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水原之战战后反思

 柳七公子 2020-10-10
浅水原之战战后反思
文/柳七公子
大唐开国第一战:浅水原之战3
节选自《大唐名相房玄龄》
那是房玄龄第一次看到李世民大发雷霆。

他病体初愈脸色苍白,深邃的眼眸喷射着怒火:“你们说,这次咱们吃败仗的原因是什么?我病了,三令五申,没有我的命令任何人不得擅自出战,你们全当成耳旁风了?人家骂两句就招架不了?真正的高手,不是吃不了言语挥刀便砍的,行军打仗,得讲究策略,策略懂不懂?”

军官们齐喊喊:“末将罪该万死。”

李世民痛心疾首道:“还万死,我看你们死一万次都不够,严将严兵,治军之道重在严纪,视军纪如儿戏者,该当何罪?”

“任何人违反军纪,一律按军法从事。”大家齐答。

“好,本王今天决不姑息,一定要照章办事,房玄龄,即刻草拟人员名单,紧急集合严惩违背军纪者,并公开示众,以儆效尤。”李世民声音冷咧。

刘文静叩首不止:“殿下,末将真的是死一万次都不够,末将愿意领罪。”

房玄龄跪伏在军案前:“请殿下息怒,微臣对敌军军情、军力、分析不够,误断误判, 力挺您挂帅才导致兵败,都是微臣有错,请殿下降罪!” 

“降罪,降罪有用吗?砍下你们的脑袋来,能换回我大唐成千上万的士兵回来吗?我带他们出征,却一个人活着回来,我的大将如今身陷敌营生死未卜,我愧对他们的妻儿老小、愧对父皇对我的栽培啊!我早不病晚不病,偏偏在前线一病不起,都怪本王治军不严,兵当先严于纪律,设谋制胜在后,试问如果一支部队的纪律形同虚设,那么战斗力何在?”

李世民自责洒泪,大家磕头如捣蒜。

房玄龄再次叩拜道:“千错万错,都是微臣有错,这……这是我的战后反思和修正军纪的草案请殿下过目?”

“你又何错之有?那些将军和士兵何错之有?我要听的不是你们频频认错,是战败的根源,根源,你们懂吗?”李世民一边发飙,一边接过房玄龄的文书。

亲兵来报:“殿下,薛举再次来犯,长安告急,陛下宣您进宫。”

李世民蹭地站起来对房玄龄说;“去武德殿。”

“殿下,还要起草受处罚人员名单吗?”

李世民甩了个响指,笑道:“本王有权随时作出变更。”

房玄龄忙道:“谢殿下宽容。”

刘文静殷开山等一起高喊:“谢殿下不杀之恩。”

朝堂喧嚣不断,没一个人敢挺身而出也没人拿出象样的对敌方案。

房玄龄跟随李世民匆匆赶到武德殿时,正看到李渊在发火,看到儿子来了,底气也足了:“薛举来势汹汹,各位爱卿,赶紧拿个主意不然长安不保,大唐不保啊!”

李世民道:“父皇,儿臣愿意戴罪立功,再次出征重振我大唐军威。”李渊准了李世民。

大臣们一看有了挑头的,这才七嘴八舌商讨怎样破敌。

这时,忽闻战报,薛举暴病身亡。群臣欢呼大唐有救,李渊脸上的愁容也一扫而光,他宴群臣庆贺大唐天敌之死。

房玄龄却道:“殿下,薛举已死可暂缓眉燃之急,但西秦军却不容轻视,他们的骑兵擅长野战,战斗力强,武器装备精良……”

李世民怒道:“房玄龄,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上次出征前是你说西秦军不过一干乌合之众,现在又说那帮蛮夷有多强,你是有意卖弄自己还是存心想气死我?”

 “殿下,点子是我出的,计划是我做的,安保是我安排的,伤兵是我负责安置的……都是微臣失职,犯了轻敌之错,一心想让您为国建功,……请殿下处置微臣吧!”房玄龄叩首。

杜如晦趋步跪伏:“殿下,我们兵败的原因,在于高级干部将领急近功利,没有持重待机,轻率迎敌,并非玄龄一个人的错。”

“殿下息怒,玄龄还是要说,薛仁杲此人生性残暴,擅长马上厮杀,人送绰号“万人敌”。我军战败时,他把战死的唐兵割鼻、挖耳,尸体堆成山做成‘京观’,他曾俘获北周时文学家庾信的儿子庾立,庾立不肯屈服,他便把庾立置于大火上分尸,把他的肉割食给士兵吃。攻克秦州时,薛仁杲把当地的富人倒吊树干上往鼻孔灌醋,逼迫他们交出金银财宝。薛仁杲严苛酷虐极端残忍,他的下属都对他敬而远之。殿下,只有洞悉敌我双方的情况,摸清敌军的各种条件是利我还是利敌,如果没有合适的战机,我们宁可等待,再打无把握无准备之仗,我们伤不起啊!”

“哈哈,吃了败仗,谁都不舒服,首战惨败岂是一个参谋的错,我这个做元帅的才是罪魁祸首,我当受军法处置!”李世民出完气,走过去扶起房玄龄笑道:“玄龄,跟你说,这次我败得有点儿冤。其实,我的战略战术是正确的……我最近心情不太好,你不要生我的气啊!”

国家正在用人之际,李渊并没有过度处置高级将领。

所以,李世民没受军法处置,大家也没都罪该万死,刘文静承担了全部责任,削职去爵收回封地,贬为庶人。

我的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