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宋词三百首译注评之121--青玉案 贺铸

 虹72 2020-10-09

转:毕宝魁的博客

贺铸

贺铸(1052-1125),字方回,号庆湖遗老。卫州共城(今河南辉县)。宋太祖孝惠皇后族孙。授右班殿直。元祐中,通判泗州,又倅太平州。晚居吴下.博学强记。长于度曲。词多刻画闺情离思,也有抒发怀才不遇之慨叹及纵酒狂放之作品。风格多样.情深语工。有《庆湖遗老集》《东山词》。

121--青玉案

贺铸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译文】

你那轻盈的步履不肯来到横塘,我依旧在伫立凝望,目送着你带走了芬芳。不知你现在与谁相伴,共同度过锦瑟般美好的时光?在那修着偃月桥的繁花锦簇的院子里,朱红色的小门映着花格的琐窗。但这些只能是我的想象,只有春风才能知道你生活的地方。    满天碧云轻轻飘扬,长满杜蘅的小洲已经暮色苍茫。佳人一去就不再复返,我用彩笔写下这伤心的诗行。如果要问我的伤心多深多长,就像这烟雨笼罩的一川青草,就像这满城随风飘转的柳絮沸沸扬扬,就像梅子黄时的雨水,无边无际,连连续续,迷迷茫茫。

【注释】

[凌波]形容女子走路步态轻盈婀娜。语出曹植《洛神赋》;“凌波微步,罗袜生尘。”    [横塘]在苏州南十里许。贺铸筑有别墅,常乘扁舟往来其间。见龚明之《中吴记闻》。    [芳尘]指美人的行踪。    [锦瑟华年]比喻美好的青春时期。李商隐《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琐窗]雕刻或彩绘有连环形花纹的窗子。    [蘅皋]长着香草的水边高地。    [彩笔]传说南朝作家江淹有五色笔,诗文多佳句。后来梦见郭璞向他索还彩笔,从此文思枯竭,写不出好的诗文,人谓“江郎才尽”。    [都]统统,总共。    [梅子黄时雨]四五月梅子黄熟,其间常阴雨连绵,俗称“黄梅雨”或“梅雨”。

【评析】

本词是幽居怀人之作。抒写盼望美人前来而美人不至的惆怅幽怨的心情。结尾处“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以江南景色比喻忧愁的深广,兴中有比,意味深长,被誉为绝唱,贺铸也因此而有“贺梅子”的雅号。

词上片前三句写视觉形象。一位婀娜多姿的美人,只见身影,却没有来到横塘路词人的住处,词人只好悻悻地望着她的倩影渐渐离去。有可能是美人曾经随词人到过附近而没有跟随他去别墅,他只好目送美人回去。这一形象是引起词人怅望想象的基因,也是理解本词的关键。“锦瑟华年”四句设想美人的生活环境和欲访无路的苦闷。此四句也是理解本词的要点,或云本词是悼亡之作,若从这几句来分析,此说未妥。下片开头两句写昏暮景色,暗示出抒情主人公等待盼望那位“凌波”仙子直到黄昏,仍不见踪影,故“闲愁”太多,逼出结尾的三句。三句均为江南景象,多方面比喻愁苦的深广和长久。“一川烟草”以面积广大喻愁之多,“满城风絮”以整个空间立体地比喻愁之深广与纷乱,“梅子黄时雨”以连绵不断比喻愁之时间长和难以断绝。连用三种凄美的意象比喻闲愁,含蓄不尽,工妙绝伦,深得时人的激赏。大诗人黄庭坚曾赞曰:“解作江南断肠句,只今惟有贺方回”(《寄贺方回》)。如细品全词之意,当是词人看到一位姿容神韵俱佳的女子,而又未得与之亲近,盼望相见而不得,内容上无非取意于《洛神赋》而已。但此情又为封建士大夫欣赏,而且写得精妙,故成为一时佳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