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父亲文盲母亲改嫁!19岁上剑桥26岁成终身教授!死后国葬名流扶柩

 冬不拉拉 2020-10-08

牛顿的一生,是天才,也是个“二愣子”。

他的一生,可以一分为三:1/3的时间他用来琢磨《圣经》和上帝;1/3的时间在窑里“不务正业”研究炼金术;他用来研究科学和宇宙的时间仅仅占了生命的1/3。

有人说如果17世纪有诺贝尔奖,牛顿老师至少能垄断四届物理学奖,一届化学奖,一届菲尔兹奖(数学界的诺贝尔奖)。更气人的是牛顿的这些成就基本上都是26岁以前取得的,30岁以后的牛顿就开始玩票了。

父亲文盲母亲改嫁!19岁上剑桥26岁成终身教授!死后国葬名流扶柩

牛逼轰轰的牛顿老师

“二愣子”牛顿:超爱记仇儿,情商低到爆

牛顿聪明,世人皆知,可树大招风,人太有才了吧,就容易恃才傲物,牛顿在这方面就是个典型,具体表现就是瞅谁都像傻逼:牛顿老师眼里只有两种人,不是男人和女人,而是傻逼和巨傻逼。

分不清男女的牛顿老师,一生不近女色,不恋爱不结婚,跟《生活大爆炸》里的谢尔顿有得一拼。

牛顿曾经说过一句名言:“我之所以比别人看得远,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很多人对这句话的解读是,牛顿老师终于谦虚了一把,其实是我们想多了,牛顿这句话是挤兑他的冤家胡克的。他实际是讽刺胡克长得矮小还驼背。

父亲文盲母亲改嫁!19岁上剑桥26岁成终身教授!死后国葬名流扶柩

牛顿与胡克

能被牛顿老师怼,胡克老师身份地位自然也低不了。胡克是当时皇家学会会长,年龄比牛顿大得多,他发明了世界上首台显微镜,发现了细胞,在当时英国是德高望重的科学家,牛顿要当皇家学会会员,胡克没同意。胡克没看上牛顿,牛顿老师显然也没把他放在眼里,爱记仇的牛顿老师从此逮到机会就挤兑这位前辈。

牛顿45岁那年,写了著名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凭良心讲,这本书是人类自然科学史上开天辟地的巨著,不仅提出了“万有引力”,还提出了牛顿力学三大定律,而这些奠定了此后三个多世纪里力学和天文学基础,也是现代工程学的基础。自信爆棚的牛顿老师给这本书写的序言极为霸气:“现在,我将展示世界体系的框架。”

牛顿把这本书写得特别“数学”特别难懂,他写完后狠狠地说了句:“我就是故意写得难一点,让那些不懂数学的人看不懂。”

这里牛顿说的“不懂数学的人”,就是指死对头胡克。“我就是喜欢你看不惯我又干不掉我的样子!”

除了把《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写得死难懂,难为了老胡克一把外,牛顿的《光学》更狠,他直接等到胡克死后才发表,这次老家伙连看的资格都没有了!

书出版后,牛顿云淡风轻地说道:“免得这个老家伙又在那说三道四的。”

牛顿,你为什么这么楞?

对于牛顿的评价,两个人的评价比较中肯:一个就是大名鼎鼎的科学巨匠,牛顿后来同行,爱因斯坦;另一个是弗里斯特,他是天文学家和科学作家。

1955年,爱因斯坦去世前人生最后一次访谈。

那次访谈,采访的是一位美国科学历史学家,内容大部分居然是围绕牛顿的,物理大咖爱因斯坦极为崇拜牛顿的物理学成就,但是对于牛顿的个人和为人,他也毫不留情一针见血,牛顿发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前言中没有只写胡克的贡献,爱因斯坦说“这就是虚荣。跟伽利略没有向开普勒致谢一样,都是虚荣。”

父亲文盲母亲改嫁!19岁上剑桥26岁成终身教授!死后国葬名流扶柩

耿直的爱大爷

有时候,越天才的人越虚荣越幼稚。天才与混蛋有时候是一体的。

弗里斯特曾在《牛顿:重新创造宇宙混蛋》序言中写道:

“牛顿是一个古怪的自大狂,麻烦不断,神秘兮兮,霸道自我,爱争上风,睚眦必报,诡计多端,但与此同时,他也是迄今为止最伟大的天才。”

妈呀!说得太准喽!栩栩如生的!

