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柳七公子 2020-10-10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文/柳七公子


这一曲,是千古绝唱,蜚声当时的北宋词坛。

东坡是个心胸非常豁达,很乐观豪迈的男人,这一年(公元1082,建丰五年)再次被贬,谪居黄州,虽然屡遭人陷害,可胸怀远大理想和抱负的东坡,依然有最初的梦想。

那就是好男儿,要建功立业展雄才,他有满腹经纶,亦有旷世的才华。可他的仕途生涯从不是一帆风顺,在起起落落在漂泊辗转中,东坡已到奔五的年纪。

但他从不因屡次被贬而萎靡不振,他热爱生活,关心时局的变幻。

初到黄州,便到青山绿水间游历,这一日他来到黄风城外的赤壁矶,站在陡峭的岩石上。

东坡的心中不由得感慨万千,一曲豪放的新词在胸中涌动着,依如脚边亘古的长江水依旧翻腾着滚滚的浪花,澎湃着的激情汹涌而至。

上阙,咏赤壁。依如电视剧《三国演义》的片尾曲: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曾经叱咤风云的英雄,刘备、曹操、孙权、周瑜,整个三国乱世的群英们,都湮没在滚滚红尘中。

曾经的血腥杀戮,曾经九死一生都付于滔滔江水,千秋万代之后,唯有他们留下建立的功业永垂不朽。

一代词人东坡的写词的气势婉如奔流不息的长江水,这首《念奴娇,赤壁怀古》象一帧绚丽的画卷,缓缓地平铺开来。

先说词牌念奴娇,是唐天宝年间因歌妓念奴而得的名字。

传说唐玄宗每年游历大唐锦绣山河时,念奴总会悄然跟行,词调因她而兴。

此调有仄二体,词为仄体正格。一百字。前片四十九字;后片五十一字,各十旬四仄韵。

十分适合抒发豪迈的感情,最著名的就是东坡的这首《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东坡站在赤壁上,远望着滚滚的长江水。

宛如《三国演义》的主题曲: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古角铮鸣,岁月带不走那一串串熟悉的姓名,一夜风云散,变幻时空。

清朝赵翼的《论诗》中有句: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

纵观历史的长河有多少风流人物,显赫一时的时代骄子,曾经的显赫曾经的辉煌业绩,被时光的沙漏一点点过滤,被磅礴的长江水一点点淘尽,都淹没了历史的长河中。


东坡这首词开篇,长袖独舞,气势恢宏,站在历史天空的制高点鸟瞰天下,大浪淘沙,留下的就是英雄,这样的英雄人物又有多少呢?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此情此景,断涯临江,其实这里并非当日的三国赤壁之战的古战场,但当地的传说是周郎赤壁,所以就有了人道是。

东坡就把这里当成昔日烽火四起的古战场,抒发自己的怀古的情怀。

赤壁的风光绝伦,惊心骇目,“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这三句是多么立体感的三难画面,强烈的代入感把读者引领到一个惊心动魄的奇险境界。

东坡现场写景,断崖险峭,直插云宵,惊涛骇浪拍打着江岸,浪花朵朵象皑皑白雪,翻卷着。好一派大好河山,好一派锦绣风光。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总结上文,引出下片。

下阙,怀周瑜。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

东坡的这一笔如红尘闲云,以红花托绿叶,以美人衬英雄,写尽了周瑜的年少风流。

其实在东坡写这首词的时候离小乔初嫁离赤壁之战都已有十余载了。

他特意提到小乔初嫁,衬托出周瑜少年才俊,春风得意。

东坡性格豪放,气质浪漫,骨子里有生就了的柔情万种,在这首豪放的词里,此处一笔如百练钢绕指柔,又显风情万种。

“羽扇纶巾,雄姿英发。”遥想昔日烽火遍地的赤壁古战场,战马嘶啸,战船齐发,魏蜀吴三国的将士饮马长江。

鏖战赤壁,大敌当前,而三军的统帅主将周瑜没有全副武装,没有钢盔铠甲。

周瑜却是一袭长袍,扮相儒雅,风度翩翩,手持羽扇,玉树临风般屹立在船头,韶华的他何等的从容与潇洒与淡定。

东坡词里的周瑜是何等的拉风。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

东坡感叹英雄少年得志,三十功名而就,而自己忆四十有七,一生坎坷,不惑过半没有建树。

仕途的动荡,理想的破灭,长江、大浪,英雄风流,怀古叹今,东坡情不自禁地感伤起来。

他感觉自己老了,至和和周瑜比不得。他是一个至性至性的男人,豪放着婉约着,矛盾着快乐着。

“多情应笑我,人生如梦。”作为芸芸众生里一个平凡的男人,何必因为这些而烦恼。

人生何不开怀饮放声歌,明月清风入怀抱,开怀一笑,那一份泰然那份达观溢于字里行间。

刘辰翁《辛稼轩词序》说:“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

这首词刚柔相济,以豪放做霓裳,词境波兰壮阔,刹那间江山,历史,人物蜂涌而至,写尽人生辉煌,品味不尽的人生哲理,蕴含其中,在这之前,除却东坡无人能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