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心斋】专栏作家之建文心路
 作者简介:
王建文,筆名阿六三,唯美诗歌学会秘书长;微刊《格调style》特约作者;一九六六年三月生于雲南丽江大研古城,纳西族,现居昆明。一九八八年毕业于雲南大学化学系。一九九二年出版诗集《另一种温柔》,另有诗歌、散文入选报刊、专辑。 对于生活,除了真诚之外,我无话可说! 诗歌亦然。  《兄弟小杨》 文/王建文
总接到你的电话 邀请我和朋友 去江川过开渔节 喝点儿自酿的苞谷酒 说几句温暖的话 拥抱相互的肩膀 彼此祝福来年春暖花开
不知道今年的收成怎样 不管怎么说 温饱应该没有问题 也可能收割的速度 总是快过了生长 打不起鱼来你种点儿花菜 别施化肥打农药 卖贵一点儿也很抢手
厂里的生产不好 先放一放 好友的事情不帮不行 你就是心肠太好 好人总有好报,坚持就好
谢谢你年复一年的邀请和问候 这一年我写诗 没什么稿费 不够买条好烟买条大点儿的鱼 翻过年去也许会好 争取来年相见 这年头,能够在一起 两肋插刀的朋友 越来越少
2015.12.31昆明七彩苑
 【清泉赏析】 我始终相信诗歌是有生命的,而且是什么样的诗人赋予诗歌什么样的生命。我和建文认识一年有余,虽未曾谋面,但从他一首首的诗里可以判断出,他是一位情感细腻、心中怀有大爱的诗人。 建文的这首诗亲切、自然朴实中散发着智慧的光芒。整首诗像一封亲切委婉的家书,使读者在自然而然中与诗人产生强烈的思想共鸣。整首诗共四小节,每节语言都是朴实无华,诗人的高明之处就是能使读者在自然中感受到时代的脉搏,并由小爱走向人间大爱。这也是此诗最闪光的地方。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因此诗通俗易懂,在此不便累述,只是有一点值得提出的是,诗的最后这句:“这年头,能够在一起/两肋插刀的朋友/越来越少//”,看似满怀忧郁,有点消极,实则表现了诗人对兄弟小杨的珍惜之情,这种“以否写肯”的写作手法,也是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 总之,欣赏完此诗,我就想起了《兄弟抱一抱》这首歌,此歌与这首诗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深深打动了我,喜欢,推荐品读!
[诗心斋]专栏作家之建文心路: 小杨是个厂长,认识二十多年,开始常见,后来联系少了,而每年年底,大概二十五、六号,江川星云湖开海捕鱼前,总能接到他的电话邀请。那开渔节盛况,早已远近闻名,已然成了节日。而让我感到心里欢喜的是,还有一个朋友还记着我,他的问候,也常常让我从记不起日历的状态中醒来,年复一年,在年关将近的时候,伤感时光的虚度,并感动友情的珍贵。其实,我和他并不远,也就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却很少能够见面,真的不应该。一个人在这世上,掐指算算,没有几天。你所遇到的人,不计其数,有的人匆匆而过,只是路人,有的人,彼此念念不忘,是为感情,活得坦然,总因为心中充满情感,对万事万物的挂念,或许是人生的支撑和幸福。所以,我要尽早去看看他,不止是他一个人,还有那么多的朋友,不相见已经太久,哪怕路途再遥远,都得放下那些俗事,去看看,不留遗憾。"我们分离了多久,我的心就痛了多久",早上读到朋友的这句诗,正应了我此时的境,好了,我上路了,我边走边想你,你边走边等我。兄弟小杨。

【诗心斋】服务微信:xueshi7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