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位不应该写进《宋史》奸臣传的奸臣,其中有一位只做了半年宋臣

 孤寡老人讲历史 2020-10-10

《宋史·奸臣传》的记载里面,一共记载有二十二名奸臣,分别是:蔡确、吴处厚、邢恕、吕惠卿、章惇、曾布、安惇、蔡京、蔡卞、蔡攸、蔡翛 、蔡崈、赵良嗣、张觉、郭药师、黄潜善、汪伯彦、秦桧、万俟、韩胄、丁大全、贾似道。

三位不应该写进《宋史》奸臣传的奸臣,其中有一位只做了半年宋臣

这二十二个人中间有不少是否是奸臣?在后世有很多争议,比如,北宋王安石变法派的几个骨干蔡确、吕惠卿、章惇、曾布等,包括蔡京,曾经也是变法派,现在也有研究,说他被列为奸臣是在替宋徽宗背锅,南宋时期的奸臣争议略少,但也有个别未必符合奸臣条件。

历史结论的含义不一定准确,史书的评价很多都赋予了特定的意义,放在如今,很多历史爱好者在可以轻松判断因果的情况下,对其中有些名臣是否算得上是奸臣,也能有较清晰的,符合自己观点的解读。

虽然研究者或历史爱好者因为自身观点的不同,对各自的见解会有争论,但史书中记载的部分奸臣未必是奸臣还是可以肯定的。本文就写写小编心目中,这二十二人中最不该列为奸臣的三位,供大家参考争论。

三位不应该写进《宋史》奸臣传的奸臣,其中有一位只做了半年宋臣

倡导宋金联手‍灭辽,促成"海上之盟"的赵良嗣‍‍‍

赵良嗣,原名马植,是辽国汉人,投降北宋后,先是由童贯赐姓李,后由宋徽宗赐姓赵,从这就可以看出,赵良嗣曾经是比较红火的。赵良嗣很早就看出辽国快不行了,于是,赶紧的要给自己或家族找可以依附的对象,他本是汉人,自然就找到了北宋。

且赵良嗣跟北宋方面挂上钩后,提出了一个具体的灭辽方案,就是我们熟知的"联金灭辽",两国联手干掉辽国,然后,北宋拿到梦寐以求的燕云十六州,赵良嗣提出并亲手促成了这个联盟。现在我们站在熟知历史的高度上,当然知道这是个与虎谋皮的方案。

三位不应该写进《宋史》奸臣传的奸臣,其中有一位只做了半年宋臣

但这个方案执行之后,造成恶果的最大弱点却不是因为赵良嗣搞出来的,而是由北宋自己的军事实力造成的,童贯带着十多万北宋最强的精锐雄赳赳、气昂昂地去攻打被金国打得毫无还手之力辽国残余,却被兵力远少于自己的辽军打得大败,这事找谁说理去?

童贯和宋军的无能,让金国看到了机会,于是金军南下,赵良嗣背了锅,被宋钦宗杀掉,若干年后,又被史书列为奸臣。其实赵良嗣当宋臣的时间都没有几年,而且,他提出的联手金国的方案,现在看是错,但在当时未必就错。

三位不应该写进《宋史》奸臣传的奸臣,其中有一位只做了半年宋臣

北宋自己是不怎么敢单独去攻打压制了他们上百年的辽国的,赵良嗣无非是给北宋找了个盟友,给北宋加上了些勇气,各自出多大力获得多少收益,结果北宋自己玩脱了。赵良嗣后来反对北宋接受金国南京留守张觉投降的建议,也被否决,金国第一次南下攻宋就是用的这个名义。

金灭北宋,除了北宋军事实力让赵良嗣错看外,北宋两位皇帝的胆量也被错看。北宋的皇帝和军队若管用,金国能占到便宜?南宋只有半壁,都能抗住金国,北宋能怪谁?把北宋灭亡的主因归咎到一个只当了几年宋臣的赵良嗣身上,还把他写成奸臣,有些冤枉了。

三位不应该写进《宋史》奸臣传的奸臣,其中有一位只做了半年宋臣

只做了半年宋臣的奸臣张觉‍‍

张觉是辽国平洲人(今河北唐山、滦县至山海关一带),宋金联手攻辽时,他投降了金国,平洲被金国改为南京,张觉担任留守。金国在帮助北宋拿下燕云十六州后,把部分城池交给北宋,但金国准备把这些城池中的百姓和财富都带走,空城留给北宋。

