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石油储量严重不足的德国,二战时为何不先进攻中东夺取石油?

 cat1208 2020-10-10
本 文 约 2590 字
阅 读 需 要 7 min

二战时期,纳粹德国最头疼的肯定是资源和钱,资源中最缺乏的是石油,1940年,德国石油总产量是480万吨,合成燃料总量是320万吨,其国内的石油储量仅仅够和平时期消耗的三个月多一点,战争消耗更是一个月都不够,所以德国必须得获得石油供应才能维持它的战争机器。
 
而全世界石油最多的地方在中东,所以,二战时德国为何不进攻中东夺取石油,反而要在作战计划里面再三强调对苏联的高加索油田发动进攻呢?这个决定的背后有哪些因素?
 
德国不是没有考虑过从中东获得石油,之所以没有直接进攻,其原因大致有两个:1. 大门打不开;2. 门后有门神。

我们先来说说这个大门打不开的问题,中东的大门是什么?就是土耳其。作为中东的大门,土耳其某种意义上是德国必须通过的第一道屏障,不过面对土耳其德国可就犯了难。

首先,德国不能打土耳其。土耳其在二战前期不仅对德国十分友好,而且还保持中立,德国没有进攻土耳其的借口。相反,德国要是打了土耳其,反而可能让土耳其直接倒向苏联,苏联可就能通过黑海到地中海获得补给,这对德国进攻苏联大大不利。而当时土耳其的态度就是,你盟军逼我打德国我就投降德国,你德国逼我打盟军我就投降盟军,反正我是谁也打不过。

那么德国能不能借道土耳其进攻中东呢?这也不行,土耳其的中立政策让各国都无法从其领土上通过,强行通过只能引发战争,所以实际上德国当时走土耳其这条路是完全走不通的,好在土耳其也宣布不会参与二战帮助盟国,所以双方也都乐于见到土耳其中立的局面,至少不倒向对方就算胜利了。

但是德国不是只有一扇门可以选择,当德国在苏联推进时,伊朗也成了德国的选项之一,伊朗北部地区与苏联接壤,同时也与德国占领区相连,当时的中东如沙特等国家都在英国的控制之下,英国援助苏联的唯一通道就是伊朗,这样一来,伊朗就成了三方的必争之地。

在这一点上,英苏的动作比德国快多了,1941年8月25日,英、苏军队分别从南、北重兵占领伊朗。不久之后的1942年1月29日,英、苏、伊朗三国签定了同盟条约。这条约直接把伊朗对德国的大门给关上了。

 
占领伊朗之后,英国对苏援助通道那就直接打开,整个二战期间,西方盟国通过伊朗运输给苏联的物资总量共达550万吨,伊朗更被誉为二战的“胜利之桥”。
 
土耳其和伊朗两扇大门都对德国关闭,不过,德国并非完全没有机会进入中东,实际上,德国从来没停止过对中东的渴望,不过德国面对的问题可远不是关门这么简单,即便德国侥幸开了个门缝,门后还有个守门的正在微笑。

纳粹德国的战机

对于德国来说,比进门更难的其实是对付门后的门神

当时的中东地区还是英国势力,要想进入中东就得打破英国的存在。同时,在希特勒眼里,东部战场论重要程度,还是苏联最为重要,要是因为中东而导致自己的战略计划崩盘那就得不偿失,希特勒当时也无力调转枪头大规模进攻,所以撺掇阿拉伯人对付英国人就成了最重要的策略。

1939年,纳粹政府上将威廉·卡纳利斯向巴勒斯坦赠送4000支来复枪,想建造一支支持德国的“第五纵队”。这也成了纳粹德国煽动阿拉伯独立的开端之一,很快,纳粹的间谍势力开始遍布沙特阿拉伯、埃及、约旦、也门等国家,到处煽动对英仇恨。希特勒甚至出动了他最信任的外交第一人——里宾特洛甫,专门和沙特代表交谈,表示可以提供巨额军火援助,包括8000支来复枪和800万弹药武器。

德国的举动很快引起中东一些投机分子的注意,1941年初,当时伊拉克的亲纳粹分子基拉尼一看德国能卖武器,就暗中对德国表示,只要德国给自己武器,自己就起义打英国。希特勒一听这个消息,当即决定给伊拉克输送武器,要知道,伊拉克不仅石油产量极为丰富,而且靠近伊朗,要是伊拉克真的变成了纳粹阵营,那么自己就能切断英苏交通线。
 
但希特勒没想到,他把英国人想得太简单了,当时他打算暗度陈仓由维希法国出面和伊拉克交涉,避免德国直接出面引起英国人警觉,而且维希政权也是小心翼翼的和伊拉克沟通,但是尽管如此,英国的情报部门还是掌握了资讯,丘吉尔当机立断,赶紧下令制止基拉尼的政变,同时出兵法属黎巴嫩和叙利亚地区,德国的精心策划算是彻底泡汤,德国入主中东的机会也就此破灭。

德国也真的努力过,在1943年的6月和9月,德国多次轰炸伊朗的油田,希望逼迫伊朗退出二战,但是伊朗这时已同英国和苏联签订盟约。

不过,德国就算进得了中东,真的出得去吗?


参考资料:

【1】 夏正伟:《英国在地中海与德意的抗争(1940年6月一一1941年6月)》

【2】黄民兴:《第二次世界大战与中东民族主义的发展》

【3】金重远:《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土耳其问题》

【4】何跃、牛文光:《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伊朗问题》


经公众号“历史D学堂”(微信ID:lishi1600)授权转载。






“果粒历史”限时特惠




足不出户畅读
《国家人文历史》杂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