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坤鹏论:什么是荒谬?

 坤鹏论 2020-10-10

当我们用自欺为尺去测量事与人时,便会如现象学所揭示的,朝向了事物本身,从中看到了真正的本质。

——坤鹏论

昨天,坤鹏论在《反有神论者加缪的人间信仰》讲到了帕斯卡,在今天文章的开始,特别再推荐一下他的《思想录》一书。

有人说,“如果整个法国文学只能选择一部书留下,法国人会毫不犹豫地留下《思想录》,它是崇高的纯粹法国天才的标本。”

随着人类科技的不断发展,“人类的理性也许是万能的”这一思想渐成主流,而帕斯卡则用“人类是一根能思想的芦苇”告诫人们,茫茫宇宙中,人类不过是渺小的芦苇。

万万不可有这样的夜郎自大——人类虽然是一根渺小的芦苇,但因为能够思想,所以人类的存在能够战胜一切。

而这种夜郎自大往往源于对帕斯卡的误读,比如:仅从一段文字便去推测人家的整体观点,也就是所谓的断章取义。

其实,在《思想录》中,帕斯不断传递的是:

人类对于“一切事物都处于一种可怕的愚昧无知之中”;

人类“看见的只是各个方面的无穷”;

世界一直处于不确定性之中,人唯一能够确定的只有自己的死亡;

人类“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

……

坤鹏论讲这些,其实已经算是提前剧透了加缪的荒谬之说的主要源泉。

下面,让我们共同品读帕斯卡那段流芳百世的名言:

人只不过是自然界里最为脆弱的一根芦苇,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芦苇。

宇宙不需要调动全部的武器来消灭他,一口气、一滴水就足以致人于死命。

然而,就算是宇宙毁灭了他,人却依然要令他死亡的东西更为高贵;

因为,他知道自己是要死亡的,还有就是宇宙对他所具有的优势,而宇宙对此却是一无所知。

因而,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

正是由于它,而不是由于我们所无法填充的空间和时间,我们必须要提高自己。

因此,我们要努力好好地思想,这就是道德的原则。

我们应该追求自己的尊严,绝不是求之于空间,而是求之于自己思想的规定。

我占有多少土地都不会有用,由于空间,宇宙便囊括了我并吞没了我,我犹如一个质点。

可是,由于思想,我却囊括了宇宙。

一、荒谬是方法,而不是目的

正如坤鹏论在《反有神论者加缪的人间信仰》中所讲到的,加缪深受帕斯卡思想的影响,并由后者的消遣理论、世界的无穷与人类的无知鲜明对立,延伸出了荒谬之说。

不过,坤鹏论提醒大家注意的是,加缪真正重要的思想,并不是荒诞哲学,而是在认识到荒诞后,人该怎么办!

包括:既拒绝上帝信仰又拒绝价值虚无主义的“人间信仰”;人道主义思想;“反抗”以及“地中海思想”。

很多人认为,加缪是荒谬主义者。

其实不然。 

首先,加缪的荒谬是一种感受,就像萨特所说的“恶心”。

它们都是一种人的主观意识对于外部世界的非正题的领悟。

加缪在《西西弗的神话》中明确表示:“我是在寻求一种方法而非一种学说,我是在从事方法的怀疑,试图造成‘白板’的心态,作为建构某物之基础。”

这句话的两个关键词分别是:方法的怀疑和白板。

坤鹏论先来讲讲方法的怀疑。

还记得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的思想实验吧?

它被称为方法的怀疑,这是一个著名的哲学专用名词。

也就是以怀疑为方法,而非以怀疑为目的。

因此,加缪不认为自己的哲学是所谓的荒谬哲学,也不是荒谬主义。

因为如果荒谬是思考的结果,等于以荒谬作为目的,那才是荒谬主义。

他是想借通过理解荒谬,来建立新的人生观。

白板则是借用了英国哲学家约翰·洛克的术语,也指人的心灵原来是空无一物的,经由印象才获得观念。

总结来说,加缪想以荒谬为方法,扫除心灵既有的成见与主观的愿望,使心灵成为白板,然后重新思考人的存在问题。

什么叫以荒谬为方法呢?

就是即使知道真实的情况是荒谬的,但还是接受这种情况,并以此为出发点,全部打破我们原本建立在荒谬之上的一切虚幻知识与价值观,再重新开始建立新的价值观。

二、什么是荒谬?

