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笑望《我家》 | 1. 差点被《编辑部的故事》抢了头功

 郑捕头 2020-10-10

1993年5月初,中国工运学院(现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的校园演播室开始热闹起来。


▲ 工运学院校园演播室近照

一群电视人搬着道具、扛着机器来到这里,有条不紊地在400平米演播室布置现场。他们所搭的景致在这间演播室里从来没有出现过,中心区类似一个家庭的客厅,但只有三面墙,旁边还有厨房和饭厅。布景正对着的一面,则是用木板搭成的看台。

这群人以年轻人居多,为首的是一个稍稍显胖、高高大大的年轻人,戴着略显夸张的宽边高度眼镜。尽管他还不到33岁,但微微长出的络腮胡使他看起来比实际年龄大些。

仔细观察可以发现,这个年轻人有些眼熟。刚刚在电视上播完的室内电视剧《爱你没商量》,里面就有他的演出。再早几年的电视剧《围城》里,他扮演的赵辛楣令人印象颇深。


▲ 电视剧《围城》中的赵辛楣

此人的姓氏非常少见,姓英,名叫英达。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这个名字还比较陌生。

当时的他已经从事了多年的表演工作,但英达内心一直想的是独立做导演,而且要导演的作品形式在国内还从来没有出现过——情景喜剧。

从工作人员所穿T恤衫上的卡通字可以看出,这部电视剧的名字似乎有些语病,叫做《我爱我家》。

英达所在的英家,曾经显赫一时。英达的曾祖父英敛之,是《大公报》和辅仁大学的创办者,祖父英千里是早年间的教育家,父亲英若诚是著名的表演艺术家、翻译家和话剧导演,还曾担任文化部副部长。


 《末代皇帝》英国首映礼上,时任文化部副部长英若诚(右)与戴安娜王妃

北京七十二中毕业之后,1979年英达考入了北京大学心理系。一直想当演员的他在学校搞起了北大话剧社,在剧社做导演和组织工作。 1983年大学毕业,英达获得了科学理学学士学位。他原来准备报考戏剧学院导演系的研究生,但由于眼睛高度近视,只能按照心理学的方向被分配到北京东城师范学校教书。

他不甘心一生以教书为业,就在业余时间学习戏剧知识。1984年9月,美国导演乔治·C·怀特来中国执导黄宗江改编的话剧,在父辈黄宗江的推荐下,英达为怀特做翻译和导游。怀特对英达很满意,了解到他的志向后,给英达提供了去美国奥尼尔戏剧学院短期学习的机会。学完之后,英达又到美国密苏里戏剧学院学习戏剧导演和表演,并于1988年获得硕士学位。其间,中国导演谢晋到美国拍摄《最后的贵族》,英达在剧组做了副导演。


▲ 英达(左一)在《最后的贵族》剧组,左三为谢晋,左四为卢燕

在美国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英达现场观摩了情景喜剧《考斯比秀》,为这种从来没有见过的电视剧拍摄形式深深吸引。在拍摄现场,演员在观众面前演出,现场同时拍摄。虽然观众并不进入镜头,但他们用笑声跟演员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英达觉得这一剧种非常新鲜,萌发了把这一形式带回中国的想法。


留学时期的英达

谁知回到国内后,英达这个计划很多年都没能实施。到1993开拍《我爱我家》之前,他在影视圈涉足多年,做过副导演,也做过演员。《围城》里的赵辛楣让他为更多观众所知,也逐渐被圈内人认可。在塑造影视人物的同时,英达导演情景喜剧的计划一直没有忘记,只是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

英达曾把这个想法,告诉当时文学圈和影视圈的红人王朔。王朔创作的小说在当年风头无两,《顽主》、《玩儿的就是心跳》中塑造的人物玩世不恭,作品饱受争议却也大受欢迎,而后他又目光敏锐地进入影视圈呼风唤雨。


▲ 早年的王朔

早在1991年筹拍《编辑部的故事》时,王朔就跟英达提出要不要加笑声,做成情景喜剧。

《编辑部的故事》完全符合情景喜剧的特点,六至七个主要人物,故事发生的地点固定,还是系列喜剧,这些元素加在一起就是一部情景喜剧。英达当时就提出,情景喜剧既然是第一次做,就一定要真带观众,不能随便加入罐头笑声。后来主创人员不知具体如何操作,后来只能按照旧有的方式进行拍摄。


▲ 《编辑部的故事》剧照

其实英达当时留有一点私心,想把国内第一部情景喜剧留给自己。对于拍摄《编辑部的故事》的北京电视艺术中心来说,已经拍出了《四世同堂》、《渴望》等脍炙人口的作品,并不差这一部。而对于英达来说,他本来是学导演的,这些年当演员是临时客串,早就想独立执导了。


▲ 《渴望》剧照,刘慧芳和王沪生

1992年11月,英达与王朔第一次开始讨论情景喜剧的创作意向。按照他们的设计,这部剧聚焦的是一个老干部家庭,老干部早年参加过革命,解放后担任过政府机关的领导职务。家里有一儿一女,女儿行大,找了一个南方倒插门的女婿,生下一个女儿。经过多次探讨,最后写了一个电视剧策划提纲,但剧名还没有想好。

英达的大堂弟英壮,也参与了早期的策划。英壮是北大物理系毕业,分配到一家科研单位做工程师,当时在单位下属的一家公司担任经理。

▲ 右为英壮

英达当时的想法是,拉到投资就和王朔、英壮等人创作剧本。所以接下来排在第一位的是找到钱。

1993年初还没过完年,英达就拉着王朔赶往冰天雪地的东北,到长春去拉投资。东北的酒场总是很多,有一次醉意甚浓之际,王朔提出这部剧可以叫《我爱我家》。英达听完感觉特别别扭,认为这是一个病句,起码应该是“我爱我的家”。王朔坚持认为,就是要这个别扭劲儿。

王朔是起名字的高手,不管是《过把瘾就死》、《玩儿的就是心跳》等小说名字,还是《爱你没商量》等影视剧名字,都能言人之不不能言,令人过目不忘。


《过把瘾》电视剧海报

于是,策划案的空白处填上了“我爱我家”四个字。

经过几番并不算轻松的游说,投资终于拉来了。论起来,投资人马景全也是英达的远房亲戚,他是英达堂弟英宁的舅舅。英宁从小在长春长大,当时刚刚从吉林艺术学院表演系毕业。


▲ 英宁

为使堂哥能够圆做导演的梦,英宁也一直跑前跑后。后来,英宁也参与到《我爱我家》的拍摄当中。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姆们姆们姆们!

以上文字节选自拙作《我爱·我家》一书,新星出版社2014年出版。

未完,待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