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企业之道】企业管理体系系列之二——营销体系

 蓝海思享汇 2020-10-09


2016“双十一购物狂欢节”全网销售以1600多亿再次刷新纪录,其中猫系占比74%,以绝对多数继续引领自2009年他们首创的这个平台。现在“双十一”的销售结果攀升已变得毫无悬念,而且这把火已经从中国烧到了全世界,成为了全球的销售狂欢节,也把“网络营销”概念变成了实实在在地一场全球销售运动。


营销是老板最喜欢谈论的话题
营销是老板们最喜欢谈论的一个话题,因为这直接影响到他的产品能否顺利地卖出去,从而作为他的企业能否成功的直接标志。我们看到:市面上最畅销、卖的最多的书是讲营销的书;机场书店显示屏上的“大师”们都在口吐飞沫地讲营销,或者在叫卖自己;你走在任何城市的任何街道上,不管那条路多小,街两边全是各式各样的店铺,很多都是居民楼一层改装成底商的。曾几何时,中国变成了一个全民营销的国家!全世界可能没有第二个国家“全民营销”的规模能超过中国。现如今,我们每个人每天都被包围在“营销”的海洋中,饱受着“过度营销”的折磨。请看下列典型场景:
场景一:销售电话。每天10个电话里,可能有6-7个是销售电话。典型话术是:这是我们最新推出的一款保本理财产品,年利率是7.8,您对这个收益满意吗?一听这就是在现代“营销理论”指导下,精心设计的话术。他不管你需要不需要,直捣“收益率”的龙门,对一般人来说还真不好应对,很容易落入陷阱。
场景二:服装店面。你只是在随意浏览服装,突然一个声音在背后响起:您穿什么号码的,我帮您拿一件穿上试试?又一个“直捣龙门”,你还得想一堆词来推掉她的“好意”。这种感受使得打算一般看看的客户只好打消了浏览的兴趣,赶紧走人了事。
场景三:保险营销会场。经过多年磨练,保险公司的手段越来越圆熟了,经常是以“客户答谢晚宴”形式开展。大家都是抱着白搓一顿的态度来观望一下,殊不知这顿饭可不好吃呢。说是6点开饭,你8点也吃不上。之间有各色人等讲解他们的产品和理念,还有客户代表现身说法,直到大家都饿过劲了,对上面讲什么实在是听不进去了,才开始上菜。肉少狼多,饭菜很快被风卷残云了。每个客户后面坐着个销售,她们不能吃。无论前面吃的与后面等的都难受之极。好不容易吃完了,在疯狂的音乐下,销售们开始行动了。过程中,台上不时大喊:某个大保单成交了。我想很少还有人愿意再次参加此类“饭局”。
场景四:培训会场一。所谓“中国执行力第一”培训机构,前几年最疯狂时经常可以组织上千客户的“大型公开课”。在振聋发聩的前导音乐指引下,机构首席粉墨登场,扯着嗓子开始了一天的“宣讲”,其间不断带着大家喊口号,或者大声念他的什么“警句”。关键节点是中场休息前,开始宣布培训产品的“惊爆价”,然后,周围早就红眼了的客户代表开始冲进“羊群”持刀开宰了,与保险公司类似,台上不断公布成交额,以及请成交客户上台亮相,给其他客户施加影响与压力。为了提高效率,代表们直接拿着手持POS机,在客户懵懂犹豫之间,就强按着客户刷卡了,一场下来收入个几百万是小意思。这就是在所谓“营销成功学”的指导下的真实一幕。
场景五:培训会场二。所谓“某某某中国学院”,打着非常前沿的管理理念,以恳谈会加饭局的形式,再佐以“微营销”手段,把潜在客户聚集在某著名大学里,开始了“客户分享会”。形式无非是小组围坐,代表上台分享,分享内容当然是推销自己公司的产品。组织者的主题发言是关键,听完才明白里面的玄机。原来组织者是“某某某中国学院”的“下家”,替他们招商。为了达到目的,他现身说法,说以前也参加过N多培训,觉得收效不大。可是一个机会参加了“某某某中国学院”的培训大会,他争取了一个上台讲话的机会,利用此机会大肆推销他的业务,最后竟然成了几单。他就以此“成功经验”为由头,不断说服其他人跟他一起“成功”。
我们总结这些典型场景,发现一些共同规律:一是不顾客户感受,强行推销产品;二是利用所谓“成功学”理论,以拿单为目的,一切以收入数字定胜负;三是为达到目的,不择手段,把“营销心理学”(如音响轰炸引发消费欲望)运用到极致。这样做的结果也许会得到暂时的“成功”,可后续客户的负面反弹一定接踵而至,也不会形成可持续的销售行为。
 
