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民国军阀史:袁世凯为何一定要称帝?当年的亲信又为何不支持他?

 梦想童年594 2022-11-02 发布于江西

袁世凯到底为什么要称帝?

让清廷和革命军都被迫让步的北洋系为何在袁世凯死后就迅速分崩离析了呢?

今天继续讲民国军阀史,来看一看北洋军政府给近代中国带来了些什么。

上期咱们讲到,随着1911年10月10日武昌的那一声枪响,辛亥革命的燎原之火迅速蔓延,大清几乎尽失长江以南之地,在此后不到50天的时间里,包括北方的山西和陕西在内大清南北合计共有15省宣布独立。社稷有累卵之危,八旗有倒悬之急。

这时候朝廷内外,包括各国公使纷纷向清廷谏言,要求起复已经被隆裕太后赶回老家的袁世凯,让他统领北洋军南下平叛。

于是朝廷迅速解散了以奕劻为首的皇室内阁,任命袁世凯为新任内阁总理大臣,以汉人为班底重新组阁。同时任命袁世凯为湖广总督、钦差大臣,全权处理与革命军的战事。

袁世凯也不负众望,在他统御下的北洋军节节胜利。

他先是冯国璋率军挺进湖北,迅速收复了汉口和汉阳,使革命军退过长江退守武昌。

此后,山东、山西、河南、安徽、河北、陕西等地的革命军也纷纷被袁世凯的北洋军所击败,长江以北形势彻底逆转。

在此种局面下,革命军无力北上,袁世凯也不急于南下,反而派使者开始和革命军谈判。

最终在得到孙中山会让出总统之位的承诺后,袁世凯反向逼宫,逼迫隆裕太后下了退位诏书,两千年的帝制时代就此终结。

1912年2月15日,南京参议院正式“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

北洋政府时代开始。

但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孙中山是留了后手的。他为了防止袁世凯独裁,制定了一部《ZHMG临时约法》。约法中除三权分立等条款外,在政体上采用的是内阁制而非总统制。

什么意思呢?

总统制就是美国那种,总统权力很大,而且不可以被罢免。可能有人要说弹劾,弹劾门槛很高,而且美国立国这两百多年总共也只启动了4次对总统的弹劾,其中两次还都是针对我懂王,还没一次成功的。而且在总统制下三权分立也是有限的,从罗斯福时代开始美国的大法官基本上都是历届总统提名的,司法就没那么独立。至于立法也有个bug可以钻,那就1976年出台的《国家紧急状态法》,总统可以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这样总统的政令就能绕过国会了,懂王为了修墙就干过一次。同时总统还是国家军队的最高统帅。

总之,总统制是非常适合产生独裁者的。

内阁制也称议会制,就是英国以及西欧大多数国家那种。国家元首(不含国王)是由议会任命的,代表着议会的利益,而且议会可以随时对国家元首发起不信任投票将其罢免,所以也可以说议会的权利要比国家元首大。甚至从某种角度讲,议会制中执政党党魁和该党的其他成员并不是上下级关系,大家只是分工不同的个体,同时你要为我的利益发声。

如果真按照这个程序走,那袁世凯这个总统根本坐不踏实,随时可能被罢免不说,换届的时候也肯定不会再连任了。果然再之后的第一届国会议员选举中,孙中山的势力拿到了参众两院的大多数席位,在参众两院均为第一大党。

而且孙中山还一直坚持定都南京,让袁世凯来南京办公,远离他的“龙兴之地”。

但袁世凯会就范吗?当然不会。

当蔡元培、宋教仁、汪精卫等人前往北京打算接袁世凯去南京就任时,1912年2月29日晚,北洋军曹锟下属俄部队以讨饷为由发生兵变。

兵变的士兵很快便打到了以蔡元培为首的专使团的驻地,蔡等人只能被迫逃走。

期间袁世凯并未做出任何干预行为,兵变之火甚至蔓延出了北京,延伸到了保定和天津。

京津地区银行等金融机构遭劫,此外还有4000余户被抢。

叛乱平息后,北京地区的工商界人士强烈呼吁袁世凯不要南下,蔡元培也致电南京觉得袁可留在北京,最终孙中山只得妥协,3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的石大人胡同宣誓就职。后来袁世凯把外交部设在了这里,这里现在叫外交部街

1913年,在大选中获得多数席位的国党党魁宋教仁正在计划组阁,如果组阁成功那么袁世凯的总统之位权利就更小了。

但组阁是不可能组阁的,这辈子都不可能组阁了。3月20日,宋教仁在上海火车站遇刺,两日后不治身亡,年仅31岁。

虽然没有抓到凶手,但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这起刺杀的主谋就是袁世凯,即便不考虑权力争斗,单从袁世凯的履历看他也是个特别爱搞刺杀的人。

一个月后,袁世凯绕开国会,直接向英、法、德、日、俄五国借了一笔巨款。总共借了2500万英镑,但这笔钱需要先支付利息以及还掉之前欠这几国政府的钱,最后实际到手还不到40%,而且还是用盐税和关税做的抵押。这就是在大清也算是丧权辱国了。

