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无数个悲剧告诫我们:父母的焦虑,是孩子成长最大的绊脚石

 wenxuefeng360 2020-10-09
无数个悲剧告诫我们:父母的焦虑,是孩子成长最大的绊脚石

人的行为总是受情绪支配的!

孩子总是受父母影响的!

这是教育孩子过程中,两个非常重要的逻辑。

昨天发布了一条微头条,谈的是关于初中学生抑郁的问题,很多网友回复和评论。从网友回复中,我们可以看出,心理问题已经成为教育避不开的一个重要课题。还有一位网友私信我,孩子厌学怎么办?

无数个悲剧告诫我们:父母的焦虑,是孩子成长最大的绊脚石

现实正在用一个又一个的惨剧,警示我们这些家长:孩子的成人比成才更重要,心理健康不容易忽视。

14岁的初三男孩,因在教室里玩扑克牌,被班主任请家长到校配合管教。结果,其母亲盛怒之下当众甩了儿子两耳光,逼得儿子爬上走廊一跃而下,跳楼身亡。

上海卢浦大桥上,一男孩突然跑下车后,迅速爬上桥栏一跃而下,紧跟着的女子从车里追出,因没能抓住他坐地痛哭。120到场后确认,男孩已无生命体征!

10岁儿子玩手机不做作业,黄先生一怒之下把手机丢出窗外,没想到孩子一瞬间也跟着手机一起跳下7楼去,一个年轻的生命就这样结束了!

………………

面对这样的一个个惨案,我们除了痛心同情之外,更需要反思孩子的教育环境,特别是家庭教育。

谈到家庭教育就离不开一个词:焦虑!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家长的焦虑给孩子带来的伤害及应对办法。

1

教育中的错,大部分来自于焦虑情绪

无数个悲剧告诫我们:父母的焦虑,是孩子成长最大的绊脚石

人是从动物进化来的,不管我们多么的理性,最根本的还是受感性的驱使。这是由生物性的感觉、知觉、认知等系统决定的。

如果你想正确的教育孩子,首先要把自己的焦虑情绪搞定,否则就是大猩猩教猴子,永远在情绪的支配下,伤害了孩子还不自知。实际上,很多的家长就是在这个层面教育孩子。

一般来说,焦虑会让我们产生下面这些倾向:

焦虑让我们情绪不稳定。

无数个悲剧告诫我们:父母的焦虑,是孩子成长最大的绊脚石

家长最焦虑的时候是什么时候?是考试成绩出来的时候;是明明很简单的题,孩子就是搞不懂的时候;是本可以1小时写完作业,他(她)却写了4小时;是他沉浸在手机游戏里,对其它任何事情,充耳不闻的时候……

这个时候,你会怎么办?

是不是会产生下面这些冲动,或者根本就是直接采取下面这些行动:

指责:'你怎么回事?怎么考的这么差?这么下去你连高中都考不上';'你好好想想,这么简单都不会吗?''你怎么写的这么慢,别人9点就写完作业了,你每天晚上都要写到11点,你不能快点啊''你就知道玩手机,学习时怎么不见你这么用功'

威胁:'下次考试再考成这样,你就别吃饭了';'下次再犯这么简单的错误,看我怎么收拾你';'以后晚上9点前,必须写完作业,否则就别写了''再玩手机,把手机给你摔了!'

更有甚者,对孩子打骂侮辱。

我们能说家长不爱自己的孩子吗?绝对不是。只是在那个当下,我们被自己的焦虑情绪控制了,行为和语言已经不过脑子了。

这不就是大猩猩教猴子一样吗?

这背后支配你的情绪就是焦虑,你试着让自己心平气和,或者你刚刚谈成一笔大生意,或者刚刚被领导提拔,孩子还是这上面这些表现,你会如何呢?

是不是就平静了,就理智了,就能正确的思考了呢?

焦虑让我们急功近利。

无数个悲剧告诫我们:父母的焦虑,是孩子成长最大的绊脚石

现在的教育制度不仅仅绑架了教育,还绑架了家长。

每一个家长现在的目标几乎都是一致的:上好初中,上好高中,上好大学,找好工作。衡量标准很简单:分数。

现在最流行的教育理念是什么?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于是有条件的孩子各种兴趣班、各种辅导班,家长恨不得让孩子学会天下所有的技能和知识。

更有一些极端的家长开始直接拔苗助长。

魏永康,13岁时,考入湘潭大学,17岁考入中科大,后被学校退学。

张易文,10岁考入商丘工学院,大专学历。毕业后进入他父亲的私塾当老师。按他父亲原来的说法,张易文10岁考上大学,20岁博士毕业,然后搞科研,进入'比较上流的社会'。

