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68. 家有初中生(三十二):学做父母,且行且反思

 一花牧场 2020-10-09

68. 家有初中生(三十二):学做父母,且行且反思

一老乡的孩子读四年级。长得方方正正的。老乡是一位老师,很担心孩子的语文成绩。我问她考试成绩如何?她说:“平时单元考试都比较差,八十多分的样子,去年期末老师可能改得比较松,考了95分。”只见孩子一脸严肃。我连忙支开孩子,对老乡说:“这样说不太合适。”

我说:“孩子考了八十多分,你用比较差来形容;孩子考了95分,你又说这是老师改得松的原因。在你的眼里,好像对孩子的努力视而不见。”

我继续说:“如果平时孩子都只有八十多分,期末考了95分,这足以说明孩子是努力的。你可以这样对孩子说:期末进步这么大,说明你的方法用对了。于是可以和孩子聊聊学习的方法,让孩子对自己有更大的信心。”

老乡若有所思。她说,有一次,孩子的确这样说过:“妈妈,我好像不管怎么努力,你都不满意。”

我说:“这就对了,孩子觉得永远达不到你的要求,如果换做有些不懂事的孩子,干脆就自暴自弃了。而你的孩子没有这样做,说明你的孩子非常懂事。”

他们走了,我却陷入了沉思。

学习是为了谁?为了自己。父母对孩子提出要求是为了什么?是为了孩子能够有更加优秀的发展。两者好像并没有矛盾,可是两者常常会导致亲子关系的疏离。

前几天我在一篇日记里提到一位教育界专家的观点:小学阶段需要培养孩子的学习态度和习惯。我的想法是:能力不够,需要帮助;态度不行,需要批评。归根结底,我们要让孩子知道:学习是自己的事情,父母的角色只是在孩子需要帮助的时候温暖地站在他(她)的身边。而家长若是常常去打击孩子,那孩子会非常迷茫:到底怎样才是正确的?怎样才能获得妈妈的肯定?久而久之,孩子会觉得学习就是为大人而学,而不是为自己而学。也不知我这样的想法对不对?

话又说回来,为什么家长总是会对孩子不满意呢?实际上并不是不满意,而是不放心,总觉得孩子并不能把自己的最佳状态投入到学习中去,总想着孩子跳得高一些,再高一些。我们班的小赵是一位特别有主见和能力的姑娘,一年级开始就参与班级感恩节的策划,到了三年级,已经可以指导班级孩子国旗下演讲了,感恩节以及其他节日活动更是可以独当一面。她在妇女节给母亲的信里写道:“每天,您都陪着我做许多事情,可我却不情愿,想自己独立完成,您同意了,可您经常来我的书房拿东西,我知道,您就是担心我会不认真。”我读到这几句话的时候忍不住大笑,因为我发现很多的妈妈身上都有这样的通病——对孩子极度不放心。我也曾经做过类似的事情,常常故意到书房看一眼女儿,把眼睛拉长了瞄一眼她的作业,想看看她是不是真的在写作业,或者字到底有没有写端正。小季已经读初一,这样的小伎俩三年级的小朋友都知道,更何况初一的小季?她常常会抬起头,把眼睛翻白了对着我,然后说:“不要偷看!”

对孩子不放心的母亲,一是会否定孩子的努力;二是会否定孩子的观点。而孩子逐渐长大,个性逐渐显现,自我意识逐渐加强,于是他们常常会有自己的想法。有的家长觉得到了三四年级就感受到孩子的叛逆,实际上是因为孩子开始有了自己独立的思想,家长应该为此感到高兴,因为孩子真的成长了。

《正面管教》这本书写道:正面管教的首要目标,是要让大人和孩子都能在生活和他们的关系中体验到更多的欢乐、和谐、合作、分担责任、相互尊重和爱。我们往往表现得好像我们忘记了爱和欢乐是生活和与孩子相处的全部目的,并且发现我们依据恐惧、对孩子的评判、期望、指责、失望和愤怒来行事。然后,我们还奇怪为什么会觉得生活如此痛苦?

我与小季讨论文章开头的案例,她说,爸爸妈妈的鼓励和肯定非常重要,这对于她来说,也是信心的源泉之一。

我希望这是真的,而且我们也并没有多次做父母的机会。我不知如何做才是优秀的父母,且行且反思吧!虽然小季觉得我很温和,但如果小季拿起手机玩游戏,我也会毫不犹豫地夺走砸碎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