想要理解加缪的思想,首先就得用定义法,把什么是荒谬搞清楚。

荒谬=不合理。

合理=理,理性也,合理就是,符合理性。

所以,荒谬,就是,不能用理性去解说的事件。

加缪指出,人生,很多事情都是不合理的,所以人生在世,荒谬常伴。

那么,荒谬是如何产生的呢?

1.人与世界相会,诞生荒谬

讲到这里,坤鹏论先和大家一起复习一下庄子的齐物思想。

庄子认为,善恶、美丑、优劣、真伪等区别是人类特有的感觉和思考的产物。

而且,除了这些道德价值上的差异,人类特有的思考,还带来了大小、美丑、强弱等物理上的差异。

如果人类不存在,所有这些人为的差异、价值的优劣就会消失。

那么,宇宙中也就没有人类的感觉和思考带来的区别。

一旦去除掉所有区别,万物就会合为一体,万物为一,我”和“一切非我之物”皆同,这就是齐物。

世界上所有差异都只源于人为划分方法的不同,而人类大部分烦恼、痛苦、纷争其实都源于此。

所以,庄子认为,世界被人为造成的区别波浪搞得混乱不堪,只有通过忘掉所有区别,才能与道融为一体,从而看到世界原本自然的状态。

好了,我们再来看加缪的思想。

他认为,这个世界很多事情,并不能用理性去解释。

比如:我们认为大自然很美,事实上大自然是非人性的,也无所谓美丑。

这个世界被人蒙上了一层如人一般的面纱,其实我们看到的只是面纱而已,这都是我们的一厢情愿,大自然非人,它按照自己的规律运行。

加缪在《西西弗的神话》中重点探讨了,人的理性“要求理解世界”,而世界或大自然却“无法回应”这个要求。

“所谓‘荒诞’是存在于这种非理性与对清晰的狂热的渴望之间的冲突,而后者始终回荡在人类灵魂深处。”

人就是人,大自然就是大自然。

但是,人总是希望并认为世界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就像宗教和哲学中所描述的那样。

并且,这种人类要求的可理解性还必须是全面的,不能只是其中一部分,“我要求一切都解释清楚,要不就什么也不解释。”

同时,这种可理解性还包括想知道这样的世界有什么意义,也就是,“对人一个人来说,寻求对世界的理解就是把世界归结于人类,给它打上人类的烙印。”

加缪认为,荒谬就是一种遭遇,是人的理性与世界的遭遇,但这种遭遇,既相连又相异。

首先,人是生物,依靠世界而生存,无法离之独活,这是相连。

其次,人处于世界之中,又自觉是个陌生者,这是相异。

接着,加缪又指出,“世界不荒谬,人生也不荒谬,人活在世界上才荒谬。”

这与庄子的思想如出一辙。

人和世界分开看,都不荒谬。

但是人的理性与世界相会,人的理性加诸在世界之上后,立即就会诞生荒谬。

正如帕斯卡所说:“我们希望得到真理,可是在自己身上,找到的却只是不确定。”

到这里,我们再品庄子的——“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是不是有了不一样的感受?!

因为人离不开世界,所以人生的荒谬不可避免。

不过,要注意的是,加缪虽然说人生荒谬,很多事情无法从理性考虑。

但是,他并非反对理性,他反对的只是那种认为理性能够解释和解决一切问题的观念,而不是完全否定理性本身。

2.人与人相会,诞生荒谬

我们总以为别人应该了解我。

但是,事实是,别人所了解的只是他所了解的我,而不是真正的我。

人是社会性生物,群居,但是,人又各为主体,各有主观性,子非鱼,焉知鱼之乐。

所以,人与人之间根本无法完全了解,我们了解的都只是被我们了解的部分,所以,我们了解的和对象本身一定有落差。

正是这样的落差,造成了人际关系中的各种现象,比如:亲密、仇视、羡慕、嫉妒、误会……

所以,人与人相会,也就诞生了荒谬。

3.我与我自己相会,诞生荒诞

了解自己是这个世界上最困难的事情之一。

所以,希腊德尔斐神庙上才会刻着:“认识你自己”。

而苏格拉底也正是因为认识到了“认识你自己”的深刻含义,而被称为世上最智慧的人。

因为人变得越来越智慧的标准就是:越来越认识自己。

用咱们的俗话讲,越来越知道自己吃几碗干饭。

就像坤鹏论在分享萨特的自欺时提到的,自欺就是,我欺骗了我自己。

我,指潜意识,我自己,指意识。

我与我自己,诞生了荒谬,自欺就是一种典型的荒谬。

总结来说,就像前面所说,世界的不可理解性,包括:自然的、他人的、自己的,与人类希望世界合乎情理、能够完全被认知和理解,它们之间的冲突就产生了荒诞。 

三、为什么我们认识不到荒谬?