我们到底应该卖什么?
我们看看营销理论:营销管理是指为了实现企业或组织目标,建立和保持与目标市场之间的互利的交换关系,而对设计项目的分析、规划、实施和控制。营销管理的实质,是需求管理, 即对需求的水平、时机和性质进行有效的调解。我们还可以将营销视为一个过程,进一步将这个过程定义为组织职能,以及价值传递的过程。将营销视为组织职能,是因为营销的理念必须在企业、甚至是合作企业的整个价值链中被认可和认同,它不可避免的融入到企业的组织职能中去。将该过程从产品的传递进化至客户价值的传递,体现了以客户为中心、企业价值产生于客户价值的思想。对照营销理论,上述那些场景均不同程度地违背了这些原则。他们很少或者完全不考虑客户的需求、客户的感受,不考虑价值传递,一切以我为中心,只要我达到了目的,对方的死活与我何干?这就是目前中国市场“过度营销”局面的根本动因。
 
中国式营销怎么起来的?
中国从“营销空白”到“营销爆炸”是有一个过程的。1949年后的中国进入“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代,全国的经济全部靠“计委”统一的计划与实施,所有企业的产品不需要推销,全由国家统购统销。那时“广告”这些东西被作为资本主义社会的标识遭到鄙视与禁止。改革开放后,国家开始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广告”这种东西突然进入人们的眼帘。1979年1月14日《天津日报》刊登的蓝天牙膏广告,是改革开放后第一条报纸广告。人们觉得无比新鲜。其实,那时产品推销根本不需要广告,整个市场还是属于短缺时代,人们需要的商品供不应求。像彩电、冰箱等商品还要凭票供应,搞到票的还要排大队才能买到。那时可以说是卖什么都能赚钱,很多“倒爷”都是在那时倒买倒卖掏到了第一桶金。10年后情况发生了变化,商品开始丰富起来,人们所急需的第一批“大件”差不多到位了,人们兜里的钱多起来,商品的可选范围多起来。市场开始由卖方转向了买方。此时,各种营销手段开始“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了,各种各样的广告开始铺天盖地而来。标志性事件是在央视上争到一个“标王”,就能使一个产品品牌火几年。又过了10年,就到了“全民营销”与“过度营销”阶段了。甚至营销的范围远远超出了经济领域,政府、教育、慈善机构、甚至寺庙这种静地都在“营销”。顺便说一句,中国的寺庙是盈利最高的非盈利机构,它几乎是无本万利。中国从原来的一种极端,走到了另一种极端。
 
在这个“疯狂的”年代,所有一切进入了一个怪圈:不管你是做什么的,你首先要想着怎么卖出去,不是把你的产品卖出去,就是把你的服务(如培训)卖出去,要不就是把你个人(教授、咨询师)卖出去。你不得不想方设法,无所不用其极地去考虑如何销售;另一方面,由于超负荷的“过度营销”,明显地各种营销手段基本上失去了作用。为躲避每天铺天盖地的营销电话,很多手机卫士应运而生,当这些电话来时,它可以告诉你此号码被几百人标记为骚扰电话(甚至诈骗电话)。营销电话打不进去了,短信也被屏蔽掉了,街上发的小广告被随手扔了,营销电邮大多被作为垃圾邮件处理了,最新的微信“微营销”也没有什么作用了。全社会对于“过度营销”在表现着强力的“反弹”。面对这种状况,企业经营者们十分困惑:我们怎么做才是正确的呢?
 
营销应该怎么做?
如果让我回答这个问题,就三点:一是立刻停止那些没有任何意义的所谓“营销活动”,让自己静下来,让狂躁的心平稳下来;二是回归到营销的本质,严肃地反思——我们到底要销售什么?要卖的东西对客户有独特价值吗?如果答案是犹豫的或者是否定的,就要坚决停止去卖,转而做更有价值的东西;三是确实有了对客户真有价值的东西,再考虑用什么最有效的方法营销出去,是网络营销,还是大客户营销。注意,上述第二点是至关重要的,在没有找到对客户有独特价值的产品(一定不是随大流产品)前,请不要往下走,此时茫然前行,除了浪费你的资源外,没有任何意义。我们再用管理大逻辑来看就更清晰了:先回答Why的问题,为什么要营销?回答这个问题是一定要静下来的。你是为了造福于他人,还是满足自己的贪欲,结果肯定截然不同;接下来再回答What问题,你要销售什么?最后才是How问题,具体怎么销售?前两个问题至关重要,这两个问题不解决,最后的问题也没有任何意义。
 