经历塑造性格。“二愣子”天才牛顿到底经历了什么?

首先牛顿的童年就超级倒霉,他的身世在那一代大科学家中算是最惨的,与牛顿同时代的科学巨匠不是伯爵就是富豪,只有他是破烂小村庄文盲农民的孩子,还是一个遗腹子。

牛顿1642年圣诞节的前夜出生于英格兰林肯郡的一个小村庄叫伍尔斯索普,在他出生前三个月父亲就去世了。他是一个早产儿,出生的时候只有3磅(不到1.5斤)。

父亲文盲母亲改嫁!19岁上剑桥26岁成终身教授!死后国葬名流扶柩

牛顿出生的房子

牛顿两岁的时候,母亲为生计嫁了有钱人,继父不喜欢这个拖油瓶,母亲就把他仍在乡下跟外祖母一起生活,直到11岁那年继父去世后,他才又回到了母亲身边。

像踢皮球一样悲惨的童年,牛顿大小就恨继父、烦祖父,也不喜欢母亲和祖母,孤僻的性格从小如此。

小时候的牛顿不是神童,成绩一般,但是他特别动手研究各种机械模型,做了不少风车、水钟之类的小玩意儿,5岁开始读公立学校格兰瑟姆文法学校,12岁进入中学学习,家里实在困难,就辍学了。

母亲的意思是让他务农,或者做点小生意。但是牛顿对这些实在没有兴趣,总是得空就躲起来看书,最后牛顿又复学了,1662年,19岁那年他以“减费生”身份考入了剑桥大学三一学院。

父亲文盲母亲改嫁!19岁上剑桥26岁成终身教授!死后国葬名流扶柩

历史悠久的剑桥大学三一学院

这个身份让牛顿郁闷了很久。当时的剑学生分为三等:公费生、减费生和一般生。公费生不用说,自然是全免学费的优等生;减费生是可以享受多重优惠政策贫困生,类似于我们现在的贫困助学生,他们在剑桥有免费午餐、可以免费洗澡等,不过要参加劳动抵消费用;一般生多是一些贵族子弟。所以当时减费生在剑桥地位很低,经常挨欺负。

虽然身份低贱,可剑桥毕竟是名校,在剑桥开拓了牛顿的眼界。进入剑桥大学后,牛顿早期的笔记很多,除了亚里士多德的《工具论》、玛吉瑞斯的《逍遥派物理学》,尤其喜欢笛卡尔《沉思录》和《哲学原理》等,笛卡尔被他引用达15次之多,有时候一则摘录就会罗列11个参考页码。

父亲文盲母亲改嫁!19岁上剑桥26岁成终身教授!死后国葬名流扶柩

笛卡尔

在剑桥,牛顿的导师是巴罗博士,后来牛顿回忆恩师:“巴罗博士当时讲授关于运动学的课程,也许正是这些课程促使我去研究这方面的问题。”

牛顿说的这方面,主要指数学,比如欧几里得的《几何原理》笛卡尔的《几何学》、沃利斯的《无穷算术》、巴罗的《数学讲义》等,这些数学家的著作直接将牛顿引导到了当时数学的最前沿——解析几何与微积分。

后来,牛顿成为了巴罗的助手,1665年他以公费生身份,从剑桥毕业。

父亲文盲母亲改嫁!19岁上剑桥26岁成终身教授!死后国葬名流扶柩

青年牛顿油画

牛顿正准备留校深造的时候,鼠疫席卷了整个英国,整个剑桥大学都关门了,牛顿迫不得已也回了老家。

是在老家这段安静的日子,持续了一年半,牛顿开始了自己的科学生涯。在老家的日子,他发现了“引力定律”等成就。

1667年,牛顿成为再次重返剑桥大学,3个月后,他成为三一学院的研究员。两年后,他成为剑桥大学最年轻的数学教授,年仅26岁。

若干年后,已经誉满天下的牛顿对这些日子特别怀念,曾经深有感慨地说:“微积分的研究成果全部是瘟疫那两年奠定的基础。那段时间也是我生命中最专心于数学与哲学的时期。”

