一经用介词“于”引进了动作行为的主动者等,前面的主语也就明显地具有了被动性质,因此“于”字也可以不借助“见”字而单独表被动。例如:

    ① 忧心悄悄,愠于群小。(《诗经·柏舟》)

    ② 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论语·公冶长》)

    ③ 民之憔悴于虐政,未有甚于此时者也。(《孟子·公孙丑上》)

    ④ 隙克伤于矢,流血及屦。(《左传·成公二年》)

⑤ 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⑥ 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⑦ 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⑧ 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张溥《五人墓碑记》)

例①中的“愠于群小”即“被群小愠”,例②中的“憎于人”即“被人憎”,例③中的“憔悴于虐政”即“被虐政憔悴”,例④中的“伤于矢”即“被矢射伤”,例⑤中的“惑于郑袖”、“欺于张仪”即“被郑袖蛊惑”、“被张仪欺骗”,例⑥中的“凝滞于物”即“被外界事物所拘束”,例⑦中的“幸于赵王”即“被赵王宠幸” ,例⑧中的“激于义”即“被正义所激励”……可见“于”字可以不依赖“见”字单独表被动。

应当指出,“于”字在被动句中虽然可以对译成现代汉语的“被”,但它本身并无被动意义,只是由于它引进了动作行为的主动者等,才使得全句具备了被动的意义。假如将上面各例中的“于”字去掉,说成“愠群小”、“憎人”等,意义就完全相反,全句也就不是被动句了。

因而,古代文献中不乏这样的例子:用同一个及物动词,一处带宾语,构成动宾关系,表主动意义,另一处则在动词和宾语之间加上“于”,将宾语转换成补语,表被动意义,借以构成主动与被动相对比的句子。例如:

    ⑨ 物物而不物于物,则故可得而累邪!(《庄子·山木》)

    ⑩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孟子·滕文公上》)

⑾ 故有备则制人,无备则制于人。(《盐铁论·险固》)

例⑨的意思是:利用物而不受制于物,那么怎么可能会受牵累呢?例⑩的意思是:从事脑力劳动的人可以管理别人,而从事体力劳动的人只能被别人管理。例⑾的意思是:有了准备就可以控制别人掌握主动,没有准备就会被别人所制陷于被动。

    四、“为”字乘虚而入,异军突起

“见”字虽有被动意义,但不能引进施动者;“于”字虽能引进施动者,但本身不具有被动意义,即使是二者搭配使用,互相取长补短,也还是只能在动词后面引出主动者,而无法将主动者提到动词前边来,因此二者都不是被动句完美的形式标志。

于是,“为”字便乘虚而入,参与竞争,并且果然异军突起,发挥了显赫的作用。“为”字的独到之处正在于,它一经放在谓语动词前,就可能使句子的主语明显地具有被动性质,构成“为+动词”格式表被动。例如:

① 父母宗族,皆为戳没。(《战国策·燕策》)

    ②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史记·陈涉世家》)

同时,“为”字还可以不靠别的词语帮助,把施动者直接引进到谓语动词之前,构成“为+主动者+动词”的格式表被动。例如:

    ③ 丧事不敢不勉,不为酒困。(《论语·子罕》)

    ④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贾谊《过秦论》)

    ⑤ 止,将为三军获。(《左传·襄公十八年》)

“为”本来是动词,常可解作“做、作、成为、作为”等意义,在不同的上下文中可以表示不同的意义。那么,当它加在另一个动词之前,引申出“受到”之类的被动意义是完全可能的,“为”字就这样在竞争中取胜,名正言顺地担当了被动句中形式标志的职责。

而且,在用“为”引进施动者后,还可以再用“所”字对动词进行强调,这样既突出了施动者,又突出了施动行为,使句子的被动意义更加明显。例如:

    ⑥ 申徒狄谏而不听,负石自投于河,为鱼鳖所食。(《庄子·盗跖》)

    ⑦ 夫直议者,不为人所容。(《韩非子·外储说左下》)

    ⑧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史记·项羽本纪》)

    ⑨ 官军加讨,屡为所败。(《旧唐书·黄巢传》)

    ⑩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⑾ 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陈涉世家》)

⑿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五、后起之秀“被”字长期乐此不疲

但是,“为”字用在动词之前表被动,仅仅是“为”的众多用法中的一种,它的含义甚广,用法多端,时而表一般动作行为,时而辅助表判断功能,时而又虚化为介词甚至语气词,功能极不专一,使它无法专职从事表被动意义的工作,因此也很难形成单纯表被动的功能。而另有一个“被”字却一直专心致志、乐此不疲地承担着表被动的责任。

