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羲之《此郡帖》《复面帖》《破羌帖》

 爱雅阁 2020-10-10

王羲之《此郡帖》,选摘自《二王帖卷》(明代石刻本)。王羲之早年书法与同时代人庾翼齐名,羲之后进,庾翼不把他放在眼里。苏轼《跋庾征西贴》讲了这么一件事:“征西(征西将军庾翼)初不服逸少(王羲之),有‘家鸡野雉’之诮,后乃以为伯英再生。”庾翼起先不乐意自己的孩子学习王羲之的书法,轻蔑地称羲之为“野雉”,而以“家鸡”自比。后来,王羲之的书法有了重大突破,使得本来与他不相上下的庾翼大为折服。庾翼说,在家兄庾亮处见到王羲之用章草写的一封信,惊为“伯英再生”。伯英即东汉张芝,早在曹魏时代就被韦诞推崇为“草圣”。“伯英再生”,也就是说庾翼承认王羲之乃张芝第二。据笔者考证,王羲之给庾亮写信,大约是在38岁以前。此时的王羲之,就已在当时书坛独占鳌头了。东晋永和九年(353年),王羲之、谢安等42人举行了著名的兰亭雅集。这是书法家、文学家、社会名流的盛会。其中谢安后来出任宰相。42人中,当时已经或后来成为书法家的有8人。与会者推定王羲之为《兰亭集》作序,这表明王羲之在当时书坛处于领袖地位。大部分时间生活在东晋后期的羊欣说:王羲之“博精群法,特善草隶,古今莫二”,认为王羲之的书法天下第一。进入南朝宋后,由于审美观念和价值观念的变化,王羲之的书法一度被冷落,而王献之的书法却大行于时。王献之的名声超过了他父亲,海内学书之人俱习王献之书。(摘自《王羲之的“书圣”称号》)

经典碑帖:王羲之《此郡帖》

王羲之《此郡帖》

经典碑帖:王羲之《此郡帖》
经典碑帖:王羲之《此郡帖》
经典碑帖:王羲之《此郡帖》


王献之《复面帖》,选摘自《二王帖卷》(明代石刻本)。

经典碑帖:王献之《复面帖》

王献之《复面帖》

王献之自幼天智聪慧,“书性过人”,所以最得羲之赏识,并为之亲书《笔势论》一篇及小楷《乐毅论》一本,作为他学习书法的启蒙教材。又据虞和《论书表》中记载,献之从小便显示出了在书法方面的非凡天赋。献之七八岁时,羲之从后掣其笔不脱,便叹曰“ 此儿书,后当有大名” 。虽然执笔方法各有主张,这句话出自王羲之之口,想必其对献之的推测和评价有足够证据的。

经典碑帖:王献之《复面帖》

虞和又记事一则,说献之玩时,见北馆新泥垩壁白净,便取帚沾泥汁书方丈一字,书成,观者如市。羲之见了也情不自禁大声赞叹,问是谁所作,人答云“七郎”,羲之高兴之极便亲自写信向亲朋好友说“子敬的飞白书大有意”。王羲之在他的书论中就提到过“意”,如“君学书有意,今相与送草书一卷”,“顷得书意转深,点画之间皆有意,自有言所不尽,得其妙者,事事皆然”。这意指的是什么,我认为他论书之意即是玄学中的“言不尽意”之“意” ,并不是单纯的点画和技法。

经典碑帖:王献之《复面帖》

王羲之《破羌帖》

《破羌帖》亦称《王略帖》、《桓公至洛帖》、《桓公破羌帖》,草书,9行,81字。此帖结字峻美,气息冲和,流畅自然,笔画精略而形态俱存,可谓笔意入神,穷极变化。

王羲之《破羌帖》,笔意入神,穷极变化

王羲之《破羌帖》

唐修《晋书》卷八一王羲之等人传之后,有唐太宗亲自撰写的一段“御评”,这就是人们所说的《王羲之传论》(有的媒体说整篇《王羲之传论》都是唐太宗撰著,误。)。《传论》中说到“所以详察古今,精研篆隶,尽善尽美,其惟王逸少乎?”唐太宗用了“尽善尽美”四字,对王羲之书法的颂扬,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王羲之《破羌帖》,笔意入神,穷极变化

唐太宗对王羲之的褒扬,不能算过分。在唐代以前,王羲之已享有盛誉。南朝梁庾肩吾《书品》,列王羲之书法为“上之上”。在《晋书》撰成之前,欧阳询在《用笔论》中评王羲之曰“冠绝古今,唯右军王逸少一人而已”。跟《王羲之传论》对王羲之的评价如出一辙。唐太宗之后,唐人孙过庭在《书谱》中评论王羲之说“且元常(钟繇)称专工于隶书,伯英(张芝)尤精于草体;彼之二美,而逸少兼之。”认为王羲之兼有钟繇正书、张芝草书之美。唐代李嗣真《书品后》云“右军正体……可谓书之圣也。若草行杂体……可谓草之圣。其飞白也……可谓飞白之仙也。”明确地称王羲之为“书圣”。可见,唐太宗对王羲之的评价,与南朝梁以来王羲之声誉日隆的趋势大体相合,与梁武帝以来的评价,尤其是唐人的评价大体相合。

王羲之《破羌帖》,笔意入神,穷极变化

在书法史上,吹捧、炒作某一书法家的现象,屡见不鲜。唐代就有这样的事例。高宗时大臣许敬宗曾吹捧高宗为“古今书圣”。张彦远《法书要录》卷四《唐朝叙书录》载:唐朝龙朔二年(662年),高宗亲自作书与辽东诸将,并对许敬宗说“你喜爱书法,可于朝堂开视。”许敬宗受宠若惊,看过高宗的手书后,私下对其他大臣说“我见过的古人墨迹很多,魏晋以后,唯称二王。但王羲之多力而少妍,王献之多妍而少力。圣上的墨迹,兼有二王之绝,实古今书圣。”尽管许敬宗把高宗捧上了天,历史就是不买高宗的账。除了宋代朱长文《墨池编》记下高宗“雅善”楷书、草隶、飞白这么一句外,高宗在书法史上几乎有留下什么痕迹,很少有人知道他还是一位书法家。

王羲之《破羌帖》,笔意入神,穷极变化
王羲之《破羌帖》,笔意入神,穷极变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