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穿越时空感受战火硝烟嘉峪关

 听月工作室 2020-10-09

  已经过了好多年,可仍然让我难以忘记的是大西北的风光!它是那么大气,恢宏,一点也不做作。有时荒凉得让你震撼,因为它蕴藏着顽强的生命力。

也许是慕名许久的缘故,当我走进嘉峪关城楼,心绪就会格外凝重且自失起来。踏步关城,总有莫名的情愫悄然涌上心头,弥漫周身,牵扯我游走的脚步,唤醒我对这片建筑深深的思索。这里仿佛是连接通往历史时空的一条纽带,目睹由此,思绪也因这里每一片古迹拉得绵长悠远,长到每一份遐想都异常痴迷沉郁。

嘉峪关位于河西走廊的西端,东接酒泉,西通敦煌,南靠祁连山,北临大戈壁,在古代属于边塞要地,有丝路咽喉、西域重镇之称。

那年,我有幸沿着先人的足迹——丝绸之路,亲身感受了心中神圣的大西北。

    当飞机下降盘旋在西宁机场的那一刻,我就感受到了西北的那种粗犷和雄浑,以及厚重的历史了。一座座连绵起伏的光滑的山丘,泛闪着黄褐的光芒,千沟万壑的山体,犹如一个个粗壮的西北汉子在展现他们健美的肌肤。走下飞机,西北风劲疾,感觉到初秋的凉意。我这个北方人,此时正在尽情享受这份难得的惬意。西宁城的回族风味食品,五大佛教并存,东关清真大寺伊斯兰建筑尽领风骚,既有多元文化融合的瑰丽,又有战火烽烟掩映下的残酷杀戮,更有放马青山笔走天涯的诗意。丝绸之路的传说,让我这个北方之人亲温了古老的中华文化,心灵受到洗礼。

一夜的火车,穿行在茫茫的大漠戈壁上,几乎望不到绿色。只有无边的戈壁大漠,灰蒙蒙的一片。远处的山峰低的你可以一步跨过去。有的山顶终年积雪不化,风驰电掣的火车却像蜗牛一样慢慢爬行在这块广袤神奇而荒凉的土地上。更不用说一个人是多么的渺小,恐怕象一滴水一样这戈壁上很快就会蒸发掉。

  早上8点半,我们在嘉峪关车站下了车,车站的规模与哈市比小了很多,我们在附近的小吃摊,吃点早点,餐毕。我们就跟着去嘉峪关的游客顺着指示牌走,进一个路边公园,公园里芳草萋萋,绿树成荫,鲜花怒放。公园里也有亭台楼阁,但更多的是石头雕塑,都是以嘉峪关为故事蓝本的雕塑。过了雕塑,到景区,依然取票安检进景区,眼前巨大的广场,上塑一位将军的雕像,正是霍去病。过了雕像,却见一条林荫路,前面有个牌坊,走过去一看,上书雄关水寨。眼前却是一大片水域。在阳光映照下碧蓝动人,被水吸引,喜欢湖水的我自然不会放弃,于是决定先在湖边拍几张片子,再去赶上队伍。

走进水寨,一路看,一路拍摄,湖水静静的,如一面镜子。岸上的一切都被映照在水里。水边绿树成荫,芦苇在微风中摇曳。围着湖水走一圈,感觉到特别舒爽。走到湖的一头,却见湖边有一块块格桑花田,就像一块块色彩绚丽的地垫。走过湖水,走进一片树林,过树林,到了嘉峪关城楼前。

  外城楼的东大门叫东闸门,上面有“天下雄关”四个大字,门两边的外城墙是用夹着砂石的黄土筑成的土城墙。站在天下第一关的牌匾下拍照,却已经拍不完整,进城楼,两边巨型浮雕讲诉曾经的岁月,站在石碑前,看着古人留下的遗产,刻着诗文的石碑,一群游人聚集在一棵柳树下听导游讲解左宗棠与左公柳的故事,这一株柳树是不是左公柳不清楚,因为一般都是说西宁到兰州路上的柳树,不过,自从左宗棠让士兵种柳树后,柳树才绿了玉门关可能是真的。

  雄关方城里很热闹,有卖小吃的、卖杏皮茶的、卖纪念品的、刻印章的各自兜揽着自己的生意。

  北面是游击将军府,南面像是个校场,校场里身着仿古服装的男女正在表演着历史故事。

    城内还有一个练兵场,无战事时还可以操演阵法,可见关城之大了。

过了石碑林,前面又是一个广场,地面全是粗粝的小石头粒,一堵墙连接着城楼,这墙显然是长城遗迹,因为它的粗糙与城楼墙面如此不和谐,但在这里拍照的不少。在城楼前简直热闹极了,和所有景区一样被商店摊点占领,还有老戏台里依然唱着地方戏曲,嘉峪关邮局在这里设立有邮寄名片的点。

