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者不辩 【拼音】:Shàn zhě bù biàn 【释义】:善良的人忠厚老实不巧言善辩。 【出处】:《老子.德经.第八十一章》 【原文】: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為而不争。 【译文】:真实可信的言语不华美,华美的言语不可信。善良的人忠厚老实不巧言善辩,巧言善辩的人不善良。有真知灼见的人不求知识广博,有广博知识的人不见得有真知灼见。圣人不私自积藏,他尽量帮助别人,自己更加富有;他尽量给予别人,自己懂得更多。天的法则是利于众人而不加伤害;圣人的法则是施惠众人而不与人争夺。 【故事】 三国时期,吴国大司马吕岱,位高权重,深得孙权的器重。吕岱很欣赏吴郡人徐原。徐原慷慨大方而有才志,吕岱知道他能够取得成就,赐他巾帻、单衣等庶人穿戴的礼服,经常与他一起交谈,还推荐提拔他,官至侍御史。忠厚豪放的徐原喜好直言,能够直言进谏吕岱的一些失误,还在众人面前公开议论。有人告诉吕岱,吕岱不争辩、不责怪,感叹地说:“这就是我所以看重徐原的原因。” 徐原死时,吕岱哭得十分哀痛,说:“徐原啊,我的好友,如今你不幸而去,我又从何处听人指出我的错误?”吕岱和徐原这段友情成为历史上的美谈。 吕岱善者长寿,一直活到九十六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