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周慧珺书法,看蜀素帖笔法视频

 艺无止境168 2020-10-08

【内容提要】海派书法,是近现代文化史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近代中国,遭遇了狂风暴雨般的洗劫,民不聊生的社会让人无所适从。然而,在中西方经济文化大交融的现代大都市——上海,汇聚了近现代文化史上堪称艺术精英的大多数文化巨子,人才占据全国半壁江山。

周慧珺,海派书法的代表人物,曾受到沈尹默、拱德邻、翁闿运等著名书法家亲授。以节临米芾《蜀素帖》行书入选由上海中国书法篆刻研究会成立后第一次举办的上海市书法展览一举成名。“用笔明快,章法奇妙”,这八个字代表了周氏书法的艺术风格。

点击观看【视频】 周慧珺演示米芾《蜀素帖》笔法

【连载】周慧珺 李静解析米芾《蜀素帖》(1)

【关键词】周慧珺 笔法 刚毅雄健 中庸之道 继承创新 海派文化 

中国书法是培植在中华大地上的一门独特艺术。书法始于记事之用,借用了形象而叩开了庄重典雅的艺术大门。经过形象的创造,使它成了如唐代书法家孙过庭所云“像八音之迭起,感会无方”的艺术。书法之所以能成为艺术,还在于它具有创造性。书法家把个人的气质和学养等资源发掘出来,形成个人风格,这就是创造。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书法是书家用一生的时间进行的一次创造!周慧珺,就是“毕其功于一役”的典范。

纵观近现代文化史上的书家,我觉得周氏书法对于海派文化有着传承和发展的巨大贡献。她不仅在整个书坛闻名遐迩,而且在文化盛宴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一、周氏书法率先结缘米南宫、继而遍临碑帖,最终感性与理性融合,自成一家

“书法是实用工具,不是艺术,只要会写汉字的人都会书法。”这话真的对吗?我看并不是如此也。旅法雕塑家、书法理论家熊秉明先生也说:“书法是中国文化核心中的核心。”大艺术家毕加索曾说:“中国书法是艺术中的艺术。”

“有一次我偶然从父亲所藏碑帖的橱柜里,翻到了宋代大书家米芾的《蜀素帖》。那用笔千变万化、疏密有致,戢锐于内、振华于外的米字,令我振奋不已。我马上爱不释手地临摹起来。从那以后,我日思夜想,心摹手追,陶醉其中,开始对书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62年,上海举办书法展览,我以所临米芾的《蜀素帖》入选,并被刊登在《新民晚报》上。临池数载,这时,我方初知用笔。也因了这一偶然的机会,我叩开了书法的大门。”

《蜀素帖》开启了周慧珺进入当代书坛的大门,她对于艺术的执着终于结出了神圣的果实。

点击观看【视频】 周慧珺演示米芾《蜀素帖》笔法

自此之后,这进一步激发了周慧珺想进一步学习书法的欲望。所以,她进了上海市青年宫书法学习班。平生第一次受到了沈尹默、白蕉、拱德邻、翁闿运等老一辈名家的亲授。齐整而高水准的师资和严格的基本功训练,对她来说是多么难得的机遇呀!

受名家指点迷津,周慧珺茅塞顿开,在用笔上有了进一步的理解。懂得了中锋、侧锋与偏锋的辩证关系。始知写字不必笔笔中锋,要妙于起倒,达到四面灵动、八面出锋的境界;对字的结构开始理解知白守黑的审美观。始知字的结构就是布白。字由点画组成,空白处也是字的组成部分,虚实相生、相守,才成艺术品。

判断力的提高,使周慧珺拿起一本帖,不再像初学时那样茫茫然不知所措,能比较迅速地领会到各种碑帖的用笔技巧和结构特点。后来,她遍临多种碑帖,楷书有颜真卿、褚遂良、欧阳询等,行书以宋四家为主。这时,周慧珺才算是基本掌握了书法的用笔技巧。

可是,周慧珺并不自此满足,“四面灵动,八面出锋”对于她来说太重要了。在行草书领域,她不局限于笔笔中锋,讲求用笔明快,妙于起倒,淋漓痛快,章法奇妙,对比强烈,气韵生动,所以作品风格很突出,生气勃勃,奕奕有神,颇为人称道。作书与演戏一样,当以自然为上。我很欣赏周慧珺用笔技巧与作书风格。的确,她作品的用笔技巧和章法布局,对比强烈,气韵生动,使得感性和理性得到了完美的融合,堪称一绝!