外城和内城之间有一座关帝廟。因为关老爷在古代是被武将们视作战神式的人物,出征之前拜一拜关老爷,可保佑自己平安归来。而更难得的是关城内还建有一座戏台,镇守边关是非常辛苦的,看来守关将士还是很懂得“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军事休闲两不误的。而且嘉峪关不光只是用于军事,它也是通往西域的必经关口,所以来往的客商都得从嘉峪关通关,而有此戏台,也可在此歇脚休息片刻了。现在这里成了一个游客必到的地方,香火很盛。对着廟门还新开了一个玉器商店,据说里面卖的各种饰物都是用祁连山出产的墨玉做的,价格倒不是怎么贵,我也花了一百元买了一付玉镯,又化了四十元钱买了四只酒杯,据说有养生功能,不知是真是假。

  内城中央有一座府第叫做游击将军府,据介绍,初建于明隆庆年间,它不但是明清两代的镇守处理军机政务的场所,而且还代表朝廷接待西域和中亚地区的来使。这处建筑群是一九八七年在原来的基础上重建的,规模很大,两房三院,有将军办理公务的场所,还有生活区。里面还仿照古代的生活场景复制了众多蜡像,栩栩如生。我到此地,仿佛穿越时空进入了明代。在靠近西城门的地方,还有一家专卖大漠行纪念品的商店,里面卖的是奇石和古玩,还有一些精美的佛像,价格不菲,不知道有没有收藏价值,我们可一件也没买。

  关城的西门是这里最为雄伟壮观的一座城门,那厚重的城门和用条石、城砖砌成的门洞酷似北京故宫的午门,地面铺的条石经过数百年马蹄的践踏,被沧桑岁月打磨得十分光滑。城门的外面就是荒无人烟的戈壁连着不毛的荒山。戈壁滩上有人牵着骆驼供游客骑玩,不过那可是要另外收费的。我们对骑骆驼不感兴趣,只是在戈壁滩的小路上徜徉了许久,拍了几张照片。走到西门,在城门洞居然有置换通关文牒的摊点,满脸络腮胡的大汉在给人盖通关文牒,一份通关文牒二十元,不过,不要也可以出关,没人把守,走过门洞就出关了。

  我来看第一墩,因为任何城墙都是要有个支柱做起点的,这个第一墩就是长城西边的起点支柱,古代中国人民就是从这个第一墩开始建筑了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工程——万里长城。

                                                       天下第一墩

                                                      为游客服务的骆驼

                                                     出关的骆驼队

                                                              练兵场

                                                             古城墙

                                                    嘉峪关创建者冯胜

  从城门外面的戈壁滩上看西门城楼,显得格外气派,朝西的城墙全是用砖砌成的,看起来有八九米高,高大的城楼,虽不金碧辉煌,但却霸气十足。城门上面刻着“嘉峪关”三个古朴的大字,城门外立了一块石碑,上面刻着乾隆御笔“天下第一雄关”,游客至此都要拍照留念。

 我们从西门验票入关后,进城楼,顺着楼梯上楼,石梯一边是阶梯,一边是滑溜溜的马道,调皮的孩子总喜欢走马道,城门楼还有复制的箭,盔甲等。上了城楼,只见每一个角楼都被游人占据,大家都从最好的角度拍摄,把三座城楼都拍在同一个画面里。

  整个关城呈回字形布局,分为三重。只有南北两门,但每一边的正中都有一座箭楼,雄伟壮丽。朝南的城门上方正中挂着一幅匾额,上书“天下雄关”四个大字。城墙很高很厚,大约有十余丈高。全是用特别烧制的城砖垒成的,最上面用青石条铺就的,十分宽阔,四匹马可以并行。两边全是一人高的垛口,完全可以站着放箭,便于防守。另外到城墙上的斜坡道也很宽很缓,骑着马可以直上城墙。但是却安装有大门,如果敌人一旦攻破城门却攻不上城墙。这座军事堡垒最大的特点就是每层都有独立的防御体系。敌人攻陷外层还有中间这层,攻陷中间这层还有最里边这层。另外还可以利用交叉配置火力,诱敌深入把敌人放进来后再关上门杀伤更多的有生力量。最里面的内城里有水井,粮库等储备战略物资的地方。我不得不叹服我们的祖先是如此的聪明,在那遥远的冷兵器时代就修筑出了如此精妙坚固的防御体系,堪称中外战争史上的奇迹。

  我环视周围如同踏进了浩瀚历史的长河,庄严肃穆的气息扑面而来,有种梦回大明屯田戍边的错觉,那飞檐凌空的城楼讲述着金戈铁马的峥嵘岁月,那坍圮破旧的城墙见证着沧桑岁月的变迁,那条石上深深的车辙诉说着昔日丝路的繁华。站在这座充满神奇传说色彩的城楼上,放眼望去,南面的戈壁荒野上,巨龙般的长城蜿蜒绵亘着,伸向祁连山深处;北面的长城依山势起伏,若隐若现,直向黑山的峭壁上攀去;南北两面的长城如一双伸开的巨大手臂,扼住了东西通道,使雄关更添主宰天地之气势。看到这种景象,我终于明白了嘉峪关号称“天下第一雄关”原因所在。

