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康熙在故宫题写的“無为”是错字,乾隆临摹时为何将错就错?

 yxzxyz15 2020-10-11

“无”是什么?“无”就是什么也没有。什么也没有是怎么生出天地万物的?

其实《道德经》所言之“”并非今日所用之“”,在中国的文字源头,“”与“”义不同,在老子哲学概念里,“”是混沌初开时的状态,而“無”看起来确实什么也“没有”,却暗含“绵绵若存”之义,正是这个“绵绵若存””的“”才创生出天地万物。

康熙在故宫题写的“無为”是错字,乾隆临摹时为何将错就错?

《道德经》

“无”“無”“亡”古义之辨

“无”是中国最古老的汉字,造字的本义是: “兀”是没有头发,加一横为“无”表示程度,就是光头。如今本义已完全消失。

“無”与“舞”同源,也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字,甲骨文的造字本义是一个手拿花枝的舞者。后在“舞”字中加“亡”,成为一个新字“”,读作亡,表示舞蹈是为祭奠“阵亡”亡灵的仪式,含有一种神秘的意象。借指无形、无名、虚无等隐微状态。

似无还有中化生天地万物

“亡”,甲骨文“亡”字从刀,本义是锋芒,假借为逃兵、逃亡。

以上三个字,通行本《道德经》只有一个“無”字,帛书《老子》有“無”也有“无”,而楚简《老子》既没有“無”,也没有“无”,全部是“亡”。比如“亡为”、“亡名”等等。

以上三个字的字义是不同的,“无”是秃发,秃发不能代表全部,也不能代表整个人生,它只能代表局部和阶段性;“無”与“舞”同源同义,又有祭奠亡灵之意,因此具有隐微性,神秘性;“亡”是逃兵,去向不明,生死不知,具有不确定性。

祭祀舞蹈

通行本、帛书和楚简因用“无”的不同而意境不同

西汉,尤其是魏晋以来,社会上通行的一直是王弼本的《道德经》,《道德经》里“无”出现80多次,尽管历来注家们对《道德经》的注解千差万别,但是对于“无”字的用法却没引起关注,因为前后是同一个“无”字。

但1973年出土的长沙马王堆帛书《老子》中,除了“无”字出现了83次以外,还有“無”字出现了5次。帛书《老子》书中的“無”,表示的是虚拟的“没有”,而“无”是“無”的某一种状态。老子说:“无,名天地之始”,这个“无”就是专门用来为“万物之始”定性的,说明这个“无”是用于描述万物初生萌始的那种状态。

康熙在故宫题写的“無为”是错字,乾隆临摹时为何将错就错?

马王堆帛书《老子》

帛书这样定义“无”,旨在让读者方便、准确地理解与“始”相关的概念的含义,比如他的主要哲学观点“无为”、“无敌”、“无不治”等等,也能让我们更清晰地分辨其“无为与弗为”等不同概念。

将“无”定义在“万物初始”状态下之后,“初始以外”的状态就属于“無”这个大概念了,这个范畴大到宇宙之间,长到古往今来,囊括阴阳、大小,有形的无形的、有象的无象的,当然包括初始的,也就是说“無”包括“无”。而通行本《道德经》把两个字统一抄写成一个“無”字,且将“万物”换成“天地”,不仅缩小了“無”的适用范围,也混淆了二者的概念,抹杀了两字之间的界限。

康熙在故宫题写的“無为”是错字,乾隆临摹时为何将错就错?

天地万物都有一个初始的过程

楚简《老子》因字数较少,只有帛书和通行本内容五分之三的体量,许多内容并不涉及,所以帛书中表示虚拟的“無”字一律是“亡”,借“逃亡”的不确定性来比喻事物的隐晦和绵绵若存。

研究“无”“無”的意义让我们更容易走进老子

弄清了“无”与“無”的差别,其他概念迎刃而解。通过上述的分析,对于《道德经》的理解就会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一些曾经看似两可之间的模糊概念和疑义,便可迎刃而解,比如老子最重要的哲学概念“无为”,而不是“無为”,前者是溯源向上,直到事物“起始之初”的“作为”,这是一种“清零复位”的大作为,以此观念引领,再读《道德经》,便不再有牵强附会之困扰,比如:

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文中是“无为”而非“無为”。按照刚才分析的“无”乃是“万物之始”的要求来解,应该是:“常使民保持初始的状态,使自作聪明的人不胡作乱为,努力返璞归真,就会天下大治。”——如此解释,是返归古道。因此,故宫交泰殿内,乾隆临摹康熙御题的那块“无为”匾额的题字是错误的。

乾隆临摹康熙御笔“无为”

但“無为”的通常注解是:常使民众没有伪诈的心智,没有贪欲的念头,使那些自作聪明的人不敢妄为。以“無为”为原则,就可以得到全面的治理——“無为”二字,有“全方位不去为”的意思,这正是不同学派曲解道家的口实,因此,朱熹说老子的無为,就是什么事也不干。因为白纸黑字清清楚楚:“無为”。

该不该“争”?对照《道德经》和帛书,看得出来,《道德经》把帛书《老子》的“有争”、“弗争”“不战”全部改成了“不争”。帛书有句名言:“水善利万物而有争”,有人认为“有争”因为“有静”之笔误。这样理解也比“不争”更好,什么也不争,不符合老子思想。

康熙在故宫题写的“無为”是错字,乾隆临摹时为何将错就错?

水善利万物而有争

这应该是老子借水的自然属性,反观天之道属性的一段话。水性处下,但水向下流本身就含有“争”的特性,不然如何知道“朴虽小天下莫能臣”?如何“知其雄守其雌”?

同样,帛书的“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弗争”,被改成“为而不争”,“弗”,古文义本是二板夹 一物之状,是约束,以矫正之意,意即在一定程度上有条件、有规则的“争”,什么也不争,岂不是任人欺凌?那么“人定胜天”不就成了真理?老子是主张积极健康浑身正能量的“争”,不然,如何体现“道”的光明、唯一性。

康熙在故宫题写的“無为”是错字,乾隆临摹时为何将错就错?

“天之道:不战而善胜”,也被改称“不争而善胜”,不争如何取胜?原本这句话是接着“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栝”而言的,是说通过和平方式,而非搏杀的方式结束对立而取胜,这是一种积极正面的解决方式,符合“勇于不敢”的要求。孙子兵法由此引申出“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善战”之策。

《道德经》将它改成“不争而善胜”,那么不争如何取胜?所以给朱熹们留下“把柄”,说老子是“阴谋家”“心最毒”“其所以不与人争者,乃所以深争之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