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宋业国 || 梅雨时节 • 魏民配乐朗诵

 文鉴君 2020-10-09

让阅读成为习惯,让灵魂拥有温度







作者简介

宋业国,安徽合肥人,年逾古稀。省作家协会会员。省散文家协会会员。合肥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省、市民俗学会会员、理事。平素喜爱写作,时有文字见诸报端,著有《巷民碎忆》等。







  梅雨时节

不管你愿意不愿意,一到梅子成熟时,恼人的梅雨总是年复一年地如期而至。


几天前就开始闷热了,气压低,像闷在蒸笼里叫人透不过气来,身上永远有一层挥之不去的汗,粘粘的,叫人不爽、压抑、沉闷。到处都湿漉漉的,弥漫着潮乎乎的霉味。细细的水珠依附在镜子、柜子、电器上,木门膨胀了,关门声声也不再清脆。


几乎天天都会下雨,满天发黑的云,一簇挨着一簇,难见天日。那穿肠添愁的雨纷纷扬扬,已经不能说是滋润万物了。

 

有人说梅雨是上天释放情绪的眼泪,风呼呼地刮着,雨哗哗地下着。街道上少见人影,白花的全是水,那低洼处、下穿桥下瞬间变成泽国,成了一条流淌的河,远处的楼房和树木都是模模糊糊的。



在这个梅雨天,在城市生活多年的我想起了老家。老家在农村,乡村的雨中有泥土溅起的点点泥花;在遍野的绿和清清的池塘中有雨打荷叶的节奏;有雨水顺着茅屋的檐织成的帘。老家雨没有喧嚣与雍容,有的只是平静、古朴和清新。

 

在抢收过的麦田里,带着斗笠的人们正赤着脚,挥动着鞭子,吆喝着耕牛,梅雨季节也是抢收抢种的季节。大塘、水库,久久地盼着梅雨的到来,充实自己,好给即将到来的暑天备足水源。


小时候,每到梅雨季到来时,我和村里的发小们就会冲到雨中,那雨星飘洒如丝,如绢,如雾,如烟。


抬起脸,雨滴落在睫毛上,一眨眼睛,便顺着脸颊慢慢流下,脸上凉丝丝的。


张大嘴,让雨珠落在嘴里和唾沫一起滑进肚子里,甜甜的,像米酒,像蜂蜜,使人如醺,如梦,如痴,如醉。


也许就是从那时起,我便爱上了雨,喜欢看雨、听雨、甚至淋雨,喜欢听着雨声入眠的感觉。



我们总是光着脚,从早到晚在雨中疯玩,很多的时候,就连大人喊我们吃饭,也装作没听见。等到在田里插秧回家吃饭的大人们,拿着小棒子,像赶小猪似的把我们赶回家,也有被拽着耳朵拎回家的。看着我们这一群泥猴子,大人们总是显得一脸的无奈。


很多人都不喜欢梅雨时节,然而,喜欢不喜欢只是一种意愿,细想即使梅雨天气候使人浮躁,只要淡定,内心应该总是平和的。其实也没必要不喜欢,也没必要怨这个季节,春华秋实,阳光雨露,四季轮回,都有它存在的道理。人生的旅程也就像季节的更迭,潇风柔雨,花开花谢,我们要不停地面对。


那些走过生命的轻轻浅浅,随着时间的改变,都在慢慢地走远……一连数日,梅雨不紧不慢地下着,雨声悠悠地弥漫于空中,思路像溪水一样静静流淌。一栋小楼中的我,一杯香茗,一缕清香,我习惯在氤氲的茶香中调整心情,品味生活。窗前,我在淅淅沥沥的细雨中独守飘逸,在如水的宁静中品味隽永。



生活像一杯清茶,很淡,但那内含的品质,永远值得回味,欣赏。呷一口清茶,回想经年往事,似水如镜,已清已静。时光像茶一样需要慢慢品味,需要平静地渡过。

 

其实,很多时候,很多事情,我们在经历的时候,没有刻意地去品味它,在过了多年以后,才开始拾起记忆的碎片,细细品味,精心地拼接幸福的味道和思念的忧伤,于是一段文字便留在纸上,散落一缕淡淡的清香。待时光、容颜苍老时,再次翻阅起那些曾经的文字,或许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

 

梅雨季节匆匆的来,又会匆匆的去,梅雨结束,随之到来的就是酷暑中的烈日盛夏了……






朗诵者简介




魏民,安徽省著名播音员、朗诵艺术家,安徽广播电视台高级专家组成员,安徽省首届“十佳”新闻工作者,安徽省朗诵艺术学会会长。


【版权声明】本篇作品由作者授权刊发,转载请务必注明作者及出处(文学鉴赏与写作,ID:wjjz17),必要时请联系后台授权转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