  站在关城上,向西望去,亘古的戈壁一片荒凉,永恒的祁连山、黑山依然如故。向东望去,一座现代化的新城拔地而起。嘉峪关市是一座典型的现代化工业城市,有点像佳木斯、齐齐哈尔。

  走到另一侧向下看,广场里,景区艺术团正在进行大型表演,有反应边塞战争场景,也有蒙古勇士摔跤角斗场面。

  在城上我们看到有几门大炮,日期为永乐七年(公元一千四百一十年),应该是哪个时期所配备的,而如此坚固的城墙,再加上炮火的配置,在军事防御方面可说是万无一失的了。

  当我站在关上,我眼前似乎依然战旗猎猎,刀光剑影,我耳边似乎依然杀声喧嚣,马蹄踏踏。每当火车来到这里,唐代诗人王翰的“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的诗句便回响在耳际。也因为此,似乎对“沙场”这个词,才有了比较清晰的感觉。

  而曾经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该是怎样的豪情与壮美?我分明听见了那金戈铁马的呐喊声,分明看见那一块块青石板上深深的车辙,仿佛诉说着昔日丝绸之路的繁华与艰辛。

  此时此刻我想起唐代王之涣那首边关诗: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遥想当时的关城里驻扎着些孤独寂寞的兵士,在没有娱乐场所也没有通信联系的偏僻一隅,口含一支羌笛,百无聊赖的抒发着愁绪。他们以歌者的姿态释放着自己的情感,构筑着自己的理想家园。不懂他们的人,会把他们当成一群缺乏风情或不折不扣的武夫,稍懂他们的人也会把他们当作异乡人,可他们注定与幻想中的世界相隔甚远,也使得他们最终只能无奈的以悲壮的形式度过一生。云渺渺,天苍苍,众生皆苦,每个人都是那个时代施政者的一枚棋子,自始被一种无形、未知的力量操纵着,无力挣脱,也无法左右。这些戍边兵士一辈子坚守自己的信念,已很是伟大。

                                                            玉门关

                                                         诗人王之涣

我还想起民族英雄林则徐。公元一千八百四十二年,就在他被革职贬至新疆路过此地时,他写下了经典之作《出嘉峪关感赋》——“东西尉候往来同,博望星瑳笑凿空。塞下传茄歌赦勒,楼头倚剑接崆峒。长城饮马寒宵,月古戍盘雕大漠风。除是卢龙山海险,东南谁比此山雄。”

                                           林则徐出嘉峪关感赋

                                                        林则徐出关

关城坚实高耸,横亘于茫茫戈壁之上,便是一支护卫外族侵扰的强大利器。漫步关城,我满怀虔诚的将脚步放慢,放轻,唯恐自己的足音打破了这里的平静。时光静默的流逝中飘来了琅琅的诵读声,穿过了脱漆的画廊,抚过了高耸的飞檐,打破了许久的清静,遮盖了年代的荒寂。“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让一种旷世的豪情永远驰骋在长城内外,塞外边陲,尔我等华夏子亦赋有振国兴邦之重任!踏步关城,隔着时光厚重帘幕,心中分外仰慕那一个个远去的身影。

  从嘉峪关关城上走下,我们简单给自己增加了点能量,来不及做太长时间的休整,就迫不及待地向着悬壁长城出发了。

  悬壁长城,顾名思义就是修建在悬崖峭壁上的长城。此话不假,来到悬壁长城脚下,抬头望去,悬壁长城就依山势蜿蜒在黑山各个山头之上,城墙自山上陡跌而下,在山脊上似长城倒挂,铁壁悬空,仿佛在云雾间穿梭。当我们一行人费尽九牛二虎之力登上悬壁长城的顶端,我气喘吁吁地站在悬壁长城的墩台上,四顾望去,峰峦叠嶂,岩陡壁峭,九曲蜿蜒,方觉曲曲山回转,峰峰壁托城,苍茫辽阔的戈壁滩尽收眼底,深呼吸令人心胸开阔,陶然忘归。站在这里,脱离城市的喧嚣嘈杂,不用想枯燥的工作和悒郁的生活,只想高歌一曲来放松一下经常紧绷着的神经。

                                                             悬臂长城

  后来我们又转回到北城墙上,关城的北面全是荒山,在下面的东北角上还建了一个酒店,叫刘老根饭店,再远一些就是不大的一片绿地和嘉关村的居民点。我们在城墙的马道上一直走回东门。从东门的城楼上可以看到到整个市区。乘车回到市里时,已经过了中午。

  我在戈壁嘉峪关关城度过一个上午,聆听历史的声音,领略了无尽的广漠和荒芜边寨诗的如梦般的意境,也就亲密地理解了祁连山下的嘉峪关古城楼的光彩雄伟和悲情辛酸。感受古今的碰撞,人海茫茫中在古城楼中看似不经意的邂逅,或许就是一次穿越时空的偶遇。沧海桑田变幻中的我们只是一瞬间的过客,如果转换了时空实现了穿越,我是否能在大明王朝历史轮回中找到那个曾经的我?

                                                        嘉峪关长城

                                                            嘉峪关游客服务中

                                                         远眺嘉峪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