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德国工作香吗?留德华人就业实录!

 漫步之心情 2020-10-10

德国约有20万华人群体,中国留学生数量也连年增长。报告显示,至2018年德国共有3.69万名中国留学生,占外国留学生总数13.1%,在留德国际学生中占首位。

除了学成归国外,因国内愈发增强的生活压力,激烈的就业竞争和淘汰机制,以及获取国际工作经验的出发点等原因,很多留学生也会选择留在德国工作一段时间,甚至长期留在德国。

今天小编就来为分以下3点为大家介绍德国就业的最真实情况:

01 留德华就业实况

02 就业报告解读

03 就业政策分析

01 留德华就业实况

小编采访了3位在德国留学且工作的学姐学长,来听听他们为什么选择德国和他们现在的薪资待遇吧。

OEM大厂代表:小Fu学长

我是慕尼黑工业大学电子信息专业研究生毕业的,毕业后就职一家OEM。至于当时为什么德国研究生毕业以后选择继续留在德国工作,我觉得更多是依据我自己内心的选择。回国,还是在德国工作,这个问题真的得看你自己的人生追求,还有你对自己各种人生指标的侧重排序。可能对于我来说,朝9晚5的工作,相对不错的薪资和比较平衡的work-life Balance 排序在前一点。对于那些更爱挑战和机遇,更渴望未来发展的无线巨大可能性,可能国内提供的平台,够你施展的舞台更大。不过其实在现在这个就业市场及其活跃的世界,第一份工作并不会就此束缚住你。所以,不管是国内的,还是国外的offer。就选择一份你觉得有干劲,最重要每天早上起床就让你有动力起床的那份工作吧。在德国工作几年的华人也有很多希望以Expat 的身份派回国内,而国内外企的小伙伴也是有机会被借调到德国的,所以就业市场这么流动,其实不用太纠结第一份工作的选择。至于德国这边的薪资待遇,对于应届毕业生来说,起薪还是很诱人的,特别是在DAX这些德国大公司。因为我自己现在就在一家OEM,所以只能提供一些汽车行业的薪资行情,其他行业就不知道啦。基本上德国知名的这几家整车厂,都是IG Metall 工会旗下的,所以应届毕业生的工资也是按照Tarif 的,所以并不会有很大argue的空间,研究生毕业生的话,起薪差不多有60k(当然是税前) ,再加上Urlaubsgeld, Weihnachtsgeld, 和年终分红的话(当然分红也跟公司效益挂钩,这两年就很少),差不多65k 到70k 左右。

文科僧代表:X学姐

我本科是德语专业,硕士读的是文学与媒体。读了不少歌德席勒,看了不少黑白电影,听了不少古典歌剧,毕业发现工作还是有些困难的。曾尝试转型混个商科经济圈,16年在慕尼黑一家只有50人的德国startup市场部做学生工,薪资是15欧/小时,感觉前途还有救。结果不到两年,公司效益不行,中国部全员被裁。18年再找工作时在重证书重专业的德国,我就找回了所学专业方向,现在在一家有着老牌报社背景的电子媒体公司从秘书换到人事部,工资一年40K左右。

小型企业代表:谢尔顿学长

我是TUM土木系英语授课硕士毕业的,其实就是不想那么快回国去过996的生活吧,就初步计划在德国工作3到5年好好学学技术,再做长远规划。毕业后进入了一家慕尼黑算是行业顶尖的小公司做测试工程师,我刚好是公司的第100号员工哈哈。我们小组都一半德国人一半外国人,平时大家都是用英语沟通,小组氛围很好。工资的话比起进入OEM和大公司的小伙伴要稍微低一些,起薪是税前55k,没有奖金,年增长据说是3%,年假是30天,大部分人过几年都会选择跳槽。

02 就业报告解读

大家了解了一些学长姐的经验,接下来小编来带着大家解读Stepstone2020的薪资报告,让我看看是哪个小可爱在最赚钱的地域的最赚钱的行业做最赚钱的工种?是不是你?交个朋友吧!

01 地域差异

德国不同州的收入水平有较大差异,尤其是南北差异和东西差异。德国黑森州平均年薪第一,拜仁州和巴登符腾堡州紧随其后。究其原因,德国南部的巴登符腾堡州,黑森州,拜仁州经济强势,坐拥众多德国世界500强企业,如保时捷、戴姆勒奔驰、博世、采埃孚、舍弗勒、赫希斯特、宝马、利勃海尔、阿迪达斯、西门子、安联、德国电信、麦德龙、DHL等,所以这种地域差异也侧面反映了公司大小的待遇不同。

在德国工作香吗?留德华人就业实录!

就城市而言,法兰克福,慕尼黑和斯图加特是收入最高的三个城市,和城市的支柱产业和实力企业息息相关。

在德国工作香吗?留德华人就业实录!

一般大公司的福利待遇都会更好,大企业的薪资也会更标准化,在领头行业的领军公司工作,大家税前挣多少钱,除了税级不同到手不同,基本都不是秘密。

在德国工作香吗?留德华人就业实录!

