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8.所需几何

 一花牧场 2020-10-09

198.所需几何

不知从哪个角落里冒出来一个包裹,是杂志铺寄来的。我在杂志铺上订杂志,通常是半个月一趟。这一年来,我几乎每到必拆,怎么会突然冒出一个厚重的包裹来呢?我正奇怪,打开一看,大吃一惊——原来,这是2017年的包裹,我竟然没有打开过。

两本《儿童文学》,两本《读者》,一本《我们爱科学》。见《读者》杂志是20171516期,恰逢暑假。三年来,竟然毫无知觉,它们藏在家里的某个角落,被我冷落了这么久。打开15期卷首,是连岳的《过小而难的生活》。文末,他写道:不要被偶尔的孤寂打败,要知道,这才是一个人正常的生活。这种状态能持续到我们生活的终点,正是幸福快乐的标志啊。

他把这种生活喻为“小而难”的生活,看起来虽简单重复,但每天都面临小挑战,做自己的主人。

读到这篇文章,很是契合我见到这个三年无人问津的包裹时的心情。有时候在想,人,到底所需几何?曾经被我视为精神支柱的《读者》,一期不落地读,尽管并未拾得其中一二智慧,毕竟是陪伴着度过了很多孤独的夜晚。但是,我过着琐碎的日子时,它却时时被遗忘在某个空间里不知所踪。有时候,也许我并不是想要阅读它,而只是寻求一种它在身边时的精神充实,好比自己常在当当下单,但实际上所读之书却鲜有几本的道理是一样的。用书把书架填满,并不意味着书把心胸填满了,有时候,反而一种无所适从的错乱感——实际上,我需要的也仅仅只是一两本而已。

我常常泡咖啡,在学校里更。我喜欢泡速溶咖啡,那种已经调剂好的。联华超市里几乎所有品种我都买过了,每次购买,定会选择与上一期不同款的那份。我在教室的后面放置一个杯子,把大把大把的咖啡塞入其中,遇到没课的间隙,端上水杯,拿着卡,到开水间泡一杯。开水间的水龙头颇有戏剧性,插入卡时,一按“开始”,那一百度的水便跳跃式的从水龙头里飞溅出少许,才会形成滚圆的水柱落下来。若靠近些,这些飞溅的水花非得在你的手臂上留下痕迹不可。

端着咖啡,回到教室改作备课,偶尔也听听别的学科教师如何上课。听着听着,咖啡就凉了。凉了也好,重新再泡一杯,一天之内泡上三杯是常有的事。但却不常喝完。

我突然懂得了,也许,我并不是想喝咖啡,而是需要有咖啡在侧的安全感,偶尔闻一闻那味道,便觉得那熟悉的香味,汇聚成了一抹力量,注入我的虚空的精神世界之中。

晚上又去看了一场电影。是《死无对证》,《看不见的客人》的翻拍版本。一看简介与演员,与前些年看过的《看不见的客人》几乎一样。我记得那年看这部电影时的惊诧——故事情节的反转,是出乎我的意料的。我常常想起那部电影,男女主人公为了一个又一个错误,最终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一手遮天的男主角,被那位失踪男孩的父母揭开了真面目。几乎很少有电影会在我的脑海中存留这么久的印象。这部翻拍的电影,到底是看还是不看?

犹豫是最难捱的。我最终决定去看一看,去填补当年观看《看不见的客人》时的惊疑心情。当我购买电影票时,才发现这部电影只有我一人购票。但我知道这是一部悬疑影片,非常怀疑自己一个人是否真的有勇气坐在空荡荡的电影院里。再则,若我不看了,没有观众,那是不是意味着放映员可以做短暂的休息?

决定先去了再说。若真的只有一人,我便退了票

一到影院,我问检票员是不是只有我一人,他说,已有两人进入。我大喜过望,顿时寻到了非同一般的安全感。

看完,出门,两位情侣说,好像与之前的版本一模一样。我莞尔,说,的确是一模一样,但也是好看的。

走出影院,我在想,我是真的需要看这部电影吗?实际上,家中的华数TV中早已上线,也许,我需要的是周末坐在影院中卸下一切的那份轻松与自在。

读祝勇老师的《在故宫寻找苏东坡》。正在医院复检,大厅里从不缺人。我寻个边上人较少的地方坐下,翻开。一股沉香的味道从书页中缓缓流出,与医院凝重的气氛隔离了开来。我跟着书本走进了那个文人激荡的时代,悄悄推开那扇门,不声张地朝里一瞥,看见了清风竹林间的竹杖芒鞋,看见了“一蓑烟雨任平生”潇洒豪迈,通透旷达的宇宙。

正看得酣,边上有个姑娘在与母亲打电话,与其急促,满是埋怨:我接下来该怎么办?我的房间都退了,医生今天又不出诊,我怎么办?……

说话就如倒豆子般,似疾风骤雨。

另一旁又来一人接电话。那人嗓门如同“河东狮吼”,虽不是吵架,但声音却是整个大厅都听明白了:我在杭州。嗯,我在杭州,等我回去再说……

我默默朝他们看了几眼,继续回到白纸黑字之中来。不知道什么时候,他们俩的声音不见了,人也一同不见了。那位姑娘走后,我沉思了许久——年纪这么大了,依然是依赖父母的。电话那头的母亲,听见孩子在医院里的不知所措,一定是焦虑的。

难道这姑娘不会自己安排周末的就诊么?也许不是的。她也许需要的是母亲的安慰,需要的是一个情绪的出口。

看《麦路人》的时候,天下着雨。我特地穿得厚厚的。天气渐凉,我是绝对不会让凉意侵扰我的,哪怕去的是封闭的影院,我也把自己包裹得密不透风。

看《麦路人》,气氛是凝重的。整个故事令人悲伤——一群社会底层的落魄人员,每夜居身于通宵快餐店,无家可归。每个人都在拼命地活着,为一口饭。我挺希望主人公博哥(郭富城饰演,曾是一位金融投资者,后失败,经历牢狱之灾)能有反转的那一日的,比如,买个彩票中奖,又比如,换一种活法。然而,结果却是收到了他肺癌晚期的信息,昂贵的药费,把极高的生存希望硬生生地挡在了门外。他的世界,再无鲜花雨露,只有无边的黑暗,最终,连母亲也不曾见最后一面,一个人孤独地死去。

走出影院,我一直在思考:这部电影的意义在哪里?也许,就是为了告诉我们,生活的奇迹,不是总发生的。每个人都喜欢看大喜大乐的结局,但并不意味着那是真实的生活,生活的方向,也并不总是朝着想要的方向发展。会有,但极少。

把目光投向这些没有光芒的阴暗面,也许能找到更多自己需要的。那些地方散发出来的一丝亮光,比耀眼星辉更加灿烂。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