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0生物国赛解读:文献题比例再提升!理论成绩显分化!

 长沙7喜 2020-10-10

2020年生物国赛于10月8号正式落下帷幕,也诞生了一批国赛大佬们。

首先恭喜今年国赛的前三甲陈建宇、韩昊洋和张代健。他们分别来自衡水一中、东营市胜利第一中学和重庆巴蜀中学。

同时也要恭喜获得单科第一的各位同学。


此次国赛的全部获奖名单指路成绩公布!第29届生物竞赛国赛国集&金银铜牌完整名单!

说完了成绩,我来带大家看一下今年国赛的考情特点。

01

理论成绩呈双峰分布

新冠诺奖齐登场

今年的理论考题一如竞赛组委会所倡导的,风格与国际接轨。106道题的试卷,10%的基础题,10%的情景分析题,80%的纯正文献题,如此看来奇数年、偶数年文献题的比例都在逐年提高。

据参赛同学回顾,理论考试题目难度不高,第一题就考察了新冠肺炎,还考察了19年的诺奖HIF-α,经典的生理学蛙心迷走神经释放神经递质的研究也有考察。

从理论分数分布上看,这次国赛理论呈现出双峰分布,与经典的奇数年分数分布有些像,而与偶数年的有较大差异,暂不清楚其中的原因。




02

生化实验逆转成高分项

其余三场呈正态分布


去年的生化分子是最难实验科目,普遍分数较低,今年来了个大逆转,分数分布普遍靠前。动物、植物、细胞实验区分度良好,形成良好的正态分布。特别的,玉米棒子真香

03

总结

从2017、2018、2019、2020年的国赛理论考试可以发现,奇偶年的文献题比例均在提升,这样就意味着国赛考试赛场上,基础扎实,获取信息分析推理能力较强的同学将最具竞争优势。

这种考察方向的转变符合清北的招生老师们对生竞学生的基本希冀——最好要有良好的数理基础与逻辑分析能力,而不仅仅是通过博闻强记来刷高竞赛分数。

2021年联赛和国赛是由动物学会命题,出题风格更加注重基础,国赛文献题虽不及偶数年来得高,但是也在逐年的增加,接下来的备战中,依旧是:理论成绩是基础,文献训练是必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