随着不断地学习与思考,坤鹏论越来越意识到了自欺的神妙。

当我们用它为尺去测量事与人时,便会如现象学所揭示的,朝向了事物本身,从中看到了真正的本质。

比如:当我们看到古装电视剧中那些个繁文缛节,特别是朝堂之上的各种礼仪,以及下级见到上级、晚辈见到长辈的跪拜大礼等,就该明白,它们绝非看上去那么简单。

那是在不断地机械化重复下的角色定位,让每个人都固化在自己的角色当中,习惯成自然,从演戏到入戏,形成最坚固的自欺。

这种自欺最终形成了极为稳定的封建社会分布,人们安于自己的社会角色。

甚至高级角色因自己犯错而对其下角色造成巨大损失,只要不特别危及到生存,后者往往选择忍气吞声,甚至将其归结于自己的命运,顶多是敢怒不敢言。

当高级角色改正后,其之下的角色居然会感激涕零,称颂之英明,全然忽视了始作俑者就是这些高高在上的人们。

中国封建社会之发达,冠绝世界,儒家思想的贡献当仁不让,就是它为整个社会的自欺提供了最全面、最完善的脚本。

并且它照顾到了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连坐立行卧都有所规。

就像绝大部分人认识不到这个世界被概率法则掌握一样,人们擅长并习惯了自欺。

传统宗教、哲学思想等,都是支持自欺的神话而已。

不过,宗教与哲学的神话只是人们自欺的征兆而非使之发生的原因。

它们作为美丽的幻觉,蒙在荒谬之上,使人们无法看到荒谬的存在。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接受习惯的思想与行为方式,进而远离荒谬。

他们用一系列熟知的、构建的意义把自己包围起来。

同时,他们又培养出一种回避进一步思考的技能,从而使自己远离人类状态的阴暗面。

人们忙于扮演夫妻、父母、朋友、员工等日常角色,深陷自欺,无暇留意荒谬。

所以,绝大多数人从生到死都没有触及世界的不可知性,更谈不上认识到荒谬。

虽然,他们浸于荒谬之中,生于荒谬,活于荒谬,死于荒谬,“荒唐地为着那些所谓赋予他们生活意义的理想或幻想而丢掉了性命。”

殊不知,最终自己成了一颗不值一提的荒谬微粒,消散得无影无踪,没有留下任何痕迹。


存在主义专题

1.《找回本来的自己 真实地(的)存在》

2.《不疯魔,不尼采》

3.《不知信仰什么,不知为了什么而活!》

4.《冲破奴隶道德 释放你的权力意志》

5.《这个世界哪里有什么绝对真理!》

6.《上帝已死》

7.《价值的价值是什么?用锤子重估一切价值!

8.《永恒轮回,这就是生命,这就是活着!

9.《我们身体里同时住着阿波罗和狄俄尼索斯

10.《相对主义VS视角主义

11.《完美精神有三变 骆驼、狮子和婴儿

12.《我们都是“最后的人”

13.《尼采的进化观 “审判”达尔文

14.《向超人努力——那些杀不死你的,终将使你更强大

15.《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

16.《让我们一起“热爱命运”而“成为自己”!

17.《为我们自己操心

18.《真正地失败才能真正地存在

19.《存在就是和别人一起存在

20.《拥有就是被拥有 “我是谁”不是问题是奥秘

21.《萨特——用生命写作,我写作故我存在!

22.《存在主义第一原则——存在先于本质

23.《我们被处以自由之刑

24.《从存在的此岸到虚无的彼岸

25.《他人就是地狱

26.《我们在黏滞中超越 最终沦为生活的猎物

27.《我们用自欺禁锢了自由(上)

28.《我们用自欺禁锢了自由(中)

29.《我们用自欺禁锢了自由(下)

30.《加缪——伟大的作家必是哲学家

31.《反有神论者加缪的人间信仰


本文由“坤鹏论”原创,转载请保留本信息

坤鹏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