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09年12月27日,河南省文物局正式...

 lixj1028 2020-10-09
2009年12月27日,河南省文物局正式宣布在安阳西高穴村发现曹操陵寝高陵,一时间轰动海内外各大媒体。经过长达十年的沉淀,今年8月份高陵遗址博物馆开始进入部分布展阶段,有望在未来向游人开放参观。虽说曹操高陵发掘一度引发各种争议,但根据现有史料与考古成果可知,高陵就是曹操真墓所在地,文化自信才是中国人对自己国家历史应有的态度和认知。

之所以曹操高陵能在第一时间就确认,这要得益于1998年4月在安阳西高穴村发现的鲁潜墓志。据《中国文物报》报道,鲁潜为十六国后赵政权大仆卿都尉,建武十一年,即公元345年去世,死后就葬在曹操高陵附近。其中鲁潜墓志明确指出其本人墓葬在“故魏武帝陵西北角西行卌三步”,折合成现代测量标准,是在三公里范围内。可见在十六国时期曹操高陵还有地面痕迹,且被当时的官员视为风水宝地。至于魏武帝的叫法在鲁潜墓志里是毋庸置疑的,因为从《三国志》可知,公元220年12月,汉献帝退位,曹丕即位,追赠曹操为太祖武皇帝,而鲁潜生活的年代距离曹丕代汉又过去了一百多年,因此在墓志里称呼曹操为魏武帝是符合常理的。特别需要说明的是,当曹操高陵被发现的时候,地理位置果然在鲁潜墓志发掘地三公里范围内,因此鲁潜墓志起到了曹操高陵坐标定位的作用。

当考古人员对高陵展开发掘的时候,还出土了刻有“魏武王常所用格虎大戟”的石牌,更进一步证实了高陵墓主人就是曹操。如果说前文提到的鲁潜墓志年代是在东汉三国以后,称呼曹操为魏武帝是正确的叫法,但另从《三国志》可知,曹操去世的时候是公元220年4月,当时汉献帝尚未退位,那么作为东汉册封的魏王,谥号为武,因此在安葬的时候,陪葬文物只能称曹操为魏武王。所以“魏武王常所用格虎大戟”没有任何问题,毕竟曹操入土的时候名义上还是汉臣。

另外高陵墓室发现了一具男性骨架,从《曹操高陵》一书中可知,这具骨架年龄在60岁以上,身高约为1米62,符合《三国志》对曹操年龄的记载。2015年复旦大学还对高陵发现的男性骨架进行DNA复原和检测,结果发现该骨架DNA与辽宁东港大孤山和铁岭腰堡两支自称为曹操后裔的曹姓成员O2-m268 Y染色体基因基本吻合,从而证明了这具男性骨架主人就是曹操。不过复旦大学还发现曹操自己宣称的祖先,西汉丞相曹参后人Y染色体基因为O3-002611+,和曹操基因截然不同,也就是说曹参并非曹操祖先,从而纠正了《三国志》的错误记载。

更重要的是,2015年7月河南洛阳西朱村发现一座三国魏国大墓,墓主人疑似为曹操儿媳,曹丕郭皇后郭女王。而这座大墓的规制与出土文物和曹操高陵极其相似,从而旁证了高陵发掘的真实性。从河南文物局公布的发掘简报可知,西朱村魏国大墓为砖室结构,且有多座墓室,台阶为长斜坡7级,墓道长33.9米,宽9.4米。无独有偶,高陵墓室也为砖室结构,且有多座墓室,台阶也为长斜坡7级,墓道长39.5米,宽9.8米,与西朱村魏国大墓规制几乎相同。而且西朱村魏国大墓也出土多块石牌,和“魏武王常所用格虎大戟”石牌连材质都一模一样。虽然到目前为止,西朱村魏国大墓墓主人具体是谁还有争议,但年代划分早已确定为曹家宗室墓葬,并为曹操高陵排除质疑最终打下了坚实基础。

关于对曹操的评价,虽然《三国演义》拥刘反曹思潮深入人心,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依旧是东汉末年那个时代的英雄之一。要知道在曹操去世以后,远在成都的刘备还派遣韩冉携带蜀锦前去吊丧,只是最后被曹丕拒绝入境,说明就连对手都钦佩曹操的一生。至于文学成就,仅凭《短歌行》和《观沧海》这两首诗,曹操就能稳居建安七子之首宝座。

作为中国人,我们应该大胆讲出来对自己国家历史和文化感到自豪,而不是自我否认,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化自信。小麦克十分期待高陵遗址博物馆的早日开放,从而向世人展示曹操的魏武挥鞭雄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