平洲因为连着渝关(山海关),所以,金国抢劫的财富和人口都要从张觉把守的平洲经过,北上到辽东,张觉发觉这个事后,觉得很不爽,或许是因为他是燕云地区生长的土著,不愿意看着燕云地区的老百姓都被金国劫掠到遥远的北方去受苦,他又决定反金降宋。

金国出兵讨伐时,张觉一度还曾击败金军,并因此被北宋任命为平洲泰宁军节度使,接纳了张觉治下的平洲,但北宋不能在军事上给予张觉任何帮助,张觉最终还是被金军击败,本人逃到北宋管辖的燕京城中,最后,在金国的逼迫下,被宋朝宣抚使王安中杀死,人头交给了金国。

三位不应该写进《宋史》奸臣传的奸臣,其中有一位只做了半年宋臣

张觉之死造成了一个严重的后果,本来已经降宋,且帮助宋朝镇守燕京的原辽国"常胜军"及其主帅郭药师(也被写进奸臣传)开始不信任北宋了,也担心哪一天当宋金交战时,处在抗金第一线的他们会和张觉一样,被北宋送给金国当礼物。

张觉被杀死两年后,金国以北宋曾经收容叛将张觉为借口,发动南侵,镇守燕京的郭药师在和金国交战失败了一次后,马上就投降了金国,北宋所辖的燕云地区丢失,金国直接长驱直入到汴京,这就是杀张觉的后遗症。但张觉后来却被写入奸臣传,而他从投降北宋,到被杀死,一共只做了半年宋臣(1123年5月至11月)。

三位不应该写进《宋史》奸臣传的奸臣,其中有一位只做了半年宋臣

敢禁止朱熹学说传播的韩侂胄‍‍‍

韩侂胄一辈子干的最大的一件事就是主导了"开禧北伐",为了促成这次北伐,他就需要掌权,而要掌权自然就要排除异己,为此,搞出了个"庆元党禁",在这个事件中最重要的是,韩侂胄禁止朱熹理学的传播,且把朱熹学说定为伪学。

想想朱熹在南宋后期,乃至明、清时期,在儒学中的地位,以及修纂史书的史官们都是朱熹的徒子徒孙,就能知道,提倡禁止朱熹学说传播的韩侂胄如果不是奸臣,那简直就是天理不容。

三位不应该写进《宋史》奸臣传的奸臣,其中有一位只做了半年宋臣

而且,韩侂胄主导的"开禧北伐"的失败,也是主因之一,从身份上来讲,他是外戚,非进士出身,这个身份成为宋朝的掌权人,本就不遭南宋的读书人们欢迎,他的曾祖父韩琦可是曾经跟狄青说过"东华门外唱名者方为好男儿"

这样一算下来,韩侂胄就极其不受读书人待见了,他大概是南宋后期至清朝,所有读书人整齐一致公认且没啥子争议的奸臣。不过,在如今,他的奸臣身份就大打折扣了,一个主张北伐收复故土,给岳飞平反,贬低秦桧的人,单以志向论,奸臣的称呼就名不副实。

三位不应该写进《宋史》奸臣传的奸臣,其中有一位只做了半年宋臣

上述就是史书上记载的宋朝二十二位奸臣中,小编认为最不应该写成奸臣的三位,之所以没有把那些士大夫们写进来,比如章惇,是因为,大凡权臣,大多都做过一些不得人心的事,包括韩侂胄在内,有整过他人的经历和把柄,就不要怪和他们理念不同的史官骂。

三位不应该写进《宋史》奸臣传的奸臣,其中有一位只做了半年宋臣

反而是赵良嗣和张觉这样的,在他们成为宋臣后,是专心为宋朝服务,哪怕他们只是为了自己未来在宋朝获取荣华富贵而努力,至少,在他们为宋朝效力的那段时间内,没有对不起宋朝,因为宋朝自己的实力不如人,让两位降将去背锅,将北宋的灭亡归咎到他们身上,不太妥当。

推荐阅读:北宋想出两招来迟缓骑兵冲锋,辽国仅用一招就给破掉

同是宋朝,北宋很和谐,南宋却频出权臣,盘点南宋时期的四大权臣

宋朝第一个不是士大夫,而且还是外戚的权臣,他是怎么做到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