自成一家的周氏书法,可以说在中国书法史上记下了灿烂的一笔,她的书法作品,成为了海派文化的象征,得到了众多书法爱好者及著名书家的青睐。可以这样说,周氏书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成千上万的后生晚辈,其在书法上不可磨灭的贡献值得作书之人以此为准绳。

二、周氏书法讲求笔力刚毅雄健,耐得住寂寞、守得住传统,实属“中庸之道”的追随者

新中国成立后,以沈尹默先生为代表的海派书家,力主帖学,奉“二王”书风为传统正宗,并撰写多种书法理论著作,广罗门墙,影响巨大。周慧珺有幸得到沈尹默、潘伯鹰等前辈亲炙,行书自米芾上溯“二王”,于米字沉着痛快处,别有体悟。所以览其早年书作,用笔沉着酣畅,俨然帖派正宗。

虽然如此,周慧珺的书法中却丝毫没有沾染明清以来帖学柔媚、纤巧的流弊。就其80年代所书《古代爱国诗词选》而言,以行书为主,兼作草体,结构体圆用方、寓方于圆,行笔多取逆势,杀锋入纸,极具八面出锋之变,通篇风骨挺健,慨然有大丈夫之气。与所书文辞堪称妙合无间,令读者回肠荡气,发慷慨轩昂之想!据统计,此书曾数次再版,刊印有百万之巨,流风广远,可以想见。

其实,这都与周慧珺一直奉行的“中庸之道”书法观念是分不开的。她的书风讲究刚毅雄健,如果没有资格创新,就没必要去创新。古人有言:“不善学者守笺素,善学者变门庭。”然而,与书法一道的变革创新,非具有过人之天分、才情、学养、胆魄是不足以成功的。虽然这种取法米书意韵的行书风格博得书法界极其广泛的赞誉,周慧珺却不满足于在帖学中讨生活,经过对近三百年书法流风丕变的认识与梳理,她坚定地认为,只有广收博取、熔铸南北,走碑帖结合的道路,才能求其大成!

碑派书法的兴起可以追溯到清代中叶金石考证学派的中兴。一大批精通典章考据、训诂名物的学者,深入探求历代金石遗迹的形式特征、制度沿革、风格嬗变。大量书法家也加入到搜访研究历代碑刻的行业中来,于是埋藏在地下千年以上的鼎彝墓志得以重见天日,隐没于深山荒冢的残碑断碣成为珍宝,被这些好古之士争相收藏,大量的金石材料使得书法艺术发展演变的历史得以重新挖掘和阐述。随即而来的碑学运动打破“二王”为代表的帖学一统天下的局面,给沉寂已久的书坛注入了一股鲜活的血液。

周慧珺通过对北碑的广泛涉猎,逐渐显示出对汉字造型的极大兴趣。她在商周鼎彝、秦汉碑版中徜徉浸淫,在先民镂刻的点画之中看到了雄肆恒久的艺术生命力。观其近期的行草书作,无不以大局着手,不事小巧雕琢,在韵律流淌之间加强疏密、聚散、轻重、开合、大小、虚实等等形式组成的变化统一关系。时而笔墨浓重、密不透风,忽而计白当黑、疏可走马,回旋顾盼,舒放自若的神趣,充盈于行款之间。结体略带夸张,线条凝重苍厚,打破了传统书法审美的约束,于潇洒俊逸之外更显出雄强俊迈的宏大气魄。

