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膀胱结石的SWL治疗

 医学镜界 2020-10-09

膀胱结石的人群患病率较低,而且其中适合冲击波碎石(SWL)的原发性膀胱结石也不多。虽然SWL具有非侵入性、无需麻醉等优点,但其并非膀胱结石的首选治疗方法。这是因为一方面膀胱结石多为继发性结石,SWL显然无法胜任,如继发于前列腺增生、尿道狭窄等疾病膀胱结石,诊疗的原则是去除结石形成的病因另一方面有更快捷、更有效的经尿道碎石方法因此目前只在体内碎石设备或不能接受经尿道治疗的情况下膀胱结石才需 SWL碎石。

然而,膀胱结石的SWL却有着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膀胱充盈时是一个良好的膨胀空间,有利于冲击波发挥碎石效应;膀胱结石与体表距离很近,冲击能量衰减较少;作为结石出路的尿道较粗,残石容易排出。Hotiana MZ报道SWL治疗29例膀胱结石,结石平均大小为22.65x 15.17 mm75%的患者为一期碎石,每冲击次数与结石的大小相关。Garcia JV报道十年间SWL应用俯卧位治疗45例膀胱结石,一期碎石的有55%,二期碎石的有26.7%,三期碎石的8.8%79%的患者结石完全排尽,13%病人SWL后因结石的残留而行内镜治疗

儿童的膀胱结石多为原发性结石,可首选SWL治疗。治疗儿童的膀胱结石,一般较少采用经膀胱镜碎石,除了器械因素和技术性因素外,主要是儿童的尿道细而娇嫩,经尿道反复操作可能会造成尿道损伤而发生狭窄。≤3cm的成人原发性膀胱结石,可以采用SWL治疗。结石3cm或过多 (>6 )者,不仅SWL治疗费时费力,而且碎石残块较大,易阻塞尿道;其次出于价格效能比的考虑,加之经膀胱镜碎石相对容易,因而较少采用SWL治疗过大的膀胱结石。成人继发性膀胱结石,是由下尿道梗阻性疾病所致,临床上应首先针对结石的病因进行治疗,同时顺带取除膀胱结石,而不应单独采用SWL

在决定施行SWL 前必须了解尿道是否畅通若存在明显尿道狭窄则不宜行SWL 。膀胱结石多伴有下尿路感染,SWL 前需常规给予抗生素治疗 2~3 碎石后仍需继续使用一。碎石时是否需要膀胱充盈有一定的争议,一些观点认为膀胱空虚时结石相对固定易于定位和冲击故应在排空膀胱后再碎石。亦有人认为结石在充满尿液的环境中更易粉碎而且膀胱充盈后将肠管向上推这样既避免 SW 损伤肠管,又能减少了能量损耗冲击波碎石术前应剃去阴毛。适当饮水充盈膀胱,应当注意,饮水过多会使膀胱充盈过度, 患者因剧烈的尿意而无法坚持治疗或在中途被迫排尿时排出较大残石,引起尿道梗阻。

超声波对性腺无损伤,在SWL治疗膀胱结石时最好采用B超定位。若用X 光定位,男性患者宜用铅橡皮保护两侧睾丸,同时注意让阴茎避开冲击波径路。治疗时患者通常取俯卧位也有人建议采用坐位或半坐位但不如俯卧位。膀胱结石一般较坚硬,可用较高的冲击能量治疗,冲击的次数也可适当增加,结石粉碎后再适当降低冲击能量。SWL进行至一半时,可变换体位从另侧冲击,以减少该侧膀胱壁的累积损伤,亦可避开冲击波径路上的碎石粉末,有利于冲击波的传播和空化效应的发挥。膀胱是空腔肌性器官,周围又无重要脏器,SWL时工作电压可适当调高,冲击次数也可适当增加 ,但仍以不超过 2500 次为。膀胱结石因周围间隙大冲击时会产生跳动现象,导致移位,因此,操作者及时调整位。

 膀胱结石碎石后往往第一次排尿就有碎石排出,可瞩患者在膀胱充盈明显时排尿,以减少结石嵌顿的机会。结石较大者应在术后第一二次排尿时取侧卧位,或不完全排尿使碎石分次排出,避免大量的碎石突然堵塞尿道。若出现排尿困难和排尿疼痛,说明尿道已被碎石堵塞,应让患者平卧,使碎石退回膀胱。若症状仍不能缓解,可插尿管或用尿道探子把结石推回膀胱内后,再行SWL。有人报道了7例膀胱结石(直径1.8~4.6cm)SWL10~35天后在尿道内发生了石巷,说明对体积较大的膀胱结石应慎用SWL,至少术后要早期复查,需要再次治疗的病例应在术后一周内复震,以减少尿道梗阻的发生。膀胱结石的并发症较轻,多为肉眼血尿、皮肤出血,偶见因尿路感染所引起的发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