无数个悲剧告诫我们:父母的焦虑,是孩子成长最大的绊脚石

这些急利近利的行为和做法,在我们身边时刻都在发生着。

为了能考上好大学,不顾孩子学习水平,花钱进重点学校,进重点班级,结果在学校、在班级里成绩垫底,严重影响孩子的学习自尊。

为了提高成绩,孩子没有任何学习之外的活动安排,不能看电视,不能玩手机,不能找朋友玩,最后导致孩子厌学。

家长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全天候的盯着孩子,全方位的保障孩子,当孩子进入青春期之后,亲子关系破裂。

教育绝不是急功近利的事,而是慢功出细活的事。十年植树,百年育人。这个道理家长们都懂,让家长们这么做的,依然是焦虑感。

焦虑让家长无视教育规律

无数个悲剧告诫我们:父母的焦虑,是孩子成长最大的绊脚石

教育是有规律的。

德国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一个灵魂。'

樊登在他的《陪孩子终身成长》中写道:对于教育,我个人认为的最重要的三根支柱:无条件的爱、价值感和成长型心态。

我发布的专栏里,把一个人的教育分成了8个层面,智商、亲子关系、自尊心、情商与逆商、思维方式、学习方法、行为习惯、学习(工作)成就。每个层次都有心理学和脑科学原理支撑的培养方法。

无数个悲剧告诫我们:父母的焦虑,是孩子成长最大的绊脚石

这些都是教育的规律,但是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有没有想起这些规律呢?在焦虑的时候是想不起来的,只有平静的时候,才意识到自己的做法不对。

可是一到事上,又回到自己教育的模式上来。这是因为,绝大多数的情况下,人们总是按原有的行为模式行动。这种行为模式背后就是情绪在作怪。

2

焦虑是如何产生的呢?

无数个悲剧告诫我们:父母的焦虑,是孩子成长最大的绊脚石

如果说一个人焦虑,那是因为个性以及个别事件造成的,但是对于孩子的教育,现在是整个社会都在焦虑,这就不是一个个别事件的问题了。

形成群体性教育焦虑的原因,包括两个:社会环境和心理环境。

激烈的竞争环境扭曲了教育体制

无数个悲剧告诫我们:父母的焦虑,是孩子成长最大的绊脚石

我国高考报名人数,2000年:375万,2020年:1071万。越来越多的家长选择让孩子参与高考,因为只有更高的学历,更好的学校,才会有更好的就业机会。

这是一条公开的社会竞争法则。

于是,从考上大学,到考上名牌大学,从考上本科到考上研究生、博士生。不断提高的教育目标,像一座座大山压在孩子身上,实际上父母的压力比孩子更大。

随着教育的改革,大量的资本进入教育行业。于是私立学校开始大规模出现,校外学科辅导开始火爆。高考、中考已经成为最热门的话题,并延伸出很多新型服务行业,像什么中考择校,高考志愿填报。

所有的学校和培训机构,一股脑的投身到提高分数这件事上来,原因很简单:高分可以获得影响力,高分可以获得利益,高分可以招来更好的学生。

什么德智体美劳,什么教育规律,统统被现在主流的教育机构抛之脑后,他们目标只有一个:提高分数,提高名校的录取率。

绝大部分孩子终将要在这种体制之下接受教育,如果你想要获得优质的高等教育,你就必须要在这场拼杀中,冲出来。否则,什么清北复交,什么985、211,与你无关。

在这种背景下,焦虑又会加剧学生涌向那些以分数著称的学校,继续强化学校注重分数的教育模式。

这是一种恶性循环。

社会进步加剧了教育竞争,教育竞争扭曲了应试教育,应试教育加剧了社会焦虑,社会焦虑又刺激了恶性竞争。

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人们的心理模式是焦虑产生的根本原因。

无数个悲剧告诫我们:父母的焦虑,是孩子成长最大的绊脚石

上面只不过是我们所处时代的一种社会环境,这并不一定会让我们焦虑,让我们焦虑的直接原因是我们的心理模式。

也就是面对失败,我们如何自我解释。

情绪产生的过程,可以参见专栏文章:家长最大的恶,是在孩子还没有抵抗能力的时候,受到了情绪暴力。

简单概括就是,内心的目标与现实不一致引发情绪。对于焦虑情绪来说,它大部分产生于与他人的比较。古人云,不患寡而患不均,就是这个道理。

原中央电视台主持人王小骞在她的书《妈妈知道怎么办》提到,人们获得的快乐有三种:一种是与别人比较获得的,第二种是与自己比较获得的,第三种是无条件的快乐。

比较能让我们获得快乐,也能让我们焦虑,这是一个硬币的两个面。

在互联网的时代下,'别人家的孩子'的故事,经常的出现在我们面前。不是因为优秀的孩子多了,而是因为普通的孩子没有引发传播的故事。

这会让我们产生错觉,别人家的孩子都那么优秀,只有自己家的孩子平庸普通。实际上,优秀的永远是少数,普通的才是大多数。

当我们看'别人家的孩子'故事的时候,难免不去跟自己的孩子对比,结果越对比,越对自己的孩子失望。因为你能看到的只是这些孩子身上的优点,用别人的优点,去比较自己孩子的缺点,自然比不上了。

