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还在“中国式逗娃”?一句玩笑差点引发悲剧,别再捉弄孩子了

 杏妈育儿 2020-10-09

作为“中国式逗娃”中的一员,笔者也是一个爱逗自家娃,又很不讲究原则的人。可是这种自娱自乐的“玩笑”,开了自己的心,却会让被逗的孩子,受伤不浅。

糖糖是个六岁的小女孩,当弟弟豆豆出生后,她由于嫉妒几次选择了装病,获得家人的关注。可孩子的行为并没有得到家人的足够重视,甚至在孩子从幼儿园回来的路上,妈妈半开玩笑的说,你最近没病总装病是不是嫉妒小弟弟啊?下次不许这样了,在这样,干脆把你送给大姨家,你大姨不是特别喜欢你吗?

糖糖眼泪汪汪,妈妈从倒视镜里看着女儿萌萌的表情竟然有点得意,看来这招好使,以后女儿不会总是过分的粘着自己了。

的确,女儿越来越乖,可这乖巧的背后却藏着孩子的小心思,这天,糖糖奉命看着弟弟,妈妈去买菜,姥姥负责做晚饭。

独自一个人看弟弟的糖糖竟然把襁褓中的弟弟扔向窗外。还好家住二楼,加上小弟弟的抱被比较厚,孩子只是擦伤了一点皮,没有出现什么大问题。

由此可见,大人有意的玩笑,却成了孩子无意的极端反应。其实,作为孩子的父母,应该注意孩子的一切心理细节,避免用开玩笑这种话,在孩子的伤口上撒盐。

1.不开玩笑,多谈心

与其单方面的用孩子完全理解不了的“玩笑”,不如多和孩子正面的交流谈心。通过积极的话来感染孩子,让孩子变得善良和阳光。再通过和孩子聊天,最早的获知孩子目前的心态,她们是心理发育要靠父母的多观察,多了解,多疏解和多理解。

不然,就是适得其反。没办法,孩子太小了,们还不能了解成人的反说话和开玩笑。她们会将父母的话当真,因为父母是唯一一个让他信赖的人、依靠的人,在这一点上她们无从选择。

2.鼓励孩子有话说出来

作为孩子的父母,不能自说自话,一定要让孩子多说,自己多听,同时鼓励孩子把心理的话说出来,即便是说错了,也不会得到父母的责怪,另外,教会孩子说不,而是不让孩子一味的听话,忍让,时代不同了,这是社会和世界都需要更多的不同的声音,所以,让孩子学会爱自己,而爱自己的第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学会说“不”。

3.面对别人逗孩子,家长要及时的制止

如果孩子周围有亲朋好友使用“中国式逗娃”,作为孩子家长一定要第一时间说不,站出来制止,并第一时间做好的孩子心理疏导工作,告知孩子,别人那些开玩笑的话是不责任的,是不能代表妈妈爸爸的,家人都是爱你的,家就是你唯一的牵强后盾,永远都是,永远不改变。通过不断的强化让孩子拥有强大的安全感。

中国人有句老话:祸从口出。所以,作为一位拥有智慧的父母,万不可为了一时的口快,而伤害的小小的,稚嫩的孩子而不自知。

如果你觉得文章对你有帮助,请点赞转发一下吧。在育儿的路上,我们都是新手,如何更好照顾孩子,可以关注我,和我一起探讨育儿路上的那些事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