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璩向东 || 寺庙• 果林 • 古井

 文鉴君 2020-10-09

让阅读成为习惯,让灵魂拥有温度

作者简介

璩向东,江西余干人,中学教师。2006年退休后赋闲在家,乐于读书和爬格子,寄人生喜怒哀乐于笔端。曾在璩氏家族西安网和“黄金埠之窗” “赣东乡村”等公众平台发表作品多篇,重要代表作:(散文)《走进秋之七0河森林公园》《雨后茶香思祖地》《重阳洲岛赋》等;(小说)《第二次牵手》《魂断松山湖》等;(诗歌)《相约枫林》《同游干越城组诗》《雾霾愁》等;(考证文章)《侯墓之迷》《试为蘧改璩之说正名》《贵溪暨余干璩氏源流综述》等。




寺庙·果林·古井


 一幢白马寺孤单地挺立在红土岭上森森的竹木间,红土岭下是外婆家的一片果树林,果树林旁,外婆家低矮破旧的瓦房前的右角有一口千年古井。


白马寺的暮鼓晨钟,敲响了每天的日落日出,告诉世人每一天的轮回是多么短暂。空山梵呗,唱足了万事皆空多行善的佛理。


白马寺虽小,只有老和尚师徒二人打理寺中佛事。但香火旺盛,平时求佛的人不少,尤其是每月的初一、十五烧香拜佛者络绎不绝。浓郁的香火味在空中飘溢,能让人从中感受到教徒们的虔诚和对信仰的执着。


遗憾的是,这座香火旺盛的古寺未经受住沧桑岁月的洗礼,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就消失了,如今被带有醒目十字架标记的耶稣堂所取代。在这里,耶稣胜过了佛祖………如果外公外婆还在人世的话,是绝对不允许洋教侵占古寺圣地的。


红土岭下的那片果树林里,有桃树、李树、柚子树、龙枣树、梨树、柿树、香橙树等等,林林总总不下有二十多种果木。


每到阳春三月春暖花开时,粉红的桃花,洁白的李树花和梨花,白中微黄的柚子花……你刚开罢我登场,竞相争奇斗艳,引来蝶飞蜂舞、百鸟争鸣。那阵阵郁香沁人心脾,使人神清气爽。


花谢了,果熟了。累累硕果将花树的枝条压弯了腰,桃子、李子、龙枣、柚子、香橙、雪梨、柿子,伸手可摘。要不是外公用竹木将下垂的枝条支撑起来,恐怕那些花树的枝条难逃断裂的厄运,也就谈不上伸手可摘硕果了。


 外公外婆信佛,虽然家贫,却经常带领乡亲们给寺庙捐赠一笔笔香火钱。每当那片果树林中的果熟了,外婆就会叫外公送一些桃、梨、李、柚等鲜果給寺中的老和尚师徒俩品尝。老和尚感激之余就会常常在夜间下山,行走村中,敲响木鱼,念经驱邪,保佑村民们无灾无难,一生平安。


 外婆担心那片果树林会遭到猪牛践踏,因此花了不少功夫将果树林用竹篱笆牢固地围了起来,只开了一扇宽阔的园门供家人进出。这样一来就切断了经过园林直通红土岭山麓的大路,人们就不得不走红土岭背面长长的弯曲的羊肠小道上山拜佛。


外公粗通文字,为人诚挚正直,乐于助人,在村中很有威望,当时他因众事出差在外,回家后发现外婆圈墙挡了别人的路,立即劝导外婆。


外婆也是个通情达理的贤妻良母,经外公一劝导,认识到因一己私利而妨碍了众人的利益,是不对的,便又开了个园门与前次开的园门对称,恢复了原先经过园林直达寺庙的通道。


外公外婆房前右角的那口千年古井,水清甘冽,不管全村几百口人如何饮用或遇上大旱之年,井水从不干枯。借此有利条件,外公外婆不但在果树林里摆放了木凳桌椅,果熟时,捧果待客;而且在盛夏秋初季节从井中汲水,将烧好了的一缸缸凉茶放在桌子上,为路人和烧香拜佛者的歇憩创造了舒适的环境。


南来北往的行人或上山拜佛的香客们都会在果树林中歇歇脚,聊聊天,抽一袋旱烟,喝一碗凉茶,对主人道一声谢,再惬意地继续赶路或上山拜佛。


我的童年,不少时间是在外婆家度过的。我会常常跟着外婆去白马寺拜菩萨,观世音的慈眉善目和大肚弥勒佛的笑容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印象,菩萨光风霁月、慈悲为怀的心地影响了我的人生。同时,早在我幼小的心灵上播种下爱憎分明的种子,让我对世上美好的人事油然生发敬爱,而对那些面目狰狞者产生憎恶


我最留恋的是外婆的那片果树林;因为果树林不但风景美,又有过往行人在林中歇息聊天的热闹,而且我饱食过林中所有品种的果实,尝遍了各种果味。特别难忘的是龙枣,一种形状似大红枣的果实,金黄色,味酸微甜。外婆经常将龙枣去核,在捣烂的龙枣肉中加入红糖拌匀,然后像烙烧饼一样放在锅里煎成龙枣粑。外婆煎成的龙枣粑又酸又甜,特别开胃,好吃。


记不清外婆的果树林于何时消失了,龙枣树也绝种了,现在我再也吃不到各种花果与那种美味可口的龙枣粑了。


值得欣慰的是那口古井还在,那是我儿时经常玩耍的地方。寒冬,我和小伙伴们喜欢观看井中冒出的朦胧白雾,喜欢用温热的井水洗手洗脸;夏天,喝清凉甘甜的井水解渴是一种特别的享受;我更喜欢井中观天和照“镜子”,喜欢对着井里呼喊听回音。这些,给幼小的我们带来了意想不到的乐趣。


如今,若去已经拥有高楼大厦的舅父家做客,我首先会去看看那口古井,“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

  

记得有一次我和小伙伴们用井水照“镜子”,被外公看见了。他对我们讲:人为什么要照镜子?因为怕自己脸上有污点。若有污点就要及时擦掉,这样才会美丽。……

 

寺庙,果林,古井,给我们留下的不仅仅是难忘美好记忆,更是立世做人的朴素道理:

     寺庙,释度人灵魂,能使人间多些善心和善行。

     果林,可以让人深刻领会太史公名言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之真谛。

     古井,可当镜子照人,促使人时时自检自省。


【版权声明】本文经作者授权刊发,转载请务必注明作者和出处(文学鉴赏与写作,ID:wjjz17),必要时请联系后台授权转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