最终的结果,少数优秀的孩子,把大多数普通孩子和家长比的焦虑了。

焦虑的产生外部因素是诱因,内部因素是主因。外因是时代变化的结果,我们无法改变,但是内因不过是我们的一种心理模式,只要你想改变,随时都可以改变。

3

如何改变自己的焦虑状态。

无数个悲剧告诫我们:父母的焦虑,是孩子成长最大的绊脚石

人们看到的世界,总是他想看到的世界。如果我们想改变世界,就要改变自己的想法。

第一,改变认知。关于教育,作为家长需要认真做一次学习。为什么要这么说呢,因为大部分的家长,对教育都是无知的。焦虑其实就来自于无知。

因为篇幅有限我不能展开论述关于教育的规律,但是,作为家长,如果你真心对自己的孩子负责,从现在开始学习家庭教育。

至少要知道,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独立,而不是满足家长的虚荣心;要知道,最好的教育是个性化教育,也就是发现孩子的天赋,并提供最好的教育支撑;要知道,亲子关系是一切教育的土壤;要知道,天赋是重要,但是,学习兴趣产生的动力,比天赋更重要……

看这样的文章,你一定有过焦虑或者正在焦虑孩子的教育问题。这说明,你在孩子身上发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其实是由于家长教育的结果。

所以,要想让自己不焦虑,你首先要看到那些教育的规律,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承认自己过去教育的错误。从改变自己开始。

改变认知,你才能预见未来,才能明白孩子出现行为的原因,才能清晰的知道如何应对,才能对教育有掌控感,有了掌控感,你才有机会远离焦虑。

第二,改变心理模式

心理学里有一个法则,叫ABC法则。其中A是外界的信息刺激,B是人们的反应模式,C是事件的结果。在很多人眼里,是因为A,所以就会出现C,往往忽略B的存在。而恰恰是B决定了C的结果是什么!

无数个悲剧告诫我们:父母的焦虑,是孩子成长最大的绊脚石

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利格曼,在《教出乐观的孩子》这本书里,告诉我们,摆脱焦虑需要把握三个思考方向:永久性、普遍性和个人性。

所谓永久性,是指不要把偶尔发生的事情,想象成永久性的问题。比如,孩子的学习成绩。孩子学习不好,是当下的现实,这种现实是可以改变的,关键是找到方法。

所谓普遍性,是指不要以偏概全,错误的放大孩子的缺点。比如,孩子运动时显得不协调。不要认为孩子没有运动天赋,他只是踢球技术太差。

所谓个人化,是指出现问题,不要错误的归因于外部因素,而是要客观分析自己应该承担什么责任,如何挽回或者改变。

不改变自己的心理模式,就无法改变你对孩子的感觉,感觉改不了就无法摆脱焦虑的困扰。还记得我们开篇说的吗:人的行为总是受情绪支配的!

第三,接受现实

人与人是差别的,这是现实,我们不能要求孩子各个方面都比别人强,那不过是家长们虚荣心的一种欲望而已。

每个家庭有每个家庭的条件,每个孩子有每个孩子的特点,从智商角度来讲,有的孩子发育早,有的孩子发育晚,有的孩子适合做逻辑分析,有的孩子适合运动,有的孩子更喜欢音乐

还有的孩子更迷恋动手操作。

我们不能只用分数来衡量一个孩子的成长,而是要结合他的综合表现来衡量。

我们还要知道,一个人的学业和成就,跟很多因素有关。而且随着孩子的成长,会产生很多家长不可控的因素,比如孩子的性情、周围的伙伴、任课的老师、学校的校风、网上娱乐的诱惑等等

作为家长一定要能接受孩子,只有接受了孩子的现状,我们才不会焦虑,才能正确的从现实出发,帮助孩子规划他的未来。

人的一生,简单说就是不断的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而任何一个问题的解决,都需要一个学习过程。

我们教育孩子,关键是帮他建立一套独立的学习系统。

教育从来都不短跑比赛,而是马拉松比赛,比赛的终点就是生命的终点。看懂了这一点,你还会为眼前的患得患失焦虑吗?

所以,请家长们先搞定自己的焦虑,改变自己对教育的认知,允许孩子失败,接受孩子的现状,用无条件的爱,给孩子的成长提供最有营养的教育土壤。


我是潜心研究教育的@赋能教育观 ,专注传播科学的教育观。所有教育问题,科学给你答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