好营销是怎么做的?
我们注意到,即便是在这个疯狂的年代,还是有些东西不时成为市场闪亮点的。比如微信。在此之前,即时聊天工具主要有MSN、QQ、短信等;个人传播工具有博客与微博。突然有一天发现亲戚朋友开始用个叫微信的东西,问为什么用这个,说它比QQ好使,比微博方便。很多人都不知道厂商是谁,也没见有什么宣传,反正就用起来了。随后短信被废了,微博也没人使了,很快呼啦啦7亿人民都成了微信的用户。其实仔细琢磨一下,微信有几点比较独特:一是可以用语音发消息,不用打字了;二是可以在任意指定的朋友圈里交流,而不用向所有不认识的人分享心情了;三是可以双向自愿地组成不同的“群”,可以谈论共同感兴趣的话题;四是可以申请微信公众号,组建功能强大的“自媒体”。这几点从技术实现上都不是大问题,而伟大之处是发现这些需求,立刻就形成了killer application (杀手级应用)。

第二个例子是小米。小米出现前,全球手机市场已然是天昏地暗。原来诺基亚、爱立信、摩托罗拉等巨头曾经一直稳稳地控制着局面。忽然杀出一匹黑马——苹果以iPhone智能手机,一把就重组了市场格局,接着杀出第二匹黑马,三星以G系列安卓智能机又一举窜上了世界智能机老大。一来二去,传统手机厂商立马被“关停并转”了。在这种竞争格局下,国内还有传统IT大佬联想、华为、中兴等也虎视眈眈地盯着这块饼。此时,按正常人思维,一个全新的手机品牌是绝难起家的。小米恰恰就是此时启动的。当时无数人认为雷军的脑子是被驴踢了。笔者与雷军在联想时有一面之交,那时就在微博上问他为什么要做小米,他很诡异地笑笑说,只是针对发烧友订制一款中端机型。一个不小心就造成了又一个轰动。小米独特处也有两点:一是针对发烧友和玩家做一个开放的平台;二是以近乎成本价推出高性能产品。不曾想这两点就成就了小米的火爆销售潮。

总结两个案例,我们又发现一些规律:一是他们首先是在发掘客户关键需求上下了大工夫。微信研发团队是腾讯公司2005年引进的外部团队,一直活跃在研发一线,2010年构建了微信的雏形;小米也是雷军在长期支持Miui Android团队的基础上,最终水到渠成推出小米的。二是都没有刻意去宣传,基本上是靠用户的口碑迅速传播开的。这点应该使现如今所有拼命叫卖的企业们感到汗颜和警醒。
 
以“能量聚合”解释营销
以这两个成功案例,来对照营销管理理论。无疑他们是非常本分地贴到了营销本质上了。在如此浮躁的的社会氛围里,能做到这点实属难得。由此我们不妨再将“营销的本质”往前推动一步。我们可以静下心来想想:什么是驱动销售的最本质动力?还是回到营销理论的原点上——对客户有独特价值的产品。假如我们将这个东西视为一种能量,我们甚至可以用一个“能量聚合理论”来重新诠释“营销管理理论”。我们将对客户有独特价值的产品作为一种正能量,一旦这种正能量存在,财富就自然向它“聚合”,不需要什么刻意的粉饰与宣传;反之,如果你的产品没有太大价值,或者是同质化严重的大路货,甚至是伪劣产品(对客户有害无益的东西),那就是一个低能量,甚至是负能量。这时,财富一定是“离去”的态势,无论你花多大的力气叫卖也是白费。有时即便暂时“小聚”了一下,随后也会以某种形式再次“离散而去”,甚至可能是加倍地偿还回去。我们可以把商业社会看做为一个能量场,这里不仅包括有独特价值的产品,也包括开发那些关键应用的过程,还包括运作那些产品的人和团队。这个能量场的交换规则很简单:高能者聚合,低能者离散。不受任何外在作用的影响。我想这个理论可以很好地解释上述两个成功案例,以及社会上众多反面案例的深层根源。我们希望中国的企业家们在关注营销时,首先把注意力放在打造正能量“道”的方面,而不是把兴奋点放在具体的营销手法“术”的上面。如果失去了那个“本”,即使“末”的花样再多也是无济于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