02专业差异

薪资最高的5大专业分别为:

医学(和牙医):平均薪资高达92.215欧;法学,工业工程,工程学, 企业信息学。

医生,机械、汽车、电气工程师, “MINT行业”数学、信息学、自然科学、技术方面的专业人士都是黄金就业方向。

在德国工作香吗?留德华人就业实录!

03行业差异

在德国,不同行业的薪资水平差距是巨大的。德国的龙头产业和其中巨头公司的起薪福利和发展都是很不错的,比如汽车制造行业的宝马、戴姆勒奔驰、大众集团;化工业制药的巴斯夫、拜尔。医药医学技术行业,这次疫情期间德国表现良好一部分原因就是其医疗器械生产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目前市面上最紧缺的IT,EI的懂计算机编程的机械工程和电气工程专业的复合型人才。

另外商科毕业生就业前景也不错,但是需要克服语言和文化关,和德国人相比优势小,难度更大,但是近年来德国企业也需要做中国市场的懂中国文化有语言优秀的中国人,还有很多中国企业出海也来到了德国,比如华为,阿里巴巴,蔚来汽车NIO,宁德时代等等。

在德国工作香吗?留德华人就业实录!

04学历差异

根据网络求职平台Stepstone提供的毕业生薪资报告显示:学士平均年薪约为44,800欧元,而硕士毕业生的平均收入则为46,800欧元。如果是博士的话,薪水差距就更为明显,起薪可能达到税前8万甚至更高。总的来说,学历越高,起薪越高。

最后,我们来看看最赚钱的职位已经它们的平均工资如何有哪些?身边有从事这些职业的朋友们可以抱紧大腿了。

在德国工作香吗?留德华人就业实录!

03 就业政策分析

签证政策

新的《德国技术移民法》已于2020年3月2日生效,在德国工作的非欧盟国民因此将受到简化的程序和便利的规定的约束。

不曾在德国留学

找工作签证

拥有足够资金维持逗留期间及德语B1级的外国工人可以申请为期6个月的德国求职签证。签证允许其持有人在一周内最多工作10个小时。

电子竞技签证

根据新规定,运动员和电子竞技教练也可以申请签证,该签证将允许他们来德国并获得就业许可。申请人须年满16岁,并且工资至少为法定养老金保险收入门槛的50%。

在德国完成学业

找工作签证

留学生毕业后如果暂时未找到工作,可以申请为期18月的找工作签证。

工作签证

在德国找到工作可以提供劳动合同,工资一般不低于3000欧元/月可以申请工作签。员工签证取得后5年并连续60个月缴纳养老保险,即可申请永居。但是德国留学毕业生,只需要工作满24个月(缴纳24月社保)就可申请德国永居。

进阶般签证

欧盟蓝卡

如果税前工资超过 49600 欧元,或者紧缺专业超过 38600 欧元,就可以申请蓝卡。欧盟蓝卡的好处非常明显,比如可以4年自由出入德国和中国,配偶家属也可以获得蓝卡在德国无限制工作或者读书。

欧盟永久居留

蓝卡持有人在拿到蓝卡33个月,同时也交纳了这么长时间的养老保险,并具备德语A1水平,就可以拿到长期居留;或者德语达到B1水平则21个月就可以申请长居。德国留学毕业生只需要工作24个月(缴纳24月社保)可申请永居。

法人签证

随着社会发展就业形式日新月异,朝九晚五坐班已经不能满足很多人的需求,又或者 18 个月时间找工作时间即将结束,仍然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在这两种情况下可以考虑通过开设公司的形式,获得长居签证。

最低工资标准政策

根据最新调整的德国的最低工作时薪为税前9.19欧元。根据法律规定学生的兼职也不能低于该价格。参加必修实习不一定被支付最低时薪。参加志愿实习的学生,只有当实习期超过3个月才会被支付最低时薪。

德国税级

德国工作税级分为1-5级,单身都是1级,可以直接在税率计算器网页上计算自己的税后工资,一般税后可以拿到税前工资的60%左右。德国政府对单身人士的扣税较重,有家庭和孩子的扣税比例会相应的减少。举个例子,一个从事机械制造行业的单身人士税前4-5k欧,到手大概2.5~3k欧,有了配偶后可以两人选择不同的税级,一般高收入一方选择少交一点税,低收入一方多交一点税,有了孩子后继续降税,税后大概能有4千欧左右。在这种政策鼓励下,很多德国家庭都是一方工作,一方半职或者不工作照顾家庭。

那么是不是一定要交那么多税呢?其实学生和职业人士都可以通过报税来进行合理地退税,比如你的交通,购买的办公用品,读语言班的费用都可以用来抵税额。

结语

总得来说,德国的平均薪资还是非常有吸引力的,尤其是起薪和国内比的话基本只有大厂程序员可以媲美。

除了大家最关心的薪水,德国工作好处总结下来有很多,比如完善的社会医疗保险体系、30天年假,终身合同制,弹性工作制,不太有加班文化(这个也是有例外的),人际关系简单等等。

对于希望过比较安稳自由有保障的生活的人来说,通过德国留学再找工作拿工作签证或欧盟蓝卡和长久居留的这条道路是非常值得考虑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