很快国党方面就发起了激烈反对,矛盾迅速升级。

最终,孙中山发动了二次革命,当年革命党控制的江南地区如江西、江苏、安徽、广东、福建、浙江、湖南、四川,以及上海纷纷宣布独立,内战再起。

战争结果一如两年前的辛亥革命那样,革命党仍然不是北洋军的对手。随着孙中山流亡海外,二次革命失败。

在这之后,袁世凯先是逼迫国会议员投票将自己的临时大总统转正,随后又解散了国党,再之后又解散了国会。最终修改了宪法,改内阁制为总统制,并且可以连任,甚至可以推荐接班人。这已经和称帝没有什么区别了。

1914年一战爆发。

原本袁世凯想借机收回德国在山东的权益,但日本作为协约国成员,在英国的支持下派兵进驻山东。随后日本又派人秘密会见袁世凯,向袁世凯提出了臭名昭著的“二十一条”。

大概内容是日本可以接手德国在山东的所有权益,并且把权益扩大;将东北的租借地延期;日本要独占湖北、江西等地的煤矿和铁矿;中国不可以把沿海口岸或岛屿割让给除日本外的其他国家;军队、财政和警察系统必须聘请日本顾问;军械必须向日本采购;承认日本在华的土地所有权,以及铁路建造权;允许日本传教等等。

是不是听的已经血管爆炸了?

这些条约,就赵构来了也未必愿意签。还顾啥问呀,总统直接你们派人来当不就得了。

最终随着条款内容的曝光,二十一条是签不了了,签了个阉割版,日本在山东和东北的权益得到巩固和加强,为日后全面侵华奠定了基础。

可以说这时候北洋政府以及袁世凯本人已经是众矢之的了,可他却在这个节骨眼上宣布称帝。

咱们前面已经说过了,通过他修改的宪法,总统可以连任且能制定接班人,也就是说他和皇帝只差一个称呼,他为什么偏要称帝呢?

我自己的看法,大概有四个原因。

第一,效仿德国。

当时的德国是个帝制国家,而袁世凯自小站练兵时开始就是在学德国军制。所以在这样的背景下,袁世凯自然会觉得德国的制度是有其优越性的。既然要追求独裁,不如就贯彻到底,搞个东方德意志不也不错嘛

第二,为了更进一步的巩固权利。

咱们前面视频说过,袁世凯的北洋系班底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一个是袁世凯自己的亲信,一个是旧淮系军官,还有一部分则是天津武备学堂的毕业生。本身大家就有不同的派系,身上还都有旧军阀的那种做派,同心同德是很难的。就算是自己的亲信,很多人也都是自己当年的好友或同僚,比如徐世昌,我私下是你的朋友,政治上是你的盟友,但我不是你的狗腿子,你想称帝我不同意。

所以袁世凯的称帝也是想通过自己身份的转变,完成利益集团内部的一次权利改革。以前我刚开始练兵的时候你管我叫大哥我高兴,后来我当巡抚了你管我叫大哥我深感欣慰,后来我当直隶总督了你管我叫大哥我不介意,我当总统了你还管我叫大哥是不是有点不分大小王了?现在我当皇帝了,你们都调整调整心态,明白明白自己的身份吧。

第三,他自己的心思一直就不安分。

咱们前面也讲过,袁世凯可能出自汝南袁氏,也就是东汉末年的袁绍、袁术那一家。

具体是不是不可考,但他相信自己是。比如回乡路过汝南的时候,他就会特意去祭个祖。

我们都知道,给自己找个好祖宗,都是实现野望的第一步,比如中山靖王之后孝景帝玄孙什么的。

所以可能在袁世凯心里,不臣之心早已种下。而他又不像曾国藩、李鸿章那样科举出身,有很重的儒家礼教包袱。所以他的时代如果不是辛亥革命而是太平天国,没准他也会走这一步。

第四,最想他称帝的是他儿子。

袁克定虽然是嫡长子,但他亲妈不受宠,外公家也没啥势力,他爹还给他生了十多个弟弟。而且他这个人文不成武不就,无论是政治、军事还是经商方面都没展现出过什么才能。所以又天然的危机感。

有一年他骑马摔断了腿被送到德国治疗,在德期间见到了德国皇帝威廉二世,这份际遇也坚定了他也想当当皇帝的想法。

所以他是袁世凯称帝的最大推手,甚至还伪造了日本人创办的《顺天时报》,让袁世凯以为日本人支持他称帝。属实是坑爹了。

最终,袁世凯于1915年12月12日宣布恢复帝制,年号洪宪。

但时代变了大人!

云南、贵州、广东、浙江、陕西等地纷纷宣布独立,并起兵讨袁,护国战争爆发。

而袁世凯自己的北洋系骨干也纷纷倒戈,冯国璋、段祺瑞等人纷纷抵制袁世凯称帝。

我拿你当大哥你却想让我当儿子?大人,时代变了!

1916年3月22日,袁世凯宣布取消帝制,前后合计102天,比他当年背刺的戊戌变法还少了一天。

而袁世凯的权利和生命,也随着他的洪宪政权一起走到了重点。

宣布取消帝制后,全国要求他下台的声音不绝于耳,其中自然也包括来自北洋系内部的声音。

1916年6月6日,袁世凯病逝于家中。

入殓那天,正妻于氏找到好友徐世昌,希望能让袁世凯穿着龙袍下葬。新任大总统黎元洪也为袁世凯安排了国葬的礼仪。

袁世凯最终用这样一种奇怪的入葬方式,结束了他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

随着他的死,北洋时代也将进入军阀混战的时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