清代刘熙载曾云:“扬子以书为心画,故书也者,心学也。”书为心画,书如其人,前人已有立论。欣赏一位书家的书法作品,不啻为观照作者的一段心路历程。周慧珺的书法道路,有着不同寻常的艰辛,故其作书也如春蚕吐丝,抛心力而为。

周氏书法的形成,是周慧珺综合素质的体现,也是她学书的创新精神的外延。从20世纪中后期从事创作的周慧珺先生的书法作品,其风格的形成相对比于前期作品,更是书家用理性诠释了书法艺术的线条美,其字更加在象放与刚雄、铁笔飒爽。在创作的渐进过程中,周先生的书法美学思想、学书创新精神随着年龄、学识增长而不断变化。

三、周氏书法遵从传统文化,衍生创新种子,在“传统与创新”的土壤中应运而生,演绎灿烂的海派文化

周慧珺书法艺术的形成始于对米字的书法实践创新。她开始用理性进行分析《蜀素帖》的笔画、结构,用感性的笔抒写着具有自己风格的周氏书法。学书态度严谨的周慧珺,凭着书艺称雄于书坛,这不仅得益自己具有理科知识先天的原因,还归结于她对《蜀素帖》一次又一次的反复临习,起初她要求自己必须写得像,不但形像、而且神也像,即所谓的形神兼备,无疑增加了学书的难度,为了达到这自我要求,周慧珺先生开始了更为勤奋的学书实践。

时年三十五岁的周慧珺以她清新聪俗、刚健有力的书风让全国人民记住了她的名字,她应上海书画社之约出版了第一本行书字贴——《行书字帖——鲁迅诗歌选》。帖中那刚健俊逸的墨迹令人耳目一新,给这匮乏精神粮食的年代吹来了一股周氏体劲风。在当时学书人的心中产生了共鸣,人们争购踊跃。在短短的几年内一版再版,创下印数一百多万册的发行纪录。周体书法热潮开始吹遍祖国的大江南北,令全国书法爱好者都记住了周慧珺的名字以及她那具有独特风格的书法艺术。周慧珺先生以致在后来的作品自序中说:“‘文革’中家庭遭受变故及自身多疾病折磨,这一时期书风追求雄强刚健,以表达自己在逆境中不甘屈服的心志。”

黄庭坚曾经告诉我们:“随人作计终后人,自成一家始逼真。”李邕也说过:“似我者俗,学我者死。”苏轼说:“自出新意,不践古人,是一快也。”然而周体书法的出现与形成无不与这个时代艺术氛围的沉闷、匮乏的艺术精神有关,人们的审美对千篇一律,或者一律千篇,缺乏着变化的书法艺术可能熟视无睹,若一种的新的面貌出来就像一股清风一样,给人一种令人兴奋的体验与感受。

书法艺术不是一体性的,它具有多元性、融合性、也具有扬弃与吸取的精神内涵的创新。史上的“二王”、宋四家、赵孟、董其昌等历代大成者,无不是集书法大气之大成,在静中的线条上表现出动的审美感,并寄以个人精神理想与审美追求,而深受后人的追捧。我相信,周氏书法在学术界,肯定会受到书学之人追捧,不过也会有质疑的回声。

周慧珺先生学书的过程是一个传统的过程,经历着碑帖的传统继承与创新的过程。她的书法虽有米芾的影子,但更多的是包含着自己强烈的个性,她从字中寻找着能代表自己学养、气质相吻合的东西和精神,把传统的书法元素,融合到现代的书法艺术中去,从而使自己的艺术思想得到解放,形成一种创新的艺术风格,形成一种独特的海派文化风格。我想:这是作为海派明珠的周慧珺先生的毕生心血。

“用笔明快,章法奇妙”,这样的周氏书风,值得我们所有书学之人为之倾倒。感谢周慧珺先生,感谢海派文化,正因为有了这样鲜活的文化盛宴,我们的书法文化才会不断走向辉煌,走向极致!  

(本文摘录自《周慧珺从艺六十周年书法学术研讨论文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