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藏秘境——墨脱之旅

 漫步月球路 2020-10-09

墨脱县隶属于西藏自治区林芝市,位于西藏东南部,地处雅鲁藏布江下游,喜马拉雅东段与岗日嘎布山脉的南坡,东邻察隅县,南与印度交界(部分区域在藏南地区),西接米林县,北连波密县。

墨脱县是雅鲁藏布江进入印度阿萨姆平原前 ,流经中国境内的最后一个县。境内的居民主要为门巴族和洛巴族,雅鲁藏布大峡谷主体段在该县境内,是西藏高原海拔最低,气候最温和,雨量最充沛,生态保存最完好的地方。

318沿途风光

山上的白色高压线铁塔也是一道风景。

318公路边"米堆冰川"景区的入口处新建的旅游设施。

小插曲:在波密吃中饭的饭店里,邂逅了这位广州女孩。闲聊中,得知她是一位独自徒步的旅行达人。在大学生涯时,就利用寒暑假用脚步丈量着祖国的山山水水,至今已踏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还和同伴结伴走出国门,领略异国风光。问:你的行李有多重?答:20公斤。问:每天大约步行多少公里?答:大约四十多公里,天快黑了,就找个小镇住宿。如有顺风车,也会搭车。问:搭车顺利吗?答:一个女孩子比较容易被接受。先生好奇地问,你天天日晒雨淋,皮肤为什么还这么好?女孩子自豪地回答"我保护的好嘛"!我们衷心祝愿她一路平平安安!

墨脱县,地处边陲,每年有8、9个月被冰雪封锁,在2013年正式通车之前,进一次墨脱要耗费5、6天的时间,曾被称为"中国高原孤岛"。随着2013年"扎墨公路"的改建成功,全年能通车9个月,使墨脱县成为了全国最后一个通公路的县城,"高原孤岛"自然也就成为了历史。

"扎墨公路"起于波密县扎木镇318国道川藏线与老扎墨公路的交汇点,终于墨脱县墨脱镇,全长117公里,从海拔3700米的"嘎隆拉隧道",一直下到千米左右的墨脱镇。

"扎墨公路"的起点——扎木镇

公路边的墨脱公路纪念碑

 从扎木镇南行,沿嘎隆拉北曲直上,便来到海拔4100米的嘎隆拉山口。嘎隆拉雪山被当地人称为"神山",这是到墨脱县的必经路之一,每年11月到来年4月间,大雪就开始封山,给墨脱人民的生活带来极大不便。

2010年12月15日,嘎隆拉隧道爆破成功,全长3360米的隧道全部贯通,2013年在原有老扎墨公路基础上改建的扎墨公路正式通车。

"山顶在云间,山底在江边,说话听得见,走路得几天。"这首西藏南部的当地民谣勾勒的是以往墨脱交通的真实写照。嘎隆拉雪山,就像高高的一道围墙,千百年来横亘在墨脱面前难以撼动。以前在顺利的情况下,翻个山至少4个多小时,而且一年中有8个月的时间这条山路是不通的。嘎隆拉雪山隧道打通后就像打开了墨脱的一扇门,人们可以自由往来进出。在公路24K处,驾车只需3分半钟就可穿过嘎隆拉雪山隧道。

墨托公路51公里处,广东省援建纪念碑,可能他们援建的路已不复存在。

新建的游客中心。墨脱公路近120公里,前三十公里是正常的盘山路,后九十公里是差到极点的破路,在此开出30公里90分钟通过限速单,每小时二十公里。走此路有三个必须条件:足够的胆量,过硬的驾驶技术,通过性能好的越野车,缺一不可,许多不符合通行的车辆在此会被劝返。

墨脱,西、北、东三面被喜马拉雅山与岗日嘎布山阻隔,加上雅鲁藏布大峡谷以及帕龙藏布峡谷从一侧分割,从而使道路无法通行。截止2010年,通往墨脱的是仅能供行人和马队行走的山路,且都要翻越4000米以上的雪山隘口,穿过蚂蝗、毒虫、猛兽出没的原始森林,一路上随时都有可能遇到雪崩、暴雨、塌方等自然灾害,行人安全毫无保障,每年都有人不幸摔下悬崖,掉下河沟而死亡,或被雪崩和泥石流卷走,或因在雪山上迷路而被冻死。因而在西藏有句话:墨脱的路才是真正的天路,意思是说比上天还难。为此有人称,在到过墨脱的人面前,不要言路,意思是说这世上没有比到墨脱更难走的路了。然而游墨脱的妙处,也就在这抵达的险途中。

虽然2013年通过改建后通车的扎墨公路与以前的路况不可同日而语,然而恶劣的自然条件,还是让公路因出现山体塌方、路基塌陷等事故而造成交通阻断。为了能顺利通过扎墨公路到达墨脱,我们在前一天和当地人取得联系,打听路况如何,得到的回答是"路况不错"。后来我们得出的结论是"路况不错"应该是指可以通行。