“被”字的造字本义为名词,服饰类。《说文解字》:“被,寝衣。长一身有半,从衣皮声。”因为被子是加盖在身上的,所以用作动词就有了“覆盖”的意义,例如《楚辞·招魂》:“皋兰被径兮斯路渐”;用作动词的“被”又引申出“披穿在身上”的意义,例如屈原《国殇》:“操吴戈兮被犀甲”。由此便可以进一步朝抽象方向引申出“蒙受”意义,例如贾谊《论积贮疏》:“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 “蒙受”意义又可引申出“遭受”意义,例如《史记·项羽本纪》:“项王身亦被十余创。”再由“遭受”意义很容易演变为表被动的意义,例如:

    ① 万乘之国,被围于赵。(《战国策·齐策》)

    ②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被”字用来表被动意义大约是趁“为”字不能专职之机而兴起,大约在战国时代开始萌芽,秦汉时代日趋成熟,但它的动词性仍较明显,如上例①、例②中的“被”都还隐含着“遭受”的意义。可是,例①因为有动词后面的“于”字的配合,例②因为有前文的“见”字对应,很明显,“被”字的被动意义已经压倒了“遭受”意义,占据了主导地位。

但我们同时也应注意到,早期的“被”还不能引出施动者,而只能同后面的动词紧密结合在一起。用“被”字引进施动者的格式是后起的,在魏晋以后便容易见到“被+施动者+动词”的格式了。例如:

    ③ 吾被皇太后征,不知所为。(《三国志·高贵乡公传》)

④ 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白居易《琵琶行》)

    ⑤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因此,不能认为“被+动词”的格式是由“被+施动者+动词”的格式省略而成,因为后者较前者晚出,是“被”字功能日益完善的产物。

    六、“被”字在近现代汉语中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综上所述,汉语被动句的多种形式标志,在古代汉语中都在应用,其中“见”、“于”、“为”具有强烈的书面语色彩,而“被”则具有口语色彩,这也是包括宋元以来的古白话作品的近现代汉语被动句选用“被”字作形式标志的一个原因。

用“被”字构成的被动句一经成为近现代汉语被动句的主要形式之后,“被”字不但全面继承了“见”“于”“为”等字的表被动的语法功能,还使被动句的句法特点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这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其一,从语法结构上看,古汉语的被动句中,谓语动词后面一般是不带补语和宾语的,而在近现代汉语中,这一特点被突破了。例如:

    ① 方欲拜见时.早被外祖母一把搂入怀中。(《红楼梦》第三回)

    ② 黛玉忙要起身来夺,已被宝玉揣在怀内。(《红楼梦》第廿四回)

    ③ 四天之后,阿Q在半夜里忽被抓进县城里去了。(鲁迅《阿Q正传》)

    ④ 地中海沿岸被称为西方文明的摇篮。(竺可桢《向沙漠进军》)

其二,从语法意义上看,古代汉语的被动句都是表示对主语来说是不如意的事情的,而在现代汉语中,这一特点也被突破了。例如:

    ⑤ 她被评为优秀教师。

    ⑥ 众人都被他逗乐了。

其三,从语法作用上看,古代汉语的被动句只能用来强调施动者和所施加的动作,而不能同时也强调受动者,在现代汉语中,这一点也被突破了。例如:

    ⑦ 那老者昏晕在地,不能言语。被他把两个青毡包袱提在手中,不知去向。(《西游记》第五十七回)

    ⑧ 宝玉……被袭人将手推开。(《红楼梦》第廿一回)

    ⑨ 而老陶却被文件累起的一堵墙把他和群众隔开了。(柳青《创业史》)

    ⑩ 娟子还没来得及回转身,就被人从后面将她连胳膊带腰紧紧地抱住。(冯德英《苦菜花》)

    ⑾ 今早帅众与天王交战,把七十二洞妖王与独角鬼王尽被众神捉了。(《西游记》第五回)

    ⑿ 想到不定哪时他会一跤跌到山涧里,把骨肉被野鹰们啄尽……(老舍《骆驼祥子》)

像例⑦至例⑩那样“被”在前“把”(将)在后的句式在汉语文言中是很难见到的,而像例⑾、例⑿那样“把”在前“被”在后的句式,在近现代汉语中也并不多见。

综上可见,在现代汉语中“被”字表被动的语法功能既完善又专一,尽管也有它的竞争者存在,如“叫”、“让”等,“被他弄坏了”也可以说成“叫他弄坏了”或“让他弄坏了”,但由于它们的职能不专一,主要功能在于表使令意义构成兼语句,因此“叫”和“让”都不是“被”的对手,“被”字责无旁贷地成了现代汉语被动句的最有效的形式标志,以至于可以专门以它命名称为“被字句”。

而“被”字在被动句中定于一尊的局面一经形成,“见”和“于”便已成为历史陈迹,仅见于文言之中了,至于“为”字,由于它一直用途广泛,是个“杂家”,因此在现代汉语书面语中,有些庄重的被动句还保留它的一席之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