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重新评价辛亥革命

 王世谦xrbcet0r 2020-10-10

        辛亥革命,结束了帝制,开创了共和。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帝制,把家天下变成了公天下,这是辛亥革命的最大意义。辛亥革命也让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让民众明白了,国家不属于任何家族或政党,而属于全体国民。所以,后来袁世凯称帝,想走回头路,结果就众叛亲离。包括张勋复辟,也昙花一现。

        在推翻帝制中,革命党人与北洋新军,都起了很大的作用。在辛亥革命中,革命党人在武昌打响了第一枪,然后北洋新军抓住机会,对清王朝进行逼宫。可以说,没有革命党人首先发难,北洋新军就没有机会逼宫;而没有北洋新军调转枪口,革命党人也不可能推翻清政府。总之,对革命党人和北洋新军,都应该记上一功。

       摄政王载沣曾经说过,有兵在,不怕革命。的确如此,但怕就怕兵不听话,调转枪口。从清政府的角度来看,袁世凯和北洋新军是典型的吃里扒外,是吃清政府的饭、砸清政府的锅。而从民众的角度来看,袁世凯和北洋新军是站在了民众的一边,站在了进步的一边,抛弃了清政府、抛弃了帝制。

      清末危机重重,清政府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就搞起了新政,开始了政改。于是有人就说,如果不推翻清政府,中国有可能走向君主立宪。历史不能假设,要怪也只能怪清政府自己,从戊戌变法开始,清政府就错过了多次机会。如果清政府早一点搞政改,早一点搞君主立宪,也不至于被推翻。

        辛亥革命后,虽然建立了民国,但是,政体仍旧是威权政体,并非自由民主,这是辛亥革命的局限性。无论是北洋政府,还是南京政府,都不是民选政府。如果是议会制,那么议员应该直选;如果是总统制,那么总统应该直选;如果是半议会制半总统制,那么议员和总统都应该直选。

        孙中山为了约束袁世凯,想把总统制改成内阁制(议会制),但是,并没有成功。而实际上呢,民国所采用的也并非是美国那样的总统制,而是类似法国那样的半议会制半总统制。在这样的情况下,议员和总统都应该进行直选。而我们知道,无论是北洋政府,还是南京政府,总统并没有进行直选。

       民国落户台湾后,又经历了近半个世纪,也就是直到1996年,才实行总统直选,才实现自由民主。从1911年的辛亥革命到1996年的总统直选,民国花了近一个世纪的时间,才从形式上的民国,变成了真正意义上的民国。而民国作为一个共和国,也从形式上的共和国,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共和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