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网课效率低?三大利器助你力挽狂澜

 考研竞赛数学 2020-10-09
掐指一算,网课陪伴我们已经一月有余。随着疫情形势好转,多省已经开始明确中小学开学时间,高校开学日期也提上议程。这意味着线上教学模式已初现结束苗头。
一想起开学,很多人的脑海里浮现出了老师同学们的音容笑貌,自然,条件反射般发现:期中考、期末考也微微一笑,朝自己招手。
曾经记得一句话“当大潮退去时,才知道谁一直在裸泳”。网课学习,因缺少学习气氛的有力推动,以及线下听课的真实监督,对当代大学生们的自觉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再加上网课学习效果未必强于线下教学,相信很多人的状态是这样的:“感觉没有上过这门课”。

然而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网课学习效果,正视虚弱的学习实力,在后期制定计划准备力挽狂澜,在网课学习的大潮退去前过渡到裸泳状态,以显示新时代青年良好的精神风貌。
当你准备大展宏图,在网课学习后期不断发力以弥补前期因好奇,失措,懒散等错过的学习内容时,不妨巧借外力,快人一步。

利器一:不做手机控(手机端)



第一次接触这个软件是在大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周。当时的自己有相当一部分时间被网络世界的海量碎片化信息吞噬了:正在翻书思考时觉得神倦乏力,就忍不住打开手机,盯着屏幕,忘乎所以。一天下来脑袋空空如也,心里很是沮丧,于是奋发图强,在手机应用市场东翻西找,终于找到一个称手利器:不做手机控。
该软件仿佛紧箍咒,通过强制锁屏,让你不得不去放下手机开始发呆,发呆久了就只能安安静静做题思考了。
关于该软件使用有两点建议,一是要及时检测软件权限,保证软件能够有效锁屏,而非形同虚设,真正起到约束作用。二是只使用睡眠功能,也就是规定手机非使用时间段。其他功能如番茄功能、监督功能过于复杂,不建议使用。

利器二:Xmind Zen 思维导图



为什么很多人听了一天的网课后,会发现,知识这东西它不进脑子啊。我也曾面临这种情况,后来受一篇文章的启发后意识到:大脑偏爱有规律、可视化的信息。
众所周知,我们所接受到的信息都是零散的,上课时老师滔滔不绝,然而我们由于对新章节里各个知识点之间联系认识肤浅,难以将这些新知识点深刻烙入脑海,加上缺少必要的复习,就会陷入学了忘、忘了学的困局。
Xmind Zen 恰恰可以帮助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在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大脑也在有意识去思考并建立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另一方面思维导图可以快捷帮助复习知识点,加深理解,进而提高学习效率。
当然,绘制思维导图并不局限于Xmind Zen,MindMaster、MindManager等其他同类型软件也可以达到绘制思维导图的功能,学友们可以结合自己的个人喜好自主选择。

利器三:FScapture


相对于传统的线下课程,线上课程的一大优势就是可以通过录屏有选择性,请注意是有选择性的回看老师讲课的内容。录制讲课内容可以帮助自己针对难以消化理解之处或疑难不懂之处进行重点的强化思考,达到查漏补缺的目的。
还记得有次写某门课程的作业,写着写着发现自己无法继续写下去了,于是开始怀疑作业题存在一些问题。这个麻烦后来通过回看录屏得到解决。
此外,如果因补修、重修课程发生冲突时可以录制该课程以便后期回看学习。如果有惊喜的话,那就是某位憨憨一不小心在会话途中开麦或开摄像头,从此他(她)的音容笑貌定格在FScapture的忠实录制中。
我之所以推荐FScapture,是因为该软件占内存小,属于轻量级系列,而且还可以进行截图、绘图,功能丰富。当然,其他类似的录屏软件如Ocam、ScreenToGif等学友们感兴趣可以去了解一下,选择适合自己的录屏软件即可。

 总   结  


推荐上述三大利器,并无打广告之动机,而是希望各位学友在通过百度、知乎、淘宝等渠道去了解更多的同时,更要重视推荐这些利器背后最普遍的思维方法。
利器一不做手机控的推荐出发点就在于通过强制性的措施去约束自己,在将沉溺于手机的时间真正用在重要的事情如细品茗茶、思考人生、读书看报以及体育锻炼等,让自己的心境趋于沉稳,从而静下心来去踏踏实实修炼自己。
推荐利器二Xmind Zen思维导图,更是在推荐一种思维方式:结构化思维。学习中的信息分布是零散的,而生活也总是倾向于杂乱无章,类似物理中的熵增,这是一种自然、自发的趋势。我们运用结构化思维,将各种各样的知识点、事情、信息等进行有效的分类、调整后,处事效率自会得到提高,学习如此,生活亦如此。
推荐利器三FScapture,是强调学会抓住风口,学会适应新状态,新局势并找到其中的优势,并善于利用优势决策和博弈,实现成长效果最大化。以网课为例,使用FScapture就可以很好弥补传统课堂无法回放的缺陷,这也为调节学习方法提供了参考。
当网课的大潮退去时,你是否一直在大学课程的海洋里“裸泳”?
欢迎文后留言
分享网课学习经历,体验和经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