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30.小季的歌唱时光

 一花牧场 2020-10-09
130.小季的歌唱时光
 
小季最近对唱歌非常上心。许是前些日子的班级小合唱比赛给她的某种触动,她觉得应该要学习唱歌。但她对自己没有把握的事情从来都不够自信,甚至连我,也不给触摸那一部分的真实状况。于是,她常常跟我说:“妈妈,你下班后迟点回来,可以吗?”因为,她要在家里学唱歌。
她学唱歌的方法也非常原始,就是戴上耳机,跟着QQ音乐的旋律唱开去。我从未见过她如此虔诚,便应允她,每天下班后五点半到家,让她在家里有半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可以忘我纵情歌唱。
但她对自己的进步并不满意。她问我,为何父母唱歌都还可以,她却五音不全呢?
我说:“没有人天生就会唱歌,是要靠后天练的。”
她又问:“怎么才可以打开喉咙呢?”“怎样才能进步呢?”“我怎么遗传了你们最差的基因呢?”
我说:“如果你真的很想学,要不妈妈给你找个老师练一练?”
她说:“我连爸爸妈妈都不给听,我怎么能在老师面前出丑呢。”
她不依,我便作罢。
有一天,我四点钟从学校出发做一年级新生入户调查,因为比较顺利,很快结束回家。回到家,我发现她正在我的房间里戴着耳机练唱。她背对着门,又因戴着耳机,所以并没有觉察到我的到来。我在门口静静地听了一会儿,虽说不上唱得到位,却也是发音清晰,不跑调。一分钟后,我特地走到她旁边,告诉她我听见她唱歌了,而且唱得不错。
小季显然不够自信,连忙把我推出房间,关上门,锁好,自己继续在里面学唱。只是她更加谨慎了,声音更轻了,于是我听不见了。
周末,我们都在家,她希望我们给予她一个私人空间,建议我们出去走走,她想练歌了。我们应承了她,等我们回来时,她与我们交流了更多唱歌的心得,说自己副歌唱不好,又说自己高音唱不上去。我问,副歌是什么?她告诉我,是那首歌里很抒情的部分,并打开QQ音乐告诉我。她问:“妈妈,你们小时候怎么学唱歌的?”
别无他法,小时候,夕阳落下的傍晚,月明星稀的黄昏,又或是山花浪漫的时节,到山上,到小路上,到村头村尾,扯着喉咙一首一首地唱,跟风学,跟雨学,跟大自然中的一切学。读书后,又跟老师学,把每一句歌都虔诚地唱好。到了师范,跟音乐老师沈老师学,到合唱团里,日日练声,唱一首又一首的革命歌曲。那些年,《乌苏里船歌》《过雪山草地》《楞楞歌》《十送红军》……每一首歌都见证了我们青春年少时对音乐的追求与梦想。
看到小季对一件事情如此着迷,挺令人动容的。年少的时光里,我们又何尝不是这样,对生命中出现的某个片段抱着虔诚且又执着的向往呢?师范时,我曾对学钢琴痴迷过一段时间,周末泡在琴房,听着叮叮咚咚的声音化成了优美的旋律从自己的指尖滑出,觉得那一个个堆叠的时间过得那么充实而有意义。工作后,还曾用一年的工资购买一架钢琴,摆在家中,即便不再弹了,但看到那架钢琴,依然觉得那颗尘俗的心永远有一块净土是宁静而淡然的。到了杭州,学校里不再缺供我们弹奏的钢琴了(每层楼有一架钢琴摆在距离学生最近的地方,剧场、艺术中心、每个音乐教室、舞蹈教室皆有钢琴),我又迷上了电影。每周五晚上,觅一部电影,坐在影院里静静地享受,跟着电影走进前世今生,古今中外,天南地北,那是一件多么享受的事情啊!
的确,有所期待,生活就会五彩缤纷。
小季虽然对自己的唱歌水平不够自信,但我可以体味她在上完一天的学之后,背着沉重的书包上楼,一定是非常幸福和迫不及待的,因为她有一件让她非常想做的事情在等着她,就像我在疫情前的每一个周五等待一场精彩的电影那么幸福。
唱吧,唱不好又何妨呢?
重要的是,你感受到了无与伦比的乐趣与放松。这才是学唱歌最大的价值。

(摘录于《读者》2020年12期51页)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