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扬州市政协:协商议事风正劲

 冬可燃冰 2020-10-08

根据省政协统一部署,扬州市政协高质量开展“协商议事月”活动,共开展活动1026场,参加委员1800人次,收集意见建议2100余条,一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得到社会各界关注,进入党政领导视野,纳入部门工作日程,有效发挥了“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室的协商阵地作用,推动了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的有效衔接、与基层社会治理的有机融合。

一、全程有“民”,彰显人民政协的为民情怀。一是议题来源于民。通过网络网格、微信网站等线上线下多种形式,从群众中广泛征集切口小、与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民生实事作为协商议题。二是议事主体是民。协商议事调研确保委员和利益相关方代表参与,全面了解情况;协商议事会议确保利益相关方代表不低于参会人员的50%,充分代表群众意愿。三是成果落实有民。普遍建立协商问题和建议清单、成果落实清单,及时将办理过程向群众公示,邀请利益相关方代表参与全过程督查,确保协商议事成果落到实处。


二、精细组织,发挥人民政协的专业优势。一是强培训,抓“关键少数”。活动开始前,市政协举办全市基层协商议事工作专题培训班,对全市所有乡镇(街道)、园区和部分村(社区)的200多名协商议事活动召集人集中培训,提出“三突出”和“五个一”的工作要求。各县(市、区)政协认真组织村(社区)协商议事会议召集人学习观摩活动,进行实务培训。二是强推进,抓载体建设。以活动为契机,全力推进协商议事室建设向村(社区)延伸,并探索在有条件的企事业单位和界别进行试点。截至9月下旬,全市村(社区)协商议事室建成率达95%。三是强规范,抓指导督查。市、县政协主席会议成员和机关同志全员参与并指导协商议事活动。各级政协委员积极参与联系协商议事室活动,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和资源优势。市政协组织督查调研组,赴各地进行现场督查和调研指导。各县(市、区)建立督查落实周报制度,有效保障活动有序高效开展。


三、强化质量,凸显人民政协的务实担当。高质量选准议题。注重把好“三关”,确保议题聚焦主题不偏向。在广泛征集基础上,协商议事会把好“初审关”;履行规定程序,党组织把好“审批关”;从规范角度,政协指导组把好专业“指导关”。各地政协汇总形成议题任务图,挂图作战、逐一销号。高质量深入调研。注重深调研,做到“不调研不协商”。事先组织政协委员、相关部门单位和利益相关方代表深入现场调研,广泛听取周边群众意见建议。高质量开展协商。注重创新,不断优化协商方式和协商模式。采取“会场+现场”“固定+移动”“集中+分散”等多种方式,有效扩大多方参与协商的积极性和覆盖面。制作微视频,让群众明白“协商发言先举手”“一事一议不跑题”“先亮态度再说理”等协商纪律,引导群众理性有序协商。高质量落实成果。注重协商成果转化,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推动协商成果转化为党委政府决策、民生实事项目、基层群众共识。有的通过社情民意信息直送区委主要领导,解决群众急事。有的邀请相关部门参与协商,现场解决问题。有的组织协商议事会成员对协商议事活动进行“回头看”,开展“二次协商”,推动协商成果落实。
来源:扬州市政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