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深秋

 高骏森 2020-10-09

       深  秋

        文/吴琼

东汉崔宴的《四民月令》中有这样的描述:“朝立秋,冷飕飕;夜立秋,热到头。”

农历七月间(阳历8月8日前后)的立秋,是由来已久的传统节时。早在周代,逢立秋那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到西郊迎秋,举行祭祀仪式。汉代沿承此俗,并杀兽以祭,表示秋来扬武之意。民间则有在立秋时占卜天气凉热的风俗。从唐宋时起,有在此日用秋水服食小赤豆的风俗。取七粒至十四粒小赤豆,以井水吞服,服时要面朝西,这样据说可以一秋不犯痢疾。

古老的中国人,我们充满智慧的先贤们,发明了农历纪年法,有了一年四季的分别。而秋季,历来就是一个引得无数文人墨客泼墨挥毫最多的季节。秋天又有很多个别称,在古代,七月、八月、九月合称为三秋。王勃的《滕王阁序》中就有这样的句子:“时维九月,序属三秋”。秋天又被称为三秋。中国古代五行说之中,认为秋天属金,所以把秋天称为金天或金秋。我国古代也用音调来表示秋天。在古代表示五音的有宫、商、角、徵、羽,其中表示秋天的用“商”。因为“商”音凄厉,而秋天树木凋零,萧条肃杀,所以古人将秋称为商秋。史上许多诗人也喜欢用秋来表达心中的悲凉。 

如今,时节已过深秋,深秋,像是一位知性优雅的女子,也许并没有艳丽妖娆的美,可却高贵沉稳,充满了智慧与大气。她将深秋打扮得明亮却不刺眼,这恰恰源自于她的成熟稳重,她本身自带光芒,却又懂得自我收敛,从不张扬。

深秋,没有初春和煦温暖的阳光,没有盛夏五彩斑斓的花朵,没有严冬纷纷扬扬的雪花,她有的是无尽的诗情画意和丰硕的累累果实,这是经历过了风霜侵蚀后的成长,正是经过了一年的种种磨砺与洗礼之后的收获。

深秋的天格外的蓝,像是画出来的一样,深秋的空气格外的清新,像是滤过的一样。枫叶是她唯美的腮红,秋月是她深情的眸子,秋风是她曼妙的身姿,秋香是她迷人的气质。古往今来,多少文人骚客对深秋充满了向往,充满了热情,充满了爱恋,充满了渴望。

有人说,深秋时节气温骤降,和冬天相差不远,是流感的多发季节。而且,深秋时节,大多数作物都已丰收,是真正的荒凉世界。深秋在我国文学意味上多带有悲凉肃杀色彩,古时处决犯人都是“秋后问斩”,自古逢秋悲寂寥;春女思,秋士悲;秋风秋雨愁煞人……

深秋的代表最为突出的就是落叶,深秋季节树木为了减少水分蒸发,使体内的细胞质由液态向胶态转变以增强其抗逆性,一片片落叶成为了深秋来临的象征。享有诗圣之称的大诗人杜甫便有一首关于描写秋的诗,被称为古今七律之冠:“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首诗写进了深秋的悲凉,道尽了作者内心的苦楚。可是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是最与众不同的,他的眼中秋有着不同的意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自古以来每逢秋天都会感到悲凉寂寥,我却认为秋天要胜过春天。万里晴空,一只鹤凌云而飞起,就引发我的诗兴到了蓝天上了。 这是一种多么高扬的精神和开阔的胸襟!

深秋,她正在优柔的铺展开来,微笑着注视着人间,带给我们无限的想象,无限的美感,无限的遐思。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