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蓝海经济观察】美元走弱带动全球金融格局变化

 蓝海思享汇 2020-10-09

作者:沈奇 安然

1

美元快速走弱

美元指数自3月的高点102.99之后持续下滑,8月初最低点到92.479,是20151月以来的新低,对比高位下滑幅度达10.21%,较年初下跌4.15%814日收在93.077

美元指数是美元对一篮子货币的综合变化率,其持续走弱期间,各币种对美元汇率都在上涨。指数权重为57.6%的欧元,兑美元汇率涨幅超过10%。这一轮美元指数走弱,主要原因在于美国在应对疫情和重启经济方面的表现不理想导致的经济基本面担忧情绪释放,美联储超级宽松的货币政策起到了加速作用。

2

美元走弱带来黄金、原油的持续上涨

美元指数近4个月的连续下跌,利好黄金、大宗商品及新兴市场资产,黄金、原油持续上涨。

COMEX黄金3月20日报1501.00美元/盎司,到8月14日为1953.2美元/盎司,上涨了30.13%,8月7日创出历史最高点2089.2美元/盎司。

NYMEX原油与布伦特原油从4月中旬至今均连续上涨,纽约原油4月最低点6.5美元/桶,8月14日收盘为42.2美元/桶;布伦特原油4月最低点15.98美元/桶,8月14日收盘为44.91美元/桶。

黄金、原油价格波动一方面是避险情绪释放,更重要的是美元指数下跌引起的相对价格变化。

3

美元走弱有利于美国和全球的经济复苏,但会削弱美元储备货币地位

美元指数回到2018年中的水平,短期看会加强美国商品的国际竞争力,以出口的增长带动美国经济修复。从以往的经验看,全球经济危机下美元贬值,利于美国向全球转嫁经济危机。总体说来,全球经济复苏离不开美国经济复苏。

但当前影响美国经济复苏的主要还是疫情,其次是选战带来的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根源上不可能转嫁,美国经济复苏主要还是要看美国消费市场。

本轮美元的持续下滑,更有助于进一步推动美元流出,促进新兴市场美元信贷扩张。

美联储史无前例的刺激政策,美元这一轮的强弱转换,对美元全球泛滥、贬值的担忧,使得全球各国在加速去美元化,中国证券报统计截止8月初至少有40个国家分别用自己的方式开始了去美元化进程。7月底高盛发布一项报告称,“美国的政策正在引发货币‘贬值担忧’,这可能会终结美元在全球外汇市场的主导地位”。

2019年底美元在官方外汇储备货币构成中的占比创新低,2020一季度由于疫情带来的避险需求,占比有所回升;随着加速去美元化,或将展现更加明显的总体下降趋势。2015年12月,美元在全球跨境支付交易额中的占比为47.87%,2019年12月为42.22%,2020年6月份该占比为40.33%,美元作为跨境支付主导货币的优势有所削减。

在美元统治地位下降的同时,黄金等替代品的持续走强,部分货币在特定区域和双边结算中不断提高份额都是大概率事件。

4

美元资产不再安全

疫情带来的美国政府的债务危机持续加深,美国财政部的数据,美国的国债规模2019年为23.2万亿美元,至今年8月10日增长到了26.5万亿美元,增幅超过14%,这个数字在特朗普2017年1月就职当日为19.947万亿美元。美国2020年GDP下滑已是定局,即便以2019年GDP为基础计算,债务规模已达到2019年GDP的123.65%。8月17日美财政部另一组数据显示,6月美债市场外资实现净买入288.9亿美元,在3-5月均为净流出,资金净流出分别为3107.9亿美元、1876亿美元、366.9亿美元。

美国 - 政府债务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

   来源:TRADING ECONOMICS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