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运动锻炼,早、晚差别大!2 类人最好避开早上

 新用户17997693 2020-10-10

国庆假期在家天天刷抖音的小脉,看到一个全民好现象:

全国上下,积极、主动参与锻炼的人,越来越多了!而且花样还多,一点都不枯燥,非常时尚!

一般来说,大家出去锻炼主要有这么2个时间高峰:早晨上班前、晚上下班后。

晨练一族:睡眠较少的中老年人居多,当然超级自律的年轻人也有。

晚练一族:基本是全民狂欢。不过,结束一天忙碌工作的年轻人,多会选择晚上来锻炼。

家里不少长辈,都因为这个“最佳”锻炼时间问题,来咨询过小脉:

早上空气不好,是不是不适合锻炼啊?

听说早上锻炼容易猝死,是真的吗?

晚上锻炼会不会太过兴奋,影响睡眠啊?

别急别急,小脉这就为大家一一解答。

晨起锻炼

所谓“一日之计在于晨”,现在很多人都会以“晨练”开启新的一天。

晨练的优势

1.有助于减肥

来自美国和丹麦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早上锻炼可以让人一整天都神清气爽,而且非常利于体内糖和脂肪的代谢。

所以,有减肥需求的人群,选择早上锻炼,效果最佳。

2.精气神更棒

晨练后带来的成就感,会帮你更好的应对接下来一天的工作、学习、生活压力。

而且,晨练还有助于消除负面情绪和心理。

所以,心情不好、状态不佳的时候,不如早期运动吧。

2类人不宜晨练

虽然晨练好处很多,但是有2类人却并不适合在清晨锻炼。

1.血压控制不佳人群

血压在清晨6-10点会达到一个高峰,医学上称其为“清晨高血压”。

而正因为清晨高血压的存在,使早晨成为了心梗、脑梗、猝死的高发时间段。

数据显示:清晨发生中风的风险是其他时间段的4倍;且上午7-9点之间,心血管死亡风险比其他时间要增加70%。

所以,如果属于高血压高危人群、或近期血压波动、或血压控制不达标的人群,最好避开在早晨锻炼。

待血压控制达标或平稳后,再选择清晨来锻炼。

2.糖尿病人群

清晨大多数人锻炼时,都是空腹状态,糖尿病患者清晨运动,那么发生低血糖的风险自然比较高。

除了低血糖风险以外,糖尿病患者多合并有多种心脑血管并发症,而清晨气温较低,冷空气刺激和劳累,很容易诱发并发症的突然发生。

所以,高血糖人群在晨练前半小时,可以先喝点牛奶、豆浆或麦片等,但也不要太多,并且随身携带糖块,以备不时之需。

晨练要注意4点

1.不要贪早

最好选择太阳出来后、或天亮一两个小时后,再去锻炼。

这样不仅视线比较好、气温也逐渐回升,而且植物的光合作用会提升空气中的氧气浓度,低空飘浮的灰尘浓度也会降低。

在雾霾如此严重的当今,室外锻炼也要根据雾霾严重度,灵活选择哦。

2.不宜剧烈

运动要因人而异、因身体情况而异。

从低强度开始,比如散步、太极拳、慢跑等,然后循序渐进,不要超过自己身体所能承受的强度。

一般运动30-45分钟左右就足够啦,莫贪多。

3.记得热身

如果只是散步这种强度的训练,倒无所谓。

但如果是要选择跑步或其他类似强度的锻炼方式,就一定要记得热身。

比如拉伸、高抬腿等,让肌肉先热起来,这样能一定程度保护肌肉、关节远离伤病。

4.注意保暖

尤其是秋冬的早晨,出门锻炼,记得多带件衣服、一条毛巾。

不要让运动过后的酣畅淋漓,因为没有及时擦汗、或添衣,而成为感冒的导火索。

晚上锻炼

结束一天工作、学习的傍晚,时间会更加充裕,所以更多的人,会选择在晚上锻炼。

晚上锻炼的优势

1.增肌效果佳

研究表明,晚上人体肌肉和关节灵活度较高,相对不容易受伤。

而且傍晚和夜间,人体肌肉力量达到峰值,此时最适合增肌。

所以,想练一身腱子肉的朋友,锻炼时间最好选在晚上。

2.时间宽裕、选择更多

晚上、尤其是傍晚,是一天中空气质量最佳的时候,人的身体状态也最好,非常适宜锻炼。

而且时间宽裕,什么打球、广场舞、瑜伽、慢跑都可以随时安排,而且更容易大家一起“组队”打卡,互相监督。

晚上锻炼谨记5点

1.不要饭后立刻运动

刚吃完饭后,血液会流向“胃”,帮助消化。

如果这时候运动,肢体肌肉就会和胃“抢血液”,容易导致消化不良。

而且,刚吃饱就剧烈运动的话,还容易诱发胃痉挛、呕吐等不适。

所以,饭后最好能休息半小时左右,再进行低强度运动;如果选择打球、跑步等中、高强度运动,则放在饭后1-2小时后进行。

2.时间不要过长

及时时间宽裕,也要注意不要运动太久。

并在睡前2小时左右,结束锻炼并回家休息,如果运动过量、太过兴奋,反而会失眠哦。

3.不要勉强自己

如果白天太过劳累、或身体状态不佳,不要勉强自己必须运动。

此时应该首先保证休息,使身体充分恢复,第二天再运动也不迟。

4.选择合适场地

晚上室外锻炼,一定要选好场地。

最好是自己熟悉的环境,而且光线充足,以免因为视线不佳,引发意外。

5.注意人身安全

夜间室外运动,最好能穿比较鲜艳的衣服,这样来往车辆更容易提前发现自己,避免交通事故。

而且,最好能结伴而行,遇到突发情况,也好有个照应。

看到这里,你找到最适合自己锻炼的时间点了吗?

不过,对于小脉,目前最重要的并不是时间问题,而是:动!起!来!

参考文献:

1.张炎焱.什么时间锻炼效果好早上?还是晚上?.实用糖尿病杂志,2005,13(1):61.

2.邓鑫.你的最佳锻炼时间是几点.家庭科技,2018,(9):27.

3.张健,张建华,席繁宏等.晨练对中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影响.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36(9):2244-224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