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5.清风絮语(四十六):不涨价的早餐店

 一花牧场 2020-10-09

35. 清风絮语(四十六):不涨价的早餐店

从家里出发左拐走一百米再左拐二十米,有一家早餐店,一年四季门庭若市。我每次回家,每天的早餐都是在那里吃的。馒头,面包,小笼包应有尽有,饱满,美味,香味四溢。

我最喜欢在这里吃一碗糯米饭,喝上一碗咸豆脑。

糯米饭是用蒸笼蒸的,舀上来的时候,还有淡淡的木质的味道。不过,更多的是糯米本身发散出来的香味,一颗一颗的糯米饭晶莹明亮。每看到这样的糯米饭,我就会想起小时候家里做米酒。爸爸妈妈每次蒸出糯米饭,都会揉一团糯米给我,说:“吃吧,吃吧,我多放了一抖糯米呢!”我拿着糯米团在小村里走来窜去,好像手上拿着的是我童年里最幸福的时光——因为,一年能吃到糯米饭的机会并不多,家里种的糯米多数是用来做米酒用的。

老板在糯米饭上盖上碎细的油条,肉末,再舀上一勺肉汤,一碗文成特色的糯米饭就出来了。

还有咸豆脑。豆制品中,我最爱喝的就是豆脑。小时候家里做豆腐,妈妈常常会在豆腐未成形之前,给我舀上一大碗,放上一点糖,一碗甜豆脑可以甜上一整个冬天——因为做豆腐,也不常做,只有逢年过节的时候才会做一笼出来。我不知道为什么叫豆脑,也许尚未成豆腐时吃了最补脑的原因吗?

以前喜欢喝甜的,现在喜欢喝闲的。老板在豆脑里加点紫菜,榨菜,虾米,盐,一碗咸豆脑就新新鲜鲜地摆在你的面前。喝一口,那豆脑滑入喉咙,直入胃里,胃里也一阵暖暖的感觉。

两个人,两碗糯米饭,两碗汤,8元。

我大吃一惊,8元,在杭州仅够买一碗汤!劳动路上的豆花,十元一碗,永和豆浆里的牛肉面,近四十一碗!现在,到哪里去买这样便宜的早餐?

我们坐在早餐店里,看着这一碗垒得厚厚的糯米饭,再看他家那肉质饱满的小笼包、包子等,恨不得什么都来一份吃个够。小笼包,5毛钱一个,肉包子,1元一个。你吃上两个,一定心满意足。

年越来越近,来买早餐的人越来越多。

我们问:“老板,过年了,你们还在为大家服务,可以适当涨点价了!比如,五毛,一元地涨,大家都不会有任何意见。”

没有想到,老板和老板娘坚决不涨:“来吃的都是父老乡亲,我就不涨啦!别处都涨了呢!”

我知道,过年了,到处在涨价。旺季涨价好像是咱们特色,比如,各大旅游景点,一到旅游旺季,就会涨门票,涨车票;房子,一到购买旺季,就会涨单价,一平方哪怕涨一百,一套房子也要涨几千上万,然而房子还不会一百一百地涨,单价常常几千几千地涨;还有理发、菜价、停车费……

我帮早餐店老板算过了。一大碗糯米饭,如果一碗涨五毛,一天以卖五十碗计算,可以多赚25元;肉包子一个涨价五毛,以三百个计算,一天可以多赚一百五十元元;小笼包一笼涨一元,一天以三十笼计算,可以多赚三十元。这只是大概,早餐店里的老板,每日从凌晨一直忙碌到午后,也许远超这个数目。

老板说,早餐店除了大年初一,一直会营业。

那天,我买了两碗糯米饭,两碗汤,三个面包,三个肉包子,一共15.5元。那天我没带手机,我递给老板两张五元、一张十元,老板一看,立刻换回了五元。她说:那五毛,不用了。

老板不仅不涨价,还处处给我们“便宜”。原因很简单:来吃的都是父老乡亲。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