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走在语文的路上(二十七):真实的表达是作文的生命线——由《不许越过三八线!》想到的

 一花牧场 2020-10-09

走在语文的路上(二十七):由《不许越过三八线!》想到的

小叶同学写了一篇与同桌之间的故事,被我发表在《爱写作的萤火虫》班报的12期上。原文如下:

不许越过三八线!

“小王,不许越过三八线!”“为什么?学校又不是你家,你有什么资格说我?”这是我和小王从开始做同桌起,说的第一句话。

每当他说话的时候,我都会有想打他一巴掌的冲动,又会想找透明胶把他的嘴粘上,不让他说话。

   有一次我把语文书打开着,正在抄课文。抄着,抄着,发现又有一个脑袋在看我的语文书。“小王!”我大叫到,“你没有语文书吗?”“你的目光已经越线了!”小王说:“看一下,不行吗?”“不行!快把罚款的零食给我!”“不给!”“就给!”我和他一言一语吵了起来。突然,他做了一个打人的动作,还说:“你信不信我打你?”“不信!”我坚定地说。这时,刚好下课铃声响了,要不然他可能会真的打我。

还有一次,在上英语课的时候,他举起手说:“徐老师,叶晔把我的手夹了。”我只是拉了下桌子,连你的汗毛都没有碰到,居然冤枉好人。徐老师还信了他,而不信我!我被气得手脚冰凉,血都要吐出来了。可是,他还得意地笑,我不管三八线了,本小姐也不是好欺负的,我就狠狠地踩了他一脚。他对我冷笑了一下,表情有点不自然。我知道我踩的这一脚非常用力,他是疼得笑不出来了,那表情就是我们常说的“皮笑肉不笑”了吧!

 和小王同桌的两个星期里,我们都在吵吵闹闹的声音中度过。两周时间一到,我们换座位啦!共同的三八线也要下岗了,小王同学,后会有期啦!

看到这篇文章,那个有点泼辣、颇有个性的小叶在我的脑海中呼之欲出。报纸一发下去,这篇文章读得大家哈哈大笑。没过一会儿,小叶身边就围了一大群人,他们都找小叶签名去啦!

他们对这篇文章的喜爱程度可见一斑。

我问大家,为什么会喜欢这篇文章?

听听他们的看法——

这篇文章写的故事非常真实!

很幽默,那些语言写出来,让人读了很有画面感。

还有,这都是发生在身边的小事,把一件小事写得这么生动,非常好!

小叶兴高采烈地给同学签名,坐在她附近的小王因换了座位隔着走廊,乐呵呵地看着这一切的发生。等小叶身边的人群散去,他的身边也围了些人——因为小王也有一篇令大家喜爱的文章发表,他正享受给别人签名的滋味呢。

那么,这篇文章是不是真的是一篇很好的文章呢?

我认为:是的。

因为文章写的非常真实。

《语文课程标准》关于习作的教学建议中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叶圣陶先生也说:“生活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富,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可见,真正有生命的文章,一定是来源于生活,而后对生活进行真实地表达。

这篇文章描写的是同桌之间发生的故事,这是非常真实的故事情境。孩子们在校的时间每天六个小时,起码有四五个小时是与同桌一起的。同桌交往可说是孩子人际交往的主要阵地。因此,在同桌交往中,发生的所有故事或“事故”都是正常的。关键在于如何表达。细读这篇文章,两个学习小伙伴时而怒目,时而争吵,时而动脚,两个人之间的细节写得十分很到位,读得人忍俊不禁。之所以会给人这样的感觉,就因为是“真”。如果今天小叶书写的故事不是这样的,而是每一次的“战争”都化为“无形”,充分展示大胸怀,大智慧,大仁慈,那就失真了。你对老师的“冤枉”表示愤慨,对同桌的“打搅”表示抗议,对被“嘲笑”进行“反击”,这才是孩子真正的心态。也许,在行为上可以克制自己,但思想是自由的,可以天马行空的。幽默,放松,开心,幸灾乐祸,恶作剧……这些情绪的体验,才是真实生活的呈现,也是文字的生命力在蓬勃生长的土壤。

我对小叶说:“你是一个非常有个性的女孩,朱老师在你的文章里看到了你泼辣的一面,当然也看到了你个性鲜明的表达特点。朱老师鼓励你,赞赏你,并不是赞同你去做一个很泼辣的女孩子,而是去保持自己真实、个性表达的特点。写文章,就要有自己的特点!这样的文章才是好文章。”

与好友莱莱聊到六年级的作文“成长的_______”,她说,有的孩子写这样的半命题作文,会很容易写那些令人烦恼的培训班,全文上下都是在诉苦。我对她说:这就孩子们内心真实的世界。我们要引导孩子们表达“真善美”并没错,但这三个字的第一个字就是“真”,只有真实地表达,对文字才会充满善意和敬畏,才会觉得这样的文字是有温度的。当你看到假话连篇的文章,你还会觉得它善吗?还会觉得它美吗?当然,这并非鼓励孩子们去“诉苦”,而是要关注他们如何生动形象地“诉苦”,“诉完苦”之后又如何转化“苦”带来的力量。

我们班语文课代表小张的妈妈跟我聊起一件事。她在三年级下册遇到了张化万老师,张老师第一次给他们布置作文,就是书写《我害怕作文》或《我喜欢作文》。我一听,大师就是不按常理出牌。小张妈妈说:

从来没有老师会布置这样有趣的题目,也从来不敢写一些抱怨的话在文章里,没有想到张老师让我们写吐糟作文,于是大部分人写了《我害怕作文》,结果这篇文章反而写得很好。

张老师出这样的题目,不就是鼓励孩子说真话吗?

我可以很大胆地假设:很多孩子很害怕作文,实际上就是因为要编大量的“假话”开始的。他们的生命成长和阅读经历还不足以承载那么多的“假话”,所以越写越怕,越写越没话写。

愿我们摒弃一些虚假的美好,向真实的有个性的表达致敬。

(图片摄于西藏古格王朝)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