路途虽险恶,途中也不乏美景,在青山绿水之间穿行,大大小小的瀑布似从天而降,顺山势飞流直下。亲水叠瀑位于55K处,是扎墨公路沿线最壮观的瀑布之一。

公路两侧的原始森林

碰到这样的路是无法交会的,只能后退避让。

工程车过来了,我们提早靠边。

临时铺设的铁桥

这样的水毁路段一路上比比皆是。

我们紧紧跟着前面的工程车,一旦对面有车过来,可以趁早避让。

正在施工加固路基

施工车伸直长臂让我们通过

堵车了

墨脱,藏文意为"莲花",之所以将墨脱与莲花联系起来,是因为墨脱古称"白玛岗",意思是"隐密的莲花圣地",大藏经《甘珠尔》里曾经这样描写道:"佛之静土白玛岗,隐密胜地最殊胜"。这些受到信徒顶礼膜拜的圣地,给众多西藏人的心灵播下无限的诱惑,墨脱的门巴人、洛巴人说他们居住的地方叫"白隅欠布白马岗",意思是"隐藏着的像莲花那样的圣地"。在佛教的观念里,莲花是吉祥的象征。

经过5、6个小时的颠簸,终于到达墨脱。

我们下榻的莲花大酒店。墨脱县城非常繁华,不可思议的是县城里一万多人的所有生活用品,都是从我们所经过的那条烂路运进来,物价居然还比外面便宜。

昨天进山时,天就不太好,阴沉沉的。晚上又下起了大雨,一直持续到第二天早上,这对我们今天上午的游览可不是什么好事。由于墨脱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因此雨量充沛,年降水量在2358毫米以上。据当地人说,这里的雨季可达几个月,下雨是再正常不过了。

莲花广场

当地居民晚上在此跳锅庄

到墨脱,果果塘大拐弯景点应该是首选。雅鲁藏布江从喜马拉雅山北麓的杰马央宗冰川出发,一路由西向东横贯西藏南部,绕过喜马拉雅山脉最东端的南迦巴瓦峰转向南流,最后在西藏最南端墨脱县的果果塘盘了一个大弯后,就流入了印度。果果塘因其俯瞰像一个棒棒糖而得名。

前往果果塘大拐弯的途中

沿途路边的大芭蕉树

由于下雨,沿途的景色都处在烟雨朦胧之中,婉如进入了仙境一般。

烟雨中的果果塘雅鲁藏布江大拐弯

网上找到了一张晴天时的果果塘大拐弯的照片,对比上图,你们觉得那张更好呢?

最佳摄影角度

我们的车从德兴大桥上驶过雅鲁藏布江。

江面上居然紧挨着4座桥,最左边的是现代化的德兴大桥,最年轻,排行老四。最右边的是钢缆木板桥,排行老三。左二是钢缆木板藤桥,排行老二。右二是藤网桥,年纪最大,排行老大。疑惑的是古人如何将第一根绳索拉到江对面的。

排行老二的钢缆木板藤桥。

藤网桥,由悬索、溜索发展而来。该桥横跨于雅鲁藏布江上空,全长150余米,离江面50余米,全桥无桥墩 、无木板、无铁钉,用藤条网织而成,可承受2000公斤的重量。桥横截面呈"U"型,用以支撑桥面 ,桥体两侧用藤条为经线,每隔一段距离设一纬线,底部纬线网织较之两侧更为密集,整体近似密封。走在桥上,随着人本身重力的作用,左右摇摆飘晃不定,虽然惊险,却又颇为安全。该桥属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离开墨脱时远远回望

公路边奔腾咆哮的嘎隆曲("曲"是藏语的"江河"),堪称"小虎跳峡",是雅鲁藏布江的支流,在达木格巴民族乡附近汇入雅鲁藏布江。

墨脱县境内雨水丰富,嘎隆曲水流量很大,嘎隆曲峡谷常有泥石流、塌方,因此从嘎隆拉隧道到墨脱县城虽然只有90公里左右,却要行驶5、6个小时,其中最危险的路段就是嘎隆曲旁的这28公里路程。

公路边建起了美丽的新村。

自2006年7月首次西藏之行以来,至今已4次入藏,而先生的弟弟此次已是第七次进藏。墨脱之行一直是我们的愿望,但终因交通困难而一直不能兑现,这次在大家的努力下,终于如愿以尝,值得庆贺。遗憾的是因受路况和天气影响,不可能在途中停车拍照,大部分照片都是在车上拍的,无法更多地把道路的真实情况展示给大家,只能通过我们的照片及说明略有了解。而就在我们离开后,不久又传来墨脱公路因大雨而造成塌陷,交通中断的消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