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棉花简史——了解工业革命、资本主义、大英帝国兴盛的钥匙

 昵称71321263 2020-10-09

▲《老王漫谈》第142期

提起资本主义的发展史,一般的人首先联想到的是蒸汽机、钢铁、汽车……,但是老王最近看了一本书,作者是哈佛大学历史系教授思文·贝克特,他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分析资本主义、工业革命以及大英帝国的兴盛,令人脑洞大开。

在西方各资本主义国家400多年的发展历史中,地理大发现、驱逐印第安原住民、海上争霸、殖民、战争、黑奴、东印度公司、工业化……,都是我们非常熟悉的词汇和事件。

 

这本书令人耳目一新的观点是,以上所有这些事件都与一个普通的商品相关联,那就是——棉花

这本书就是被评为《纽约时报》年度十大好书的《棉花帝国》!

欧洲的资本主义正是借助棉花才建立了影响全人类的全球经济体系,同样也是借助了棉花才积累和攫取了巨量财富。

因此,对棉花做深入研究,有利于我们更深入地了解资本主义发展史。

 

此书篇幅浩大,有80万字。老王在这里用最粗线条的梳理,列出一些有关棉花的大事件。希望通过这些事件帮助我们理解大英帝国的兴盛,工业革命的兴起,以及资本主义在这400年以来的发展历程。

1,2000万年前,地球上出现棉花这一植物。

2,7000年前,在印度半岛有被考古证明的棉花种子。这是到目前为止发现的人类最早的种植棉花的行为。

3,5400年前,墨西哥中部已经有广泛的棉花种植。

4,在现在的巴基斯坦境内,挖掘出约5300年前的棉制品面料残留物,这是已知最早的棉织物。

5,4500年前,秘鲁人用棉纱织成渔网。

6,2400年前,古埃及人开始种植长绒棉。

7,2000年前(西汉后期),棉花传入中国边疆地区。

8,元末明初,中国民间广泛播种棉花。

“国初,时有一妪名黄道婆者,自崖州来,乃教以做造擀、弹、纺、织之具,至于错纱、配色、综线、提花,各有其法。”

1368年(明朝初期),政府用多种手段强制推行棉花种植与纺纱织布,棉花成为最主流的纺织品原料。在此之前,中国百姓普遍用葛、麻为原料制成服装。

9,1441年(明正统六年),一支葡萄牙探险队在今天的非洲本赛卡角附近沿海劫掠了10名非洲黑人带回里斯本出售,是为黑奴贸易的开始。

1492年(明弘治五年),哥伦布在美洲登陆。之后西班牙、葡萄牙、法国、英国相继在美洲成功建立了殖民地。

印度次大陆、东非、中美洲是专家们公认三个最早的棉花起源地。在此之前,棉花种植以及用棉花纺纱织布,长期处于相互独立发展的状态。

10,1497年(明弘治十年),欧洲人开辟了从欧洲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的海上航线,从而开始了直接与印度商人建立正式贸易关系的时代。在此之前,中间商需要将印度布匹用船运过印度洋,再乘骆驼穿越阿拉伯半岛,最后用船运到欧洲各大港口销售。

11,16世纪,西班牙人在向西印度群岛及美洲大陆进行扩张掠夺的过程中,对土著印第安人进行了灭绝人性的屠杀,并企图奴役印第安人,但没有成功。西班牙人发现,印第安人不适宜繁重的田间劳动,1个黑人奴隶顶得上4个印第安人,为了满足内陆发展热带作物种植园及开发矿藏对劳动力的需求,他们决定从非洲运进黑人。

在种植园中运送棉花的黑人劳工

1501年(明弘治十四年),伊斯帕尼奥拉岛从葡萄牙运进了第一批黑奴,这是向美洲贩卖奴隶的开端。

12,1520年(明正德十五年),西班牙殖民者与阿兹特克帝国(今墨西哥一带)开战,通过故意传播天花病毒,十年内造成数千万人口消失。

13,1600年(明万历二十八年),英国东印度公司成立。随后荷兰联合东印度公司,法国东印度公司相继成立,并开始大量采购印度纺织品。

在此之前,印度和中国仍然是世界棉纺制品生产的中心,印度的纺织品依然在洲际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

