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幸福的酒局总是相似的,不幸的酒局各有各的不幸

 郑捕头 2020-10-10

喝点酒本来是一桩美事,可在很多时候,它却变成让人不舒服的事情。

什么时候是美事呢?

和好朋友在一起喝的时候,和同学在一起喝的时候,也包括一部分和家人亲戚一起喝的时候。在这些场合,大部分人都没有喝更多酒的压力,更不用带着签合同的任务,和领导套近乎的目的,因此互相都比较放松,喝酒的氛围轻松自然。

幸福的酒局总是相似的,不幸的酒局各有各的不幸。哪些喝酒的情形,会让人感觉不舒服呢?

其一,灌酒。

迫使别人喝酒,是世界上最没有道理的事情之一。能喝酒不算什么大本事,你能喝就逼着别人喝得和你一样多,看别人喝完表现出难受的样子,你自己就沾沾自喜,这是一种什么心态?

自身能喝的人让别人跟着一起喝还算可以容忍,另外一种情况是,他本来不能喝酒,千方百计躲酒的同时还死皮赖脸劝别人多喝。这种人酒品肯定是糟糕的,人品也值得怀疑。多年前的一段视频里,一个人因为对方不喝总劝自己喝,忍无可忍把对方打了一顿,在一定程度上,该打。

“喝不喝?不给面子是吧?”“就不给。”

我算是能喝一点的,基本的酒场还算能应付,酒量处在不太怕别人劝酒但也不宜主动出击激起别人斗志的状态——也就是没事儿不惹事儿,有事儿不怕事儿。

只要对方不是太过分,一般的劝酒我都兵来将挡,偶尔扳上几局也能咬牙坚持,实在喝不动就主动认怂。莫以成败论英雄,更不能以酒量论英雄,只要别太狗熊就行。我亲眼见过干杯后直接把酒吐进擦手毛巾里的人,这样喝你还不如不喝。

其二,陪领导喝酒。

前几天爆出的新闻与此有关。银行下属不喝酒,领导就辱骂并打耳光,一时间引发巨大争议,也勾起很多人想起在酒场被欺负和欺负人的往事。

只要上过班,多少应该都陪领导喝过酒,或者跟其他单位的领导喝酒。我们的公司文化往往是这样,这个人在公司是领导,到任何场合就都是领导,只要他愿意,可以占用下属一天24小时的任何时间,可以给你安排与公司有关的工作,也能安排你与公司无关的任务,包括喝酒。

开明的领导还好,遇到不讲理的领导,到了酒场上指派下属陪酒,或者敬其他公司领导喝酒,那就得无条件执行。有的领导还喜欢迫使女下属喝酒,或者敬对方酒,语言之轻佻,行为之粗鄙,对女性极不尊重。

公司年会聚餐也是一大难关,部门领导带领部门下属敬公司领导酒的场合,尴尬异常。

周围环境乱乱哄哄,听不到部门领导和公司领导说些什么,无非是一些肉麻奉承的酒话,逢场作戏的醉话,只有他们两个互相能听清楚——甚至俩人都听不清楚。部门领导身后的一大长串都举着酒杯硬笑,不管听到什么只要公司领导语音一落,看到部门领导开始逢迎大笑他们也就跟着一起大笑——领导笑大家就一起笑一般不会出错。公司领导举起杯试着和每个人碰杯,遇到其中几位还要自以为幽默地点评几句,部门全体再次大笑——当然还是没有听清。

总算喝完了,后队变前队走回自己的餐桌,脸上的表情如释重负,纷纷打开手机等着大群发红包。

其三,遇到酒腻子。

我见过几个喝酒成瘾的人,他们本身就喜欢喝酒,自己在家每晚半斤酒,遇到酒场更是无可救药。他们在酒桌上喝酒不用人劝,说两句话就下意识地端起酒杯,向离自己最近的人比划一下杯子,滋溜一口就倒入肚中。

这种人的好处是自己能喝但不劝别人喝,坏处是喝起来没完,哪怕已然喝到一定状态但他就是迟迟不想散场。另外这样的人往往还特别喜欢说话,平时的表达就缺乏逻辑,加上酒精的刺激就更加颠三倒四不知所云。

这样的人往往还是领导、长辈,漫长的酒局还真不能说散就散,坐在一旁的人舍命陪腻子。有这几个小时的时间,干点儿什么不好呢?

其四,有人撒酒疯。

我遇到过几个人,平时看上去谦和有礼,说话办事都比较靠谱,但只要坐到酒桌上就控制不住自己,本来酒量不大还四面出击跟人较劲,很快就无法驾驭自己的言行,很容易和别人发生语言和肢体冲突。

遇到这样的人,日常还可以接触,只能尽量避免和他们上酒桌。有时候不小心又碰到,和旁边的人一起提前劝说,但往往还是无济于事,此前的荒唐再次上演。用姜文在《有话好好说》的话说,“劝过多少次,劝不住,就是劝不住”。

有人喝完酒和别人较劲,有人跟自己较劲,咣咣用拳头打墙,不走台阶直接把自己往地下扔。这样的人只能尽量躲着。

其五,喝酒乱打电话。

这里的打电话不是打call给人加油,就是真的给别人打电话。你正在做自己的事,有人打过电话来洋洋得意地说,你猜我跟谁在一块儿呢?有个人跟说话啊。然后,一个你可能熟悉也可能不熟的人就要和你对话,不管那人熟还是不熟,清醒的你与酒局进行时的人对话,总是不那么合拍。

以前只是语音通话,你的表情管理还可以偷懒,如今都是视频通话,在语言输出的同时还要搭上不得不热情的笑脸,加上网络卡顿问题,很多时候尴尬到无以复加。

酒桌“现场直拨”这种事,有些时候确实能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至少对于拨电话的人来说是这样,但更多时候通话双方都是勉为其难,不咸不淡。我坐到酒桌上见到有些人,内心偶尔也会产生这种冲动,但绝大多数情况下都能控制住,我没有很多人那种自信,确定拨出去的电话能让对话双方都不尴尬。

以上这些都是基于我多年的酒局生涯而言,有欢愉,也有难堪。话说回来,酒桌上即使都是朋友和熟人,彼此也都知晓酒量,偶尔有一两个好战分子适可而止地劝劝酒,高调一些,热闹一些,也完全可以接受——但必须是适可而止。

而今我参加的酒场不多,无需应酬,不用逢迎,不见逢场作戏的人,不说无关痛痒的话,不迫使别人喝酒,也没人劝我多喝,大多都是享受而不是受罪了。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