父亲文盲母亲改嫁!19岁上剑桥26岁成终身教授!死后国葬名流扶柩

中年牛顿油画

牛顿一生聪明绝顶,智商堪称人类的巅峰,但一路坎坷,导致了牛顿一生情商超低,看不惯的人直接生怼,脾气极为暴躁,几乎对所有人都嗤之以鼻,但是奇怪的是,我们反而不觉得讨厌而觉得可爱至极!心理学上有个解释:一个人嫉妒和攻击的对象,只存在于和自己差不多或各方面略高于自己的。

言外之意,不是一个等级的人就不存在矛盾。

换句话说:“当一个人智商告到一定程度,是完全可以取代情商的。”

牛顿的一生,可能就是为了告诉我们这个真理。

堂皇的晚年:官迷心窍、爵士身份、国葬待遇

随着科学圈声誉的提高,晚年的牛顿,就开始玩票了,官迷心窍的牛顿老师封官加爵,在职位上一直干到了84岁寿终。

1689年,牛顿当选为国会中的大学代表,成了国会议员的牛顿,开始对科学不耐烦,一心搞“政治”,比如他任性的花大量时间与人争论与他同时代的科学家胡克、莱布尼兹等科学优先权等。

1703年胡克去世后,牛顿担任皇家学会会长的24年,完全是铁腕统治着学会,没有他的同意,任何人都不能被选举,可以说牛老师是完全只手遮天。

父亲文盲母亲改嫁!19岁上剑桥26岁成终身教授!死后国葬名流扶柩

富态霸气的牛顿老师

晚年的牛顿学术上确实有点“不求上进”的意思了,但事实上他生活地是越来越滋润了,作为英国皇家学会会长的他,晚年在伦敦过着富有堂皇的生活。

1696年,53岁的牛顿摇身一变,成了皇家造币厂的厂长。手握大权的牛顿老师,当官也依然较真儿,他后来盯上了一批造假币分子,亲自追捕他们,直至送到绞刑架,这期间他受到过无数的死亡威胁,愣是没怕。

1705年,62岁的牛顿被安妮女王封为爵士,他是第一位获得此殊荣的科学家,成为贵族的牛顿活成了所有科学家的偶像。

父亲文盲母亲改嫁!19岁上剑桥26岁成终身教授!死后国葬名流扶柩

牛顿爵士

然而晚年牛顿,他自己的偶像却是上帝。他晚年开始否定哲学,致力于神学研究,有时候他会虔诚地说一些“上帝统治万物,我们是他的仆人。”之类的话。晚安的牛顿因为信仰上帝,变得谦逊了很多:

我不知道这个世界会如何看我,但对我自己而言我仅仅是一个在海边嬉戏的顽童,为时而发现一粒光滑的石子或一片可爱的贝壳而欢喜,而我面前的伟大的真理的海洋依然未经探索。

1727年3月31日,牛顿在伦敦的睡梦中安详去世,女王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西敏寺)为他举行国葬,一生开挂的牛顿幸运地成为了世界史上第一位国葬的自然科学家。牛顿葬礼抬棺的有两位公爵、三位伯爵和一位大法官,整个伦敦成为他送葬。

他的墓地教堂的正中间,把整个教堂一分为二,那个位置比国王都好。

牛顿的葬礼上,法国大文豪伏尔泰也去了。

父亲文盲母亲改嫁!19岁上剑桥26岁成终身教授!死后国葬名流扶柩

伏尔泰

他记录下参加牛顿葬礼感受:

“走进威斯敏斯特教堂,人们所瞻仰的不是君王们的陵寝,而是国家为感谢那些为国增光的最伟大的人物建立的纪念碑。这便是英国人民对于才能的尊敬。”

牛顿墓志铭是英国诗人亚历山大·蒲柏写的:

Nature and nature's laws lay hid in night; God said 'Let Newton be' and all was light.

自然和自然的法则隐藏在黑暗之中。上帝说“让牛顿出世吧!”于是一切豁然开朗。

父亲文盲母亲改嫁!19岁上剑桥26岁成终身教授!死后国葬名流扶柩

牛顿墓地

因为牛顿,人类之后的世界不再黑暗了。

从历史偶然性来看,牛顿是如此幸运,法国数学家拉格朗日曾羡慕地说:“牛顿是那么地幸运,因为发现并建立一个宇宙系统的机会只能有一次。”

在西方,牛顿地位确实非常崇高,他被认为是“开启了近代社会的思想家”。曾经《时代》杂志评选人类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人,牛顿排在第二,排第一的是耶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