圣雄甘地说,当印度给欧洲提供棉花时,欧洲人自己还沉浸在野蛮无知和粗野之中。

15,1621年(明天启元年),伦敦的羊毛商人对持续增长的棉布进口表示抗议。

1623年,英国议会就印度纺织品进口问题进行辩论,并称其有损国家利益。反对棉纺织品进口的声浪,一直是17、 18世纪英国政坛的常见主题。

1685年(清康熙24年),英国对所有印度制造的印花棉布征收10%的关税,1690年关税增加一倍,1701年议会规定进口印花棉布为非法行为。

16,英国人从印度购买的纺织品,除了在欧洲销售以外,很大一部分是销往非洲的。非洲的统治阶层对印度纺织品有特别的喜好,用来交换黑奴成为顺理成章的事。

17,大量印度纺织品的进口,也刺激了英国及欧洲本地纺织加工产业的发展。从模仿到创新,如雨后春笋般的发明创造,帮助英国纺织工业水平实现了飞跃。

1733年(清雍正11年),英国人发明飞梭,大幅提高了织布机效率,从而促进了对棉纱的需求。

1765年(清乾隆30年),英国人发明了珍妮纺纱机。

1769年,阿克莱特发明了水力纺纱机。

1776年,第一批蒸汽机制造成功并应用于实际生产。

1780年,整个欧洲,尤其是英国已经成为世界棉花网络的中心。

工业革命中在工厂中工作的纺织工人

至此,英国制造的棉纱棉布已经全面反超印度与中国!大工业生产碾压手工作坊模式的时代拉开序幕!

18,由于欧洲纺织工业的快速发展,对于棉花的需求量急剧增加。而掠夺的土地加极为廉价的黑奴,使得美国棉花成为欧洲纺纱厂的首选。

1785年,第1批美国产的棉花进口到利物浦港。

19,纺织品带来的暴利驱使各国资本家纷纷投资新型纺纱厂。

1771年(清乾隆36年),英国阿克莱特在曼切斯特创办了第一家机器纺纱厂。此人就是水力纺纱机的发明人,也被称为近代工厂之父。

1784年,德国建成第一家纺纱厂。

1789年,美国建成第一家纺纱厂。

1793年,俄国建成第一家纺纱厂。

1801年,瑞士建成第一家纺纱厂。

1818年,埃及建成第一家纺纱厂。

1835年,墨西哥建成第一家蒸汽动力纺纱厂。

1867年,日本进口英国设备成立第一家纺纱厂。

1878年,李鸿章创办的中国第一家纺纱厂,上海机器织布局, 要比阿克莱特整整晚107年。

当年创建在杨树浦路87号的上海机器织布局

20,1793年,伊莱惠特尼毕业于耶鲁大学,并发明了新型轧花机,生产效率比过去提高50倍,这个发明导致了美国种植棉花的土地价格增长了两倍。

21,1809年(清嘉庆十四年),利物浦棉花交易所正式成立。标志着以英国为中心的全球棉花贸易体系建立。

利物浦棉花交易所 19 世纪世界棉花产业的中心

22,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棉花种植与出口国之一。

1817年,密西西比河出现了第一艘蒸汽船。美国棉花的运输成本由此大幅降低。

1820年美国出产棉花16750万磅(约76000吨),占美国出口总额的32%。

1830年(道光10年),全美国约有100万人种植棉花,其中大多数是奴隶。

23,1821年英国拥有约700万纱锭。至1860年,英国占据全球70%以上的纺纱产能。

24,1861年(清咸丰11年),美国南北战争爆发。出口英国的棉花急剧下降,促使英国培育印度棉花产业。

25,1865年(清同治4年)全球纺纱产能总量为5,700万纱锭。

26,1867年,日本第1家纺纱厂在九州鹿儿岛建立,规模6000纱锭,设备全部从英国进口。

27,1902年(清光绪28年),第一家日资纺纱厂在上海开业。

28,1920年,全球纺纱产能总量为1.55亿纱锭。

29,1920年,印度国大党与圣雄甘地发起“手工纺织土布”运动,以抵制来自英国的“洋布”。

30,1930年,日本拥有纱锭700万,居世界第五。

棉花当选为上海市花 《申报》 1929年4月29日

31,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纱锭总数500万。

32,1962年,利物浦棉花交易大楼被拍卖,标志着以英国为中心的棉花帝国时代结束。

33,1966年,中国棉花产量超230万吨,位居世界第一。前苏联、美国、印度、巴基斯坦、墨西哥、巴西、埃及依次排后。

如果你想阅读更多《老王漫谈》,

请在中国纱线网公